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皇太女》 130-140(第12/16页)
,因此明知织翠绣庄案情有异,还是按照杀妻案来查,并且在案发后经由不正当手续,将绣庄转给了王耀宗。”
周茂德已于建元九年告老,所以卓业稷前来复核此案时,将副手刘长安派往周茂德养老的越县调查,自己前往凤安县复核案情。
此后,卓业稷写信向大理寺禀报,确认案件复核无误,准备北上归京,和刘长安约定在越县汇合,岂料离开行安县后,就失去了所有踪迹。
“这个周茂德。”温少卿指尖在案卷上一点,“越县出身,家里在司州有些势力,算是个……”
“土皇帝。”谈照微接话。
温少卿连忙摆手:“没到那一步,顶多算是个不成气候的豪强,干点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的小事还行。”
他后半句话没说出口,但是谈照微听出来了,抬头看向温少卿:“你的意思是,和本案无关?”
温少卿很中肯地说:“我倾向于周家没这个胆子,王大户家里就更不行了,但还得先排查一遍。”
谈照微点头:“刘长安办事怎么样,他之前在越县,干脆拨点人过去,和他一起再梳理一遍。”
温少卿一怔,正要说些什么,旋即意识到谈照微的意思——他要拨些人过去,不是相信刘长安,恰恰是要看住刘长安!
“就这么办。”温少卿点点头,又提醒道,“对了,昨日你去了军备所,应该还没接到消息——圣上谕令,通传各地,皇太女有妊,为太女及皇孙贺,故令各地重理刑狱,拣选情有可原、意有可恕者,年前赦免。”
这一道谕令颁布,各地官署都要忙起来了,人手肯定更紧张。
温少卿后半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只听咔嚓!
谈照微抬起脸来,面孔雪白,眼眸乌黑,手边的实木椅子扶手慢慢裂了。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眉黛唇朱,肃杀如剑。……
皇太女有妊, 通传天下,朝野共庆。
当高门大户、街头巷尾纷纷传颂时,作为话题中心的景昭, 却对此反应平平。
秋日凉意渐起, 东宫那棵桂花树终于彻底地开败了,园子里积蓄起满枝满地的金黄叶片,风吹过哗啦啦作响。
天边一行飞鸟掠过,在云端留下数道灰影。
八角凉亭檐下挂起薄毡,三面围得风雨不透, 留下一面挂了清透纱帘, 又在帘角缀了同色缎子增加重量,避免随风乱舞。每逢秋风刮过,隔着纱帘向外看去, 黄叶四处飞舞, 凉亭八个角上挂着的银铃叮铃叮铃响个不停。
此情此景,虽然喧闹,反而更显凄凉。
大概没人会喜欢这么萧瑟的秋天。
除了景昭。
明旨通传天下后, 她将手里一些不是很要紧的政务暂时搁置,稍微多出些闲暇的功夫。
每当这个时候,她常常倚在凉亭里,审视亭外萧瑟的秋风。
早在太医诊出太女有孕之初,皇帝便默许景昭将部分政务暂时交还,但景昭并没有这么做, 硬是坚持大朝常朝一次不落, 动辄议政理政熬到深夜,休沐日朝臣回家补觉,景昭批阅奏折。
穆嫔见一次劝一次, 急得团团转,每次都被景昭敷衍过去打发走,半点用也没有。
裴令之起初想劝,但最后诡异地保持了沉默,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除去每日按例到时雍阁修书之外,其余所有时间守在明德殿里。
景昭要熬,裴令之就默不作声陪着熬。
所谓内外不相通,裴令之并不一定守在景昭旁边,但景昭只要回到明德殿里,裴令之永远不会比她先休息,坚持安排好景昭起居所有细节。
他偶尔会传召裴臻之进来说话,带着杨文狸小娘子。
出奇的是,皇帝向来关怀女儿无所不至,对东宫上下了如指掌。却在女儿怀孕的这个紧要关头保持沉默,没有对景昭这种近乎自伤的养胎方式作出任何反应。
直到一日深夜,裴令之察觉不对,惊醒睁眼借着帐外朦胧灯火看过去,只见景昭睡相一如寻常,静静卧在锦被里,似乎睡梦正酣。
裴令之伸手一探,皇太女额间薄薄细汗,鼻息轻而急促,已经发起热来。
今夜又是倒霉的周太医值守,小轿颠簸近乎飞起,可怜周太医一把老骨头抖着腿冲进殿里,一摸皇太女的脉,转头道:“发热了,气耗伤神、忧思过甚——这是累出来的毛病。”
要治发热容易,这里是东宫,数不尽的珍奇良药,周太医一剂汤药灌下去,天还没亮,只见皇太女已经渐渐退了热,中间迷迷糊糊醒过来一次,喝了第二剂汤药,再度睡过去了。
皇太女抱病是大事,何况如今还怀有身孕,任谁都不敢隐瞒。周太医盯着景昭喝完第二剂汤药,确认短时间内不会再发热,立刻掉头乘轿进宫,向皇帝面禀病情。
说巧也巧,当日没有朝会。
皇帝多年不肯轻易离宫,那日却破例,乘辇来了明德殿。
他也不理会裴令之与匆匆赶来的穆嫔,径直遣走一切闲杂人等,走进殿里。
两扇朱门在他背后轰然闭合,父女二人单独关起门来不知说了些什么,很快皇帝再度离开。
走到殿外庭院时,皇帝的脚步忽然顿住了。
他驻足片刻,来到角落里那棵老树树下,折了一根细枝,端详片刻,转头离去。
孝衣有着极为宽大的袍袖衣摆,白的晃眼,像是一片天边白云落到地上,被织进了皇帝身上的白衣。
如云袍袖从裴令之眼前一晃而过,转瞬间去的远了。
以至于裴令之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听到了一声意兴阑珊的哂笑。
他率领所有人谦恭拜倒,恭送御辇远去。然后转过头,看向那棵皇帝折枝的老树。
那棵树真的已经很老了,不高不大,枝杈斜逸旁生,花鸟房内侍定期侍弄,依然显得很是沧桑。
难怪这样好的意头,只能保住它不被砍掉,却依旧悄无声息地生长在庭院角落里。
这是一株合欢树。
后来裴令之问过宫里花鸟房的老人,据说这棵合欢树并不是后来移栽的成树,在齐朝年间便栽进东宫来,应该是从一株小苗慢慢长到如今垂老的年纪。
但那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插曲。
皇帝驾临明德殿第二日,就有明旨通传天下,太女有妊,普天同庆.
朝廷要员和地方县官办事的水平,说的夸张些,可以用天壤之别四个字来概括。
前者是天,后者是壤,还得是深山悬崖下面,乱石底部的那些泥巴。
行安灵水两县此前瞎忙数日,连最基本的线索都没摸清,如果不是地方县署缺乏人手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事实,温少卿或许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谈照微肯定会在到达此地的第二天就上书弹劾两地县令玩忽职守尸位素餐。
饶是如此,谈照微对他们的印象也没好到哪里去。
温少卿私下劝慰:“他们要是能和世子的能力相比,现在你们就该掉个个啦!多一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