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400-4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400-410(第25/26页)

不到这么复杂的,但只要弘晖不选乾隆这两个字,他就都同意。

    天盛和乾隆意义同源,都是“顺天繁盛”之意,但天盛听着就更加温润祥和,确实和弘晖本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相符合。

    衍潢和德隆出声念了两回,都道:“果然不错。”

    新年号,就用“天盛”二字了。

    将画了红圈的奏折传出去内阁,谕示:待明年改元,就启用天盛为新年号。

    选完年号,弘晖又令人将亲手抄写好的册封皇太后圣旨送去礼部,待得册封之日,这份册封圣旨会交给太后,然后送入慈宁宫正殿供奉。

    打开允禄的折子,弘晖开始批示。

    国事重要,家事同样重要,新帝的老婆孩子怎么安置,内务府总管大臣允禄自有折本要上。

    允禄原本是雍正帝的禁军大统领,现在新帝登基,自然得换了,换成了弘晖的心腹色布耄。

    跟雍正帝不同,弘晖有自己的心腹亲军,都是跟他一起上过战场的,虽然雍正朝时候,雍正帝下令限制各王府侍卫、亲军等数量,但后来德亨不是在城门外建了八城吗。

    一城就是一旗,养自己亲军的法子有的是,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养、养的能不能让人挑出错处了。

    弘晖的亲军不止两千,他挑了两千出来充当御前护军。

    这两千护军,跟衍潢、德亨都无关,只忠于弘晖一人,由他自己亲自率领。

    除了护军,还有乾清宫侍卫。

    新朝乾清宫侍卫也大换血了,由从龙之臣、或者从有“从龙之功”的大臣当中挑选子弟担任。

    虽然乾清宫侍卫被弘晖当做奖赏性的美差,赏给有功之臣,但文、武素质上是一定要过关的。所以,这一批乾清宫侍卫只有十几个,不多,但精良。

    文武兼备,那精气神儿,一看就精悍非常,十分的不好惹。

    有这两项打底,再加上衍潢、德亨分领八旗左右两翼在外围布防,中间圈层的禁军就好安排多了,可以从弘晖潜龙时候的门下心腹中挑选,轮流担任。

    色布耄是忠于弘晖的宗室,小伙子不仅忠心,还十分的能干,在弘晖手下当差勤勤谨谨,没犯过错处,是弘晖看好的议政大臣之一。

    经过雍正朝的打压,弘晖现在有意优容宗室,选他做禁军统领,各方都满意。

    弘晖对众位王叔们都是热情启用状态,没见先帝的好弟弟十三爷都和新帝的好王叔八爷平起平坐、不分伯仲吗对允禄,这位过继王叔,他自然也是与八叔、十三叔一视同仁啦。

    您在康熙朝时候,内务府总管大臣就做的很不错,深受皇祖父夸奖,新朝初始,万象更新,到处都乱哄哄的,朕的后宫和内务府,就交给十六叔了。

    说实话,允禄接到这个任命,是松了一口气的。

    内务府总管大臣,非皇帝宠信之王公大臣不能担任,弘晖让他做内务府总管大臣,是安抚,也是信任。

    他在新朝,妥了。

    允禄还以为弘晖会将小十八从承德召回呢,看来新帝对小十八是另有打算。

    允禄拟的后宫折本第一项,就是册封。

    册封太后为皇太后,因为皇太后乌拉那拉氏既是母后皇太后,又是圣母皇太后,所以,尊称她为皇太后,徽号是昭和,册封大礼之后,官方明文就会用昭和皇太后称呼太后了。

    册封原配嫡妻钮祜禄氏为皇后,徽号敬顺。

    册封侧妃栋鄂氏为贵妃,美号庆。

    册封庶妃纳喇氏为淑妃,美号敏。

    册封庶妃李佳氏为静妃,美号容

    都是之前弘晖定好的,凡是有所生育的,至少是个嫔,也都赐了美号,没有生育的,贵人、常在不等。

    将册封皇后之父阿尔松本为一等承恩公这一条划掉,其他不做改动,准。

    第二项,是迁宫。

    首要就是给皇太后迁宫。

    慈宁宫向来是太皇太后、太后颐养天年之所,但昭圣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生前更喜欢慈宁宫东路的花园殿宇,所以日常起居,都在东路。

    自她之后,逐渐慈宁宫大殿,就变成了举行庆典活动和朝拜接待命妇之所。

    文皇后崩逝后,章皇后随文皇后之习,亦是居住东路花园,到了仁皇后,亦无改变。

    仁皇后时候,她带着康熙帝无生养太妃嫔在此生活,这也无妨,但到了新朝,总不能让新太后和小婆婆们住在一起吧?

    再者,人家老太妃住的好好的,你新太后一来就让她们搬家,不好吧?紫禁城就这么大,她们这些老太妃,又能搬到哪里去呢?

    所以,允禄的意思是,将慈宁宫西路、供皇女所居四所、五所拆了,改建皇太后居所。

    之前废太子允礽的女儿、雍正帝收养的兄弟的女儿、包括后来选秀从慈宁宫出嫁的云朵,都安置在这里。

    雍正帝不管是自己生的还是收养的公主都已经出嫁,新帝的五个公主也自有安排,这样算的话,这慈宁宫西路,就算是空置了。

    而且,新帝近些年都未再有弄璋弄瓦之喜,这慈宁宫西路养育公主之所,说不好还会不会再启用。

    正好改建了给新太后居住。

    对弘晖而言,他自然是希望母亲住新屋子,而不是住修修补补的旧屋子的。

    而且,这些年京中房屋建筑在舒适性和便捷性上多有改进,新屋子住着自是要更舒坦,

    所以,准。

    那么,在新宫殿修建完成之前,太后不宜移宫,仍旧住长春宫。

    因为新帝妃嫔众多,所以先帝遗孀们,诸如齐太妃,晋升皇贵太妃,移居长春宫之后的咸福宫;年贵太妃,熹太妃位分不变,移居启祥宫,启祥宫前后有两个主殿,两人正好一人一个。

    其他未曾生育妃嫔,随这两宫居住。

    这样,长春宫这一路三座宫殿,就临时成了先帝遗孀们的居所。

    皇太后和太妃们的居所确定好了,再定新皇后居所。

    坤宁宫早就成了祭祀场所,不在当选之列。

    东西六宫之中心位置,靠乾清宫最近的两处宫殿,一个是翊坤宫,一个是承乾宫。

    这两个宫殿都好,看新皇后选哪个了。

    弘晖想都没想,将给新皇后的居所点了翊坤宫,和太后的长春宫比邻。

    承乾宫,就给贵妃栋鄂氏居住。

    新帝后宫两尊大佛定好了,剩下的孕育子女的妃嫔就好定了,再就是没有生育的贵人、答应等,安置在西三宫和东六宫,绰绰有余。

    最后,就是圣祖老太妃们了。

    雍正朝出初始,先帝定下让有王爵兄弟们奉养生母的仁政,这些年,陆陆续续搬走了很多。

    最后留在紫禁城的老太妃们有三位,一个是生育皇长子允禔的惠太妃,一个是生育皇十七子允礼的勤太妃陈氏,最后一个,生育皇三子允址的荣太妃,在允址圈禁不久后,就已经薨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