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270-280(第2/24页)
”
弘晖看了他一眼,顺了顺他两根跑到胸前的小细辫子,挤眼调侃道:“真漂亮。”
德亨白他一眼,扯过自己头发随意向后一甩,道:“别打岔,快说。”
弘晖撇嘴:“真无趣,夸你呢。”
德亨瞪眼,弘晖只好道:“好吧,好吧。朝臣们说你,无视祖宗规矩,迁了很多汉人奴隶去黑龙江屯垦;还说你占了虾夷岛,出产丰盛,进贡却少;还说你手握好几条海运航线,卖的西洋货却是价格昂贵,敛财无度”
德亨冷笑:“他们怎么不直接说,让小爷伺候他们逍遥快活?”
弘晖笑道:“皇上也是这么骂他们的,衍潢更是寻了由头,教训了他们几回,他们明面上是不说了,指不定背后怎么败坏你名声呢。皇上就是知道人言可畏,才让我劝着你,软和些。不过,我看你这要生吃了他们的样子,估计你也不会听的,我劝了也是白劝。”
谁知道,德亨沉默半晌,道:“罢了,且给他们些好处。”
弘晖惊讶:“你竟然怕了他们?”
德亨哼声道:“要让犬不吠,扔个肉骨头是最管用的。王爷既然已有意,就不能和这些人闹的太难看了,徒惹麻烦,不值当。”
弘晖:“阿玛要是知道你愿意为了他吃亏”
德亨接口嘟囔道:“他肯定不会感动的。”
弘晖忍笑道:“不,他会暗自在心里感动,记着你的好处,然后加倍宠你。”
说到胤禛的脾气,兄弟两个都笑了起来。
笑了一会子,德亨继续道:“不过,也不能太便宜了他们,我要记账,然后交给王爷,让他自己看着用。”
弘晖点头,同时也放下心来:
他就知道德亨不是个吃亏的主儿,有了记账,以后肯定会再讨回来的。
不是从这里讨,就是从那里讨。
一个都跑不掉。
说完京里的事情,弘晖问德亨:“你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着外头比京城赶庙会还热闹?不是说恰克图是边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德亨笑道:“这不鄂罗斯那边总是拖着不谈判,我日子过的无聊,就办了个那达慕大会,原本是只办三天的,谁知道人越来越多,只好继续办下去了。”
弘晖笑道:“我在库伦待了一天修整,也听了一耳朵,说是许多库伦的牧民们去参加什么那达慕大会,还奇怪哪里举办的呢,原来是你这里。”
德亨笑道:“你别说,有了意外之喜”
“战马!”弘晖异口同声道。
不过,弘晖有疑虑:“恰克图并不是不通消息的,你肆意收拢战马的事情,让皇上知道了,好吗?”
德亨:“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欲迁移喀尔喀蒙古牧民去勒拿河三城放牧,为了抵御鄂罗斯人进犯,战马就是必须的了。”
弘晖迟疑:“我翻看过理藩院有关蒙古札记,近几十年,都是外蒙古牧民向内迁移,可见民心所向是向关内,你让人向外迁,喀尔喀蒙古牧民们会愿意?”
德亨:“愿不愿意的,总要先问一问,试一试。”
弘晖点头,道:“就算他们愿意好了。再说战马问题,有战马必要有兵,有兵必须要有饷,这兵饷要从哪里来?你可能不知道,国库亏空的厉害。阿玛正在准备清点国库,追收欠款呢,唉。”
德亨:“那么,为了不让我有私养兵马、拥兵自重的嫌疑,这个兵饷,就要有了来头了。”
弘晖惊讶:“你真的有财力自己武装兵马?”
德亨比他还惊讶:“你不会真以为虾夷岛是穷山恶水吧?你觉着我会去打一块荒山野地?”
弘晖:!!!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第 272 章
对德亨的豪横, 弘晖显然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以及,也已经意识到,在外这么多年, 小伙伴那是一天都没有虚度,倒是让他这个生活在京城锦绣堆里的,汗颜惭愧了。
兄弟两个商议出了几个法子,怎么能让德亨顺理成章的拥有大批量战马, 和养兵建营的兵饷而不惹人怀疑,虽然最终觉着还有些冒险和隐患,但有比没有要好。
而且,相比于弘晖,其实德亨并没有太过担心自己的处境,因为,他是知道康熙帝什么时候龙驭宾天的。
尤其是现在,康熙帝身体每况愈下, 又要理朝政, 又要防备这个防备那个,也实在是没有精力担心自己老家东北这边。
有那些精力, 可能更在意西南又生叛乱了吧。
前有泉州民变,现有苗人再叛,指不定明天,又有哪一个地方生乱了。
东北安安静静的,又有什么好担心、好在意的呢?
而德亨,正是利用了这个时间差, 才会肆无忌惮的在东北明里“人口买卖”暗中搞人口大迁移, 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
等他势成, 呵, 估计已经改朝换代了吧。
等胤禛登基后,也不能立时就抽出手来搞国政,至少在先期四五年时间内,他要继续和自己的兄弟斗,坐稳皇位之后,才能真正的放眼全国,治国理政。
而距离那时,至少也还得有个十来年吧。
十来年,够德亨逍遥快活(大展身手)了。
说完这个说那个,说完那个,最后又回到了恰克图当前悬而未决之要务。
弘晖:“鄂罗斯那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谈判呢?难道就任由他们这么一直拖着?”
德亨笑道:“算算日子,应该快了。”
弘晖:“什么意思?”
德亨没有说安德森的事情,但他说了卓克陀达现在在托博尔斯克的事情。
弘晖惊的一蹦三尺高,道:“姐姐她不是在乌里雅苏台?怎么跑去托博尔斯克了?”
德亨将他按在榻上,安抚道:“姐姐身边有死士,她不会有什么的。姐姐有自己的打算,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她。”
弘晖:“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她去了又能怎么样?”
德亨:“可以左右西伯利亚总督的意志,进而影响彼得皇帝对西伯利亚和中鄂谈判的意志。”
弘晖仍旧不赞同,道:“还是太冒险了”
弘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卓克陀达秘密拜访托博尔斯克的举动,确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一个不小心,并不是将自己的性命送掉,而是被鄂罗斯捉住,用来作为谈判的筹码,要挟德亨退让。
但德亨得知卓克陀达去了托博尔斯克后,他就意识到了这个隐患。
他的应对之策是,让远在莫斯科的范毓馪积极转圜、策应,然后尽人事听天命。
卓克陀达应该不会那么倒霉吧?
虽然没有明说,但德亨认为,卓克陀达应该是在仔细衡量之后,认为远行托博尔此举利大于弊,才会冒险的。
德亨选择相信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