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110-120(第19/30页)



    但心里,他已经打算好明天找谁参本了。

    徐潮不知道的是,等康熙帝遣走太子,他就让御前侍卫赵昌暗中调查去了。

    德亨以为,至少要经历一番查案风波之后,闹几次凶杀之后,粮仓之事才能有着落。

    但其实快的很,德亨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就有了结果。

    参与粮仓之案的大小官吏中,着四品以上的官员一年之内想法子补齐亏空,一年之后,是杀是流是降,看亏空补齐的程度,再酌情处理。四品以下的官吏,抄家问罪,该斩斩,该流放的流放,抄没的家产,弥补粮仓所失。

    叶勤被参的案子也有了结果,叶勤迁宗人府左宗丞,织染局一分为二,一归内务府,一归户部。

    归内务府的,还是以前的织染局,功能单一,只专门生产上用之织品,只是内务府之下一个小小的织染部门。

    归户部的,则是整个买卖运转体系,以及其附带的大笔资产。

    徐潮,终究还是拿到了他想要的。

    德亨得知之后大怒,觉着徐潮骗了他,说好的不算计他的。

    但他又后知后觉的发现,徐潮的确没有算计他,他算计的是叶勤啊。

    徐潮徐尚书,他仍旧是个清清白白守信用的人。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说一下徐潮这个角色。

    徐潮是汉官,在清朝,汉官和满官是有壁的,他们是从完全不对等的两套人才选拔和取用系统中选出来的,且不兼容。总的来说,徐潮看德亨,就是一个满洲贵族,非我族类,是一个在恰当的时机出现且很适合利用的工具人,而德亨吃亏在,他看徐潮是自己人。

    这里面的差距,想想是不是很窒息,觉着男主被辜负了?

    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两人从本质上就是两类人,想要这样的人走在一起,一定会有碰撞的疼痛。所以,大家不要觉着徐潮怎么怎么样,作者是将他作为一个好官写的,但其实,徐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大众定义下的好人。

    还是那句话,纯粹且正直的好人是做不了好官的,因为他可能在选官的第一关就被淘汰了。

    咱们这文写官场会很多,所以文中角色,大家理性看待,千万别觉着某一个人是好人,至目前为止,除了男主德亨和没有能力的小孩子,这文中就没有一个被明确定义的好人。

    德亨是作者作为时代标杆来写的,他以后会吸引很多有能力有抱负的汉官在他身边帮助他,拥护他,但这个结果,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是作者几句话就能写出来的,那样太没有信服力了。

    望看文愉快。

    第 117 章

    德亨在家气的不行, 非要去找徐潮要给说法。

    叶勤反倒拦住了儿子,叫他不要去。

    叶勤整个人瘫软在炕上,枕着妻子的大腿, 一会子“嗯哼”着叫头疼,一会子捂着心口叫心疼。

    小萨萨忙的不得了,阿玛叫头疼的时候,她就拧了热毛巾盖他额头上, 哄道:“乖哦,敷一敷就不疼了。”

    阿玛叫心口疼的时候,她就忙爬上炕给亲亲阿玛揉心口,安抚道:“揉一揉,萨萨揉一揉阿玛就不疼了”

    看的纳喇氏好笑不已,偏小萨萨认真的很,不许别人笑她的。

    叶勤听儿子要去找徐潮算账,叫住他道:“找他去做什么, 与其给凌普, 还不如给户部。”

    这几日,叶勤受到了太子的奶公凌普的无情追击, 凌普弄得那些破烂事儿,差点让叶勤跟他当着康熙帝的面干起来,偏凌普是奴才,在主子面前“认打认罚”的脓包样儿,看上去,倒像是叶勤在欺负他一般。

    正在叶勤气的要死时, 徐潮及时出声, 止住了叶勤的怒火, 让他没有当场给凌普两脚。

    徐潮跟康熙帝道:“两位总管之争, ”凌普是内务府现任总管之一,叶勤是织染局总管,“皆因织染局巨利而起,不如皇上裁撤了织染局这个源头,好让臣子们化干戈为玉帛。”

    这跟因为有走私船向外洋运粮就要关停海关一样,现在因为织染局暴利引发臣子内斗,那不如将织染局裁撤了好了,这样没了引发祸患的源头,祸患自然就消失了。

    如果让德亨听到徐潮这话,他一定会对徐潮侧目,这可跟徐潮之前说的认为关停海关不是良策相矛盾了。

    但在之前议论海禁是否有必要关停的时候,徐潮并没有明确的表明态度,所以此时他说出这话来,大家还当他是主张关停海关的那一波人呢。

    康熙帝自然是没有决定关停海关的。

    康熙帝没有同意裁撤海关,他下令让沿海驻军官兵严加巡查,查到违禁装载超过五十石者,将米入官;文武官员有私放者,即行参处;另外还着各部院贤能司官前往巡查,三管齐下,务必要煞住私贩粮草于外海这股子不正之风。

    在明知道康熙帝的态度和政策下还说出这样的话,徐潮他是脑子抽抽了吗?

    当然不是。

    徐潮是在提醒康熙帝,织染局已经壮大到令人眼红相争的地步了,再不重新规整稳妥安置,这种争端以后只会更多。

    皇上,您是时候拿出一个态度出来了。

    如果是以前,康熙帝会将这个织染局当做一个钓饵,看能不能钓上一两个能用的人才来,但现在,他已经被太子一出接一出的“不明智”举动给弄的心疲力竭了,他不想再引发更多的事端了。

    想来想去,既然织染局是个十分赚钱的部门,那就归去户部,让徐潮你接管吧。

    徐潮:这正是我想要的。

    然后,徐潮举荐宗室叶勤入户部,掌户关,商榷百货。

    户部有一个专门管全国百货交易的部门,叫户关,掌户关的官儿不算大,正五品郎中,但叶勤是宗室,有这身份加成,他的正五品可比徐潮的正二品威风多了。

    而且,织染局是叶勤一手经营起来的,生意红红火火,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入户部,足可以继续发挥他的特长了。

    叶勤只是从内务府改去了户部而已,他入了户部,还可以继续做原来的生意。

    但徐潮的好意被叶勤给拒绝了。

    叶勤回绝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生了怨怼之心。

    叶勤跟康熙帝禀明道:“叶勤本就一胸无大志、才疏学浅、轻薄无用之人,幸得皇上垂青,先让叶勤掌风扇督造,后掌京城羊毛丝麻织染,殷殷期盼倚重,让叶勤感激涕零无以复加。叶勤四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点灯熬蜡,心神煎熬,不敢有丝毫懈怠,幸未辜负皇上之期盼,有今日之成绩”

    “然,臣日夜俯首,沉疴积重,早已无以为继”

    说到这里,徐潮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你要是沉疴积重,无以为继,会和妻子先生格格,再怀喜胎?

    其实叶勤也有些编不下去了,他胸腹中墨水就这么多,倒了这么一会子已经倒的差不多了,就干脆直接道:“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