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华胥载笔》 17、第十七回(第2/2页)
与我伯父家素来交好。”祁氏道:“当真?”淑妤面色微红,点了点头,“如今我年岁已到,母亲已托了伯父家,向虞家下帖,待下月及笄礼上,让她家大娘子主持。”
祁氏欣喜过望,看了看清云,又看了看淑妤,一时失语,稍稍平复了心绪后笑道:“那可赶着巧了。”
淑妤道:“待回了唐州,打听明了,我再一纸书信,这只怕要些时日了。”祁氏摇了摇头,笑道:“有劳妹妹了。”随后话锋一转,“咱们去后山瞧瞧,这会子人多,定是热闹的。”
投壶在天下,施于日用之间,凡宴饮上多见,替弓以乐贵客。古时汉武帝身侧有一位郭舍人,郭舍人善投壶,曾一矢百余反,每投壶,帝赐金帛。更有道是“玉女投壶,天为之笑”之说。
淑妤见此景,虽唐州也有此好,却有云泥之别,青山环绕,鸟雀衔歌,挂有彩绳彩灯下人声鼎沸,多是官户的公子哥儿们,各各玉树临风,再有姑娘们,自成一群掩嘴笑颜。
如此盛重场合,且未设阻,官户儿女们才有幸能彼此见上一面。
“可别跟丢了。”祁氏扭身笑道,三人往投壶场去,淑妤年长,比其他姑娘们高上一头,见场正中摆着一只定窑青釉贯耳瓶,约摸五尺,圆肚长颈,再瞧一旁的投壶者,离壶七尺,正手持良木白鸭羽箭矢,下一瞬,听身旁判官举手道:“新一轮,有有初!”随即,四周响起拍掌叫好。
祁氏双手擒住云妤二人的臂弯,对望道:“我们等下一轮。”
方才判官所言有初者,需投第二箭,若再投壶中,便称“连中”,只瞧投壶者从一旁接过箭矢,臂弯微颤,神色一乜,随后仰身甩手,判官再举手道:“是贯耳!”此箭虽未中壶中,却也是另一番本事,投壶者只得下场换人。
祁氏一见新上场的投壶者,突然道:“是他。”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