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60-270(第23/28页)
他还有话要问她们呢。
王惠民见德亨眼睛追着她们的背影跑,没敢说唐突的话,只笑道:“这里的姑娘都泼辣的很,德公爷可要小心,晚上别被人钻了帐篷。”
“哈?”德亨一惊,继而一笑,草原上是有这种风俗的。
他笑道:“我那军营,一般人恐怕进不去。”
王惠民玩笑道:“那这些姑娘可要伤心失望了哈哈。”
对王惠民的玩笑,德亨莞尔同时,又问道:“我看这里似乎有不同血脉的人种,他们都是这里的百姓吗?”
王惠民笑道:“是,他们有的来自北方,有的来自西方,都愿意接受中国的管辖,缴纳一份赋税,得保自身安定。尤其是您攻克两城之后,有很多百姓都流入恰克图,寻求庇护。”
德亨奇怪问道:“为什么是来求助于我们,而不是去寻鄂罗斯庇护?”
王惠民笑笑,道:“鄂罗斯盘剥重税,而我们国家的皇帝,不仅不会收取喀尔喀的重税,每年还会向牧民资助粮草和商贸,如果我是这里的牧民,也会倾向中国,而不是鄂罗斯。”
德亨一想,还真是。
自康熙帝每年巡视蒙古以来,除了嫁公主以抚蒙古以外,还派遣官员来蒙古治理,传播耕种技术以外,还传播防疫、兽医、人医等知识,以和蒙古永久交好,互为甥舅,千秋万代。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康熙帝一直在以中原之富饶先进,哺育蒙古之贫穷落后,以归化城为例,短短二十来年,恪靖公主就将归化城从一个只有水草的荒蛮之地,变成一个可以迎接皇帝的富饶之城。
做中国的喀尔喀蒙古人,还是做以剥削为主收取重税的俄罗斯人,人家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一个给,一个取,孰优孰劣,人家分的清楚呢。
【作者有话说】
宝子们,这两天手疼,打算明天去看医生,今天先更这么多吧
第 269 章
德亨捧着一捧小野花入了中国买卖城, 这个买卖城具有中国所有传统城池的特征,四四方方的,两条东西、南北大道相交, 就是一座城了。
东西南北各有四个牌坊,从北面牌坊进入,德亨先去牌坊下一个地摊上买了一个合捧大小圆乎乎的陶罐,将手里的小野花塞进去, 摆了摆造型,别说,十分的有意趣。
将这一罐花交给一个护卫拿着,德亨开始在这买卖城里逛起来。
最繁华的乃是中心街,越往外,越杂乱,都是不成气候的粗糙小野摊,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混在一起, 卖什么的都有。
街道上走的人也是蒙古人、洋人、汉人、西伯利亚人、和尚、喇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等等俱全, 他们穿着各含特色的服装,牵着马匹、骆驼、牛羊穿梭在人群、摊贩、店铺中, 与北京城的小民们没有什么不同。
不管是谁,见到德亨都绕着走,眼睛却是好奇的张望过来,还暗地里和同伴们对着他指指点点,不管如何,德亨都眉眼带笑, 不惧指点, 不问喜恶, 兴致勃勃的走在这样烟火气十足的街道上。
走走停停, 看看问问,漫无目的,并不着急。
除了各色商贩百姓,偶尔能见到三五成群带刀的蒙古人走过,若是迎面走来,德亨就问上两句,原来是给恪靖公主收税的,顺便巡逻街道,维持治安。
德亨并未表明身份,这几个蒙古人一看他穿戴就知道身份不一般,听他又是说了一口流利的科尔沁蒙古语,虽然没有问出具体身份,心下却是已经有了猜测,等一分开,他们就去喇嘛庙报信去了。
买卖城自然是有治理官员的,官员所在,不是官衙,而是喇嘛庙。
一座有喇嘛庙的城,能凝聚这里的人心。
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人种,靠信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居落,这就是民族融合了。
这年头,还没有什么满族、汉族、蒙古族各种民族之分,在内部,大家笼统的称为清人、汉人、蒙古人,对外,大家都被叫做中国人。
买卖城里的商贾基本都是晋商,有范氏商号认得德亨的,都出来请安见礼,德亨就点头致意,等他走到中心街时候,差不多整个买卖城都知道,有皇室宗亲来买卖城了。
不多久,德亨刚在一座小茶楼里坐定,这城里有名号的商号掌柜就集体来请安。
王惠民笑道:“昨儿只有咱们几个老家伙知道您大驾光临这边城,今儿您这一走动,就全都知道了。”
买卖城,也叫边城,所有的边关城池,都被内陆人叫做边城。
德亨笑道:“无妨,既然来了,就叫进来见一见吧。”
王惠民恭维:“您真是个和气人儿。”
要是其他王公宗室,没有个具体数目下来,是见不到真佛的,到了德亨这里,连个门槛都没有,人一来,就直接让进了。
茶楼二楼直接清场,二三十个大老爷们就跟拜祖宗似的给德亨磕头,德亨的确很好说话,笑吟吟道:“起吧,看座,上茶。”
众人坐定,德亨居高居中而坐,就看到,有好几个掌柜看着他的装扮,神色是忍藏不住的惊异,德亨就笑调侃问道:“怎么,我穿这样有什么不对吗?”
这
二三十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做何答,只王惠民捋须,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听他们敢不敢把话说出来。
一个斯文儒雅老朽模样的掌柜站起来,作揖拜道:“主上穿这一身华美威仪,我等心悦诚服,不能言语,些许失态,望主上海涵。”
穿一身衣服就“心悦诚服”了?
德亨挠了挠下巴,笑道:“罢了。你们在这边城日久,近日可有何新闻吗?”
说话间,瞥了郭少仪一眼,郭少仪略略欠身,退下。
他也很疑惑,将军这身衣裳怎么了,他得去打听打听。
为首的一位是范氏商号掌柜,叫范大为,因为德亨跟范氏的关系,他坐了首位,王惠民都坐了次位。
众商贾就以他为首了。
范大为当先道:“回禀主上,近日乘两国谈判之东风,商贾、牧民云集于此,加之驻军、役夫冲斥其中,每日喧闹较之以往,十倍不止。然,要说新闻,当属七月中旬的那达慕大会。”
德亨笑道:“赛马节?是了,每年草原上这个时候,都会举行赛马节。我幼时跟随皇帝北巡,也参加过那达慕大会,众骑士、名马蜂拥而来,相互比试,拔得头彩,走到哪里都都让人艳羡。那是相当热闹了。”
范大为笑道:“是,不过,喀尔喀土谢图汗部的那达慕大会是在多伦举行,我等却是无缘了。”
德亨:“如何能无缘。多伦举行多伦的,咱们举行咱们的,不冲突。”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范大为确定般向德亨询问道:“主上的意思是,要在恰克图举办赛马节?”
德亨兴致勃勃:“不行吗?”
那个儒商老朽先一个同意,摇头晃脑赞叹道:“此计妙哉!”
德亨:“哦?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