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12/31页)
又不怕会啃下来,相当安全了。
皇帝抱着女儿,低头看着她专心致志啃着手里的长馍馍。
太皇太后瞧着也笑了:“让小厨房的御厨等会跟着去乾清宫,回头专门给大格格做这种馍馍,每天得做新鲜的才好。放的时间长了就没那么软,大格格啃着就太硬了一点。”
云岚一愣,她不但收到珍珠,还收到一个御厨当礼物吗?
皇帝笑着道谢:“那孙儿替大格格多谢皇祖母愿意割爱了,回头朕在御膳房再挑一个御厨送过来。”
太皇太后摆手道:“皇上跟我客气什么,我如今牙口不好,早就不怎么吃这些,倒是浪费了那御厨的才能,在小厨房里只能无所事事。正好大格格需要,让他过去是再适合不过了。”
能留在慈宁宫多年的御厨,自然不管身家、品性还是手艺都极好。
皇帝用着也放心,笑着答应下来,就带着云岚回去了。
云岚后来才发现,自己每次啃完的长馍馍,等她睡醒后就会换成新的。
她还以为这新御厨到乾清宫来,每天做一次馍馍就行了。
原来太皇太后的意思是,云岚啃几个小时,就得换新的吗?
如此一来,馍馍确实都还在口感最好的时候。
她不由感叹,这实在太讲究了!
【作者有话说】
[猫爪][猫爪][猫爪]
第35章
云岚能立刻发现手里头的馍馍换了,也是因为这位慈宁宫过来的御厨,可能在那边小厨房无所事事久了。
难得他过来乾清宫,终于有用武之地,恐怕不想被退回去,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做各种花样馍馍。
没错,就是各种花样。
要不是他每次做的馍馍样子不同,云岚也不会马上发现这磨牙棒被换掉了。
只能说能进慈宁宫的御厨,果然是个能人,做出来的各种馍馍实在太好看了。
云岚的小手今天捧着新的磨牙棒,居然是布老虎形状的。
御厨应该是过来乾清宫后,得知大格格喜欢布老虎,于是今天就用面团做出了一个布老虎出来。
除了没上色之外,简直跟床榻上那些布老虎玩偶几乎是一模一样。
唯独尾巴是直的,方便云岚用手抓住。
云岚:倒也不用那么逼真!
如果她真是个小孩子,看见自己最喜欢的布老虎居然要吃,不是惊讶就得吓哭了。
换做云岚,她抓着布老虎犹豫一下从哪里开始下嘴,然后对着老虎耳朵就开始啃啃啃!
皇帝看见布老虎馍馍的时候,也有点担心女儿那么喜欢布老虎,会不会舍不得下嘴。
要是她吓到了,还吓哭了,自己要怎么哄女儿?
尤其云岚看着手里的布老虎馍馍,似乎还愣了一下,迟疑了一会没下嘴。
皇帝就更紧张了,牢牢盯着女儿,生怕她会哭。
幸好云岚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很快还是跟之前那样开始啃了起来,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尤其看女儿啃得欢快,看来挺喜欢这个布老虎馍馍,皇帝就笑着吩咐李德全道:“小厨房的御厨做得不错,该赏。”
李德全笑着应下道:“皇上,这御厨确实用心,每天做的馍馍都不一样。”
何止每天不一样,每一顿都有所不同,确实是尽心了。
皇帝点了点头,他每天看着女儿啃不一样的馍馍,每一个都做出花样来,云岚看着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恐怕御厨也担心大格格每天只啃一样的馍馍,久了觉得无趣就不爱啃了,去啃别的东西,那就麻烦了。
另外这样一来,御厨岂不是毫无作用,要被退回去吗?
乾清宫退回去的话,他未必能回到慈宁宫。
毕竟在慈宁宫的时候,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吃不动,很少用这白案的面食,这御厨就已经很久没派上用场了。
要不是他在慈宁宫的时间长,太皇太后又是个仁慈的,觉得要是把人打发走,估计没什么好去处,索性就暂时留着。
还是等大格格需要磨牙馍馍的时候,太皇太后才做主把御厨送去乾清宫。
小厨房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这御厨,毕竟除了白案,红案的御厨也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毕竟太皇太后啃不动面食,也不爱吃荤菜了。
所以白案的御厨没有选择,更没有后路,被退回去肯定要被扔在哪个犄角里。
在慈宁宫虽然没事干但是待遇却一点都不差,换来乾清宫也一样好,换个糟糕的地方,他哪里能受得了!
于是御厨为了在乾清宫站稳脚跟,他把毕生所学都使出来了,就怕大格格不满意,皇帝也就跟着不满意的。
幸好大格格看着对这些馍馍挺喜欢的样子,皇帝颇为满意,还打赏了御厨。
御厨稍微松口气:这波暂时是稳了!
他尤其庆幸自己做的是白案面食,要是做红案的话,这机会就怎么都落不到他头上,看红案御厨还在慈宁宫的小厨房里蹲着呢!
云岚每天努力嘿咻嘿咻地啃啃啃,牙床舒服了,渐渐没那么痒了。
不过她啃着这些每天不同的花样馍馍都啃习惯了,尤其啃着面食虽然不能啃下来,却能尝到一点面食的甜味。
这比每天只能吃一点辅食来打牙祭,能一整天各种啃,不让嘴里淡而无味,云岚还挺喜欢的。
她这也算是画饼充饥,还是望梅止渴?
虽然饼和梅子都在手里,云岚却依旧只能看不能吃,就能啃两口解解馋了。
在她努力啃磨牙棒的时候,皇帝每次看着都觉得女儿实在太可爱了,不记录起来就太可惜。
但是如今没有录像机没有相机,除了文字记录之外,就只能留下画像了。
可是如果让画师过来,未必能画出女儿的精髓不说。有外人在,云岚就不一定表情会那么放松,能做出平日那么可爱的动作和神态来。
画下来的话,女儿的形象肯定要拘谨很多,那就违背皇帝的初衷了。
皇帝希望留下女儿最舒服最平常的样子,以后再翻看的时候,就能立刻回忆当时的情景来。
要是带着长大点的女儿一起看看她小时候的样子,那就更好了。
而且皇帝也有私心,不太想让人整天过来盯着自己的女儿。
他的女儿那么好看,是谁都能随便过来看的吗?
画师要知道肯定冤枉极了:不亲自看两眼怎么画画啊!
皇帝不想让外人过来,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又不会画画。
苏麻喇姑帮着记录还行,画画确实不擅长。
于是皇帝打算自己来,每天寥寥几笔画下女儿,等回头有时间再精修一下,甚至补上颜色。
他把每个记录和画作都写上日期,还让人用锦盒郑重收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