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60-2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60-270(第9/28页)



    月兰可不会跟伊凡解说中国的政治有多么复杂。

    伊凡只是表面上看到了德亨在边疆纵横捭阖, 就以为这个国家是德亨说了算了,殊不知,德亨能有现在自主性的前提, 并不是他有多么的得皇帝信任,而是,朝堂争斗不休,且愈演愈烈。

    大家眼睛都盯在皇太子储位之争上, 顾不得边疆。

    等储位落定,或者改朝换代后,朝堂稳定下来,你再看,德亨会有什么样的境遇。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十年前,大家还可以摇摆不定,居中站定,那么现在, 已经到了康熙五十四年, 康熙帝已经超过六十岁奔七去的人了。

    他还能活几年呢?

    病体缠缠绵绵,就是不咽气, 难怪皇子们频频出怪招,定是心痒难耐已久了。

    对月兰来说,她的政治立场是和德亨一致的,无他,只有德亨才会坚定的支持她主政,换任何一个人, 就算是康熙帝, 月兰都是持保留态度的。

    那么, 德亨是什么立场呢?

    他的立场是雍亲王胤禛。

    这是他天生的立场, 在他还很幼小的时候,老天爷就已经帮他(大雾,其实是德亨自己选的,德亨的先天条件是胤禩,他们是邻居)选定了。

    所以,月兰的立场也是胤禛。

    或者说,是弘晖。

    如果朝代直接过渡到弘晖就好了,她和卓克陀达,才算是高枕无忧了。

    德亨对弘晖的影响太大了,月兰有底气让弘晖继续用她们。

    这些立场问题早就在她脑中萦绕已久,此时只是闪电般过一遍,然后回应伊凡对德亨的定位有失偏颇问题。

    月兰道:“中国很大,有很多的王公,他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不能让外国人以为康熙之下就是德亨,甚至连皇帝都被德亨左右了,这并不是真的,但这种话若是传出来,甚至被利用,在中国的朝堂来说,这太敏感了。

    她不能让德亨陷入这样的境地。

    但是,也要让外国人知道,他们中国有德亨,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任何方面,都不怕任何人。

    伊凡笑道:“月兰,你是不是在暗示我,此次谈判中,你们的立场有很多个,而我,可以‘合纵连横’?用你们的话是这样说的吧?这是我从德亨送给我的书籍上记载的,一个叫苏秦的人那里学到的。”

    月兰大笑道:“如果你不怕德亨打到莫斯科的话,你大可以试试?”

    伊凡沉下脸,道:“是你说的”你们当中立场不一。

    月兰无所谓道:“若你果真能合纵连横,那是你的本事,你大可以放手施为,这跟德亨的刀尖指向并不冲突。”

    也就是说,纵使中方这边有很多立场,但最终,并不能左右德亨的立场,因为他的拳头够硬,财力足够雄厚。

    这和伊凡一开始的判断不谋而合。

    他很庆幸,他没有冒然去恰克图,而是先来找月兰。

    通过月兰,他能对此次谈判有一个大致的脉络。

    而这个脉络,最终落在德亨身上。而据他所知,此次中国谈判团中,根本就没有德亨。

    那么,德亨做什么去了?

    还在黑龙江吗?

    黑龙江

    如果,他能在北京皇帝身边有人就好了,贿赂、引诱、威胁、诈骗

    不管用什么方法,总能有所行动。

    但可惜,就像是月兰说的,中国的权利场是个闭环,他这样的外国人,完全渗透不进去。

    他们的语言太艰涩深奥了,不能交流,如何渗透。

    一次谈话是不能说明什么的,伊凡在勒不什逗留几天,收取情报。

    在勒不什收取情报相对简单,因为这里有众多□□人和其他外国人,对准噶尔如今的情势都有所判断,伊凡也知道了现在准噶尔汗向东用兵的事情,思索再三,伊凡向圣彼得堡送密信:

    准噶尔汗已经向大清国用兵,若是可能,请皇帝陛下派兵来勒不什,助准噶尔汗一臂之力。

    这是一封密信,就像伊凡看不懂博大精深的汉文谜语一样,月兰截获了这一封信,但是,以她的洋文水平,以及对俄罗斯国家历史和人文最怕的是几乎没有,文明用语好猜,有规律,纯靠野蛮用词的难猜,因为理解不了的了解,是看不懂这封密信的。

    所以,她只当是寻常的问候信件,给发还了。

    伊凡一直等到策妄阿拉布坦从哈密回来,然后携带重礼,去伊犁拜访。

    月兰很快得知消息,她皱了皱眉头,最终决定先让伊凡去,她也想看看策妄阿拉布坦的真正立场。

    德亨曾经跟她说过,如果准噶尔和俄罗斯联手,那就是叛国,策妄阿拉布坦罪不可赦。

    如果准噶尔拒绝了俄罗斯,那他的叛乱就是中国内政,尚可有商有量。

    所以,月兰也想知道策妄阿拉布坦要走哪一条路。

    对伊凡的拜访,策妄阿拉布坦嗤之以鼻,他又不是没跟俄罗斯打过,他年轻的时候,跟随父汗时候,也曾多次阻击俄罗斯人的劫掠,俄罗斯人武力也就那样,若是俄罗斯是大清这样的强国,他或许会考虑一下。

    但俄罗斯?

    算了吧,他怕掉份儿。

    但也没有恶语相向。

    他知道现在中俄正在谈判,要谈判什么边境线划分问题,不得空管他,留一个女人来掣肘他,也不知道康熙老儿是怎么想的,虽然这个女人确实很难缠,但也只是个女人罢了。

    一个女人除了在男人那里乞讨一些怜悯和喜欢,还能做成什么大事呢?

    但如果俄罗斯人难缠一点,牵动清廷的注意力,甚至是打起来,没工夫管他这里,那么,他准噶尔,是不是就可以从中浑水摸鱼了?

    巧了,伊凡也是这样想的。

    康熙二十八年那次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他后来得知,康熙皇帝为了应付准噶尔叛乱,从一开始提出的界限中,后来是有让步的。

    一开始提出的是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中方称柏海儿湖)为界,后来迫于准噶尔大举入侵的压力,提出以尼布楚为界,后来又退让到了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让出了一大步。

    伊凡以此判断,准噶尔对大清国是很有威胁的存在,

    他意重演当年之局势,以促成今日之中俄谈判。

    不得不说,伊凡将中国带入欧洲各国争端去了。

    欧洲各小国,打来打去几百年,都是一个模式一个战力,伊凡理所当然的以为中国和欧洲小国一样,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中国,可不是欧洲小国的体量。

    当下的准噶尔,可不是有噶尔丹在的时候。

    毕竟,不是谁都是噶尔丹。

    两人都各怀鬼胎,都想从对方这里找机会占便宜,所以,表面上,两人这次会面是其乐融融的。

    月兰得到消息后,立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