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24-30(第13/22页)



    这可把内务府和花匠愁坏了,选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儿才算是选好了花种下。

    皇帝还不放心,抱着女儿亲自来监督,站在窗前确实没闻到花香,这才放心了,低头闻到:“你喜欢这些花吗?要是觉得花的颜色不够鲜亮,那就让人换一批花。”

    云岚感觉这花挺好的,就没必要继续折腾这些花匠了,伸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还“啊”了一声,露出个可爱的微笑来。

    皇帝见女儿笑了,应该是喜欢自己的安排,也跟着笑了。

    密信是这时候到的,李德全直接捧着到后边来。

    皇帝见了不由挑眉道:“康亲王和施琅分别送来的密信?”

    李德全恭敬答道:“回皇上的话,康亲王的密信先走,施大人的密信在后头快马加鞭送来的。”

    这叫皇帝听得有趣,是什么事,让两人分别写信来给他?

    皇帝也懒得特地跑去御书房,索性在房间里坐下,抱着女儿,单手捏开了蜡丸,先看了康亲王的密信。

    康亲王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郑经要和谈,询问皇帝的意思。

    云岚一看就明白皇帝让唐大人在台岛的布置起效了,郑经急着回去处理私生子的身世问题,于是打算派人来和谈。

    康亲王显然很意动,却还是非常谨慎,先写信来询问皇帝的意思。

    云岚对这位康亲王的印象也很深刻,他用词一直相当卑微,看着就怂得很。

    说他有点胆小,领兵能力还不错,不然也不会被皇帝派去南边收拾撤三藩的后续了。

    但是说康亲王能力好吧,又有点优柔寡断,一点事都要写信来问皇帝。

    在云岚的印象当中,这已经是康亲王写的第十封还是第十一封密信了吧?

    但是皇帝显然很喜欢康亲王这个作风,要康亲王是那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皇帝就不会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了。

    毕竟三藩已经是个很好的教训了,这些远在边境又兵权在握的藩王是个极大的隐患。

    好不容易清理掉三个藩王,皇帝可不想又重新扶持出一个新的藩王来。

    所以康亲王这样没主见的样子,反而很得皇帝的信任,对他多有重用。

    皇帝没急着给康亲王写回信,而是打开了施琅的密信,看完后他不由挑眉。

    云岚偷偷抬头看完后,也跟着皇帝一起挑眉了。

    这个施琅真有意思,康亲王想接受郑经的和谈,施琅明显不愿意,又劝不动康亲王,于是写信来问皇帝的意思。

    一开头寥寥几句话就能看出施琅的心思:皇上,这正是追击郑家军的好机会啊,冲吧?

    他在后边还写了建议就地征兵的事,只说接连战事让士兵疲惫不堪。

    当地百姓多年被郑家军沿着海岸掠劫,不堪其扰。不但失去财产,有些女眷还被掳走,不知所踪,所以恨透了郑家军。

    如果让这些人入伍,必然能成为助力,也不用担心他们有二心。

    云岚倒是觉得施琅一个虎背熊腰的武人,实际上心思却相当细腻。

    他很清楚皇帝的顾虑,就地征兵,当地要是有人跟郑家军同流合污,大军的动向就会被对方提前捕捉到,那就麻烦了。

    索性施琅点明了这些年沿岸百姓跟郑家军不共戴天,兴许有为郑家军通风报信的,却绝不会包括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

    只要从这些人家里挑选适合的青壮年入伍,就能缓解大军死伤多又无法休息的窘况。

    征兵带入了新血液,那么继续对付军心不稳的郑家军简直是手到擒来。

    施琅在最后表示愿意带领这些新的士兵,并不会让他们强行融入到康亲王的大军当中。

    这样一来,哪怕选人的时候还是有所疏漏,却无法得知大军的动向,也就不会泄露了。

    云岚:好家伙,康亲王的密信就写了一页,施琅这足足三页,写得满满当当的!

    他这表面上计划得挺好的,但是云岚仔细一琢磨。

    施琅去的时候只是康亲王的副手,手底下一个兵都没有。如今他要是能领着新兵,那手底下就有人了!

    看施琅这长得浓眉大眼的,想得还挺美!

    皇帝却不讨厌施琅这样明明白白把野心表现明白的人,比藏藏掖掖着的要敞亮多了。

    见女儿模仿自己的样子挑眉,可可爱爱的模样让皇帝笑着伸手点了点云岚的额头道:“施琅想得挺周到,那朕就让他试一试吧。大军连续征战确实累了,但施琅想要带着这些新兵对付郑家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郑家军哪怕如今人心散如沙,却依旧在战场上经验丰富,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不过皇帝还是愿意给施琅一次机会,就看他的表现了。

    云岚:施琅这次表现要是好,那当然皆大欢喜。要是不好,那他的仕途很可能就走到头了,兴许小命都要赔进去。

    他这真是试试就可能逝世啊,对自己也是够狠的!

    【作者有话说】

    [让我康康][让我康康][让我康康]明天更新时间是18点,么么!

    第28章

    不过对皇帝来说,施琅的尝试并不是坏事。

    一来他带着新兵在前头顶上一会,后边的大军就能趁机休息一下。

    二来即使施琅失败了,大军也能及时补上,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云岚知道作为帝王必须理智,皇帝给臣子尝试的机会,却也没有孤注一掷,真的让臣子把全盘棋子彻底弄乱,变成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她晃着小脚丫,觉得皇帝其实也是打算借此故意误导郑经。

    看看康亲王的大军持续征战快要扛不住,想在原地征兵填人头了。

    郑经虽然着急想回台岛,却也不愿意狼狈退回去,要是能拿到更多的筹码,那自然不会错过。

    征兵的消息想必很快传到郑经耳边,他估计心花怒放,立刻召集剩下的人马做一次最大规模的反击。

    要是压倒性胜利,甚至生擒施琅的话,他就能用这个跟康亲王进行和谈,要到更多的好处。

    云岚偷偷看了皇帝一眼,论腹黑,显然无人能比得过他了。

    皇帝给施琅写了回信,同意他去尝试,另外也给康亲王写信,告知这件事。

    康亲王收到皇帝的回信后十分惊讶,他没料到皇帝居然真的同意施琅这个冒险的法子。

    不过皇帝都发话了,康亲王自然不会拦着施琅。

    施琅很快就开始在沿岸征兵,跟他预料中一样,百姓受郑家军压迫多年,损失惨重,于是一个个积极响应,恨不能亲手撕碎敌人。

    来的人却是男女老少都有,施琅只把青壮年留下,好说歹说让年纪太小或者太老,还有妇人都劝回去。

    沿岸被郑家军抓走的壮丁也不少,很多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妇人要撑起家,一个个都极为彪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