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70-80(第25/41页)

簇,也可能是底下人送礼送得足够了,没送的人可能得不到好的评价。

    于是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地方,要如何杜绝上峰给底下人写的评价相对公平一些呢?

    云岚眨巴着眼睛,忽然起身说道:“皇阿玛,这个我会!”

    皇帝听后失笑道:“好,你说说这事要怎么办才好?”

    云岚看他一副不大相信的样子,气鼓鼓说道:“皇阿玛,这事可以抽查的。每年在评级之前,随意让人在各地抽查上峰对底下官员的评价。”

    “要是真的,那就嘉许两句。如果是假的,那就让上峰滚蛋。”

    虽然这样不能完全杜绝上峰胡乱写评价,却也让他们忌讳一些,哪怕写也不敢写得太过分。

    比如当地治理得民不聊生的,上峰还要睁眼说瞎话,说那地方的百姓安居乐业,好得不行。

    这种事只要有人去看一眼,就能立刻戳穿。

    抽查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去,谁会去,上峰和当地官员想遮掩,也不可能一整年都遮掩得了。

    皇帝听得挑眉,低头对女儿说道:“你这小脑瓜子的点子真多,确实能试一试。”

    要完全杜绝这事确实不可能,毕竟水至清而无鱼,但是起码不能让他们继续如此猖狂下去。

    让一些真正办事不错的底层官员一直苦苦挣扎,被上峰压制着,一直没有出头之日不说,还过得惨惨淡淡的。

    皇帝被云岚提醒了一下,思路豁然开朗。

    他在早朝的时候对百官宣布了抽查的事,也没说让谁去查,更没有任命谁当这个督察的官员,让朝臣都有些胆战心惊。

    这就算了,皇帝还让吏部的人轮流来评级。

    每三年是谁来评级,都是用抓阄的方式。而且不止吏部的官员和小吏,其他六部都可能被抽中。

    那样一来,补缺的人想要送礼,要送给谁就是个问题了。

    他们总不能六部所有人都送吧,知道这是有多少人吗!

    皇帝这一招够狠的,直接让补缺的人想送礼也无处可送了。

    而且皇帝还用糊名的方式,哪怕他们抢先送到抽签到的官员,对方评级的时候压根找不到人。

    一连串的方式把朝中大臣都打懵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反对。

    说是增加了工作量吧,但是三年才一次,每次还是六部来抽调的官吏。

    工作量大,那皇帝就说多增加点人呗,这是多大点事,群臣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要问什么人去抽查,去哪里抽查,什么时候去的话,皇帝就要问这些人想做什么了,想广而告之,提前让人准备起来,好粉饰太平吗?

    问的人来说说,打算告诉谁,跟底下的谁勾结了,是不是干过乱写评级之事等等,群臣谁能招架得住?

    这些都不能问,能问的就只有评级优秀的奖金了。

    问题是皇帝给的奖金没多少金银,而是米面油和布料,还都不是特别好的东西。

    要说皇帝给的奖励太好,太破费了,朝臣还有理由驳斥一番,让皇帝不要乱花钱。

    可是这些平常的东西,说太差吧也不至于,说特别好特别贵也没有。

    要说皇帝给的奖励多,加起来的数目就不少。但是这些东西原本就不贵,数量再多加起来也没到朝臣能抗议的地步。

    群臣都怀疑皇帝就是故意的,特意把奖金设置成这些日常消耗的东西,偏偏还挑不出毛病来。

    毕竟这些东西他们可能看不上,但是底层的官员却很需要。

    甚至皇帝关心底层官员,还让这些官员感恩戴德了,传出去也是个美谈,群臣能反对吗?

    尤其是这奖励实在太普通了,想作弊的人也没有这个必要了。

    评级写好点,得的就是这个东西,底层官员也不可能送大笔钱去孝敬,让上峰写得好看。

    毕竟评价写好了,奖励的就是米面油这些东西,上峰甚至都懒得多写了。

    底下人有了奖励,上峰最多名声上好听一点,实际的好处是一点没有,总不能还贪底层官员这点米面油吧,谁家没有呢!

    真抢底下人这些东西,上峰的脸面传出去还要不要了?

    加上皇帝还设了抽查,这上峰评级的事既有约束,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甚至没有好处,自然就要写得公平公正多了。

    上下这么一整顿,虽然说还不可能十全十美,起码比之前的乌烟瘴气要好得多了。

    底层官员也能有了实惠,还不用费劲巴拉给上峰送礼,日子比之前要好过一些,办差比以前都要积极不少。

    当然了,云岚还听说有些人急着去吏部把之前写的评价要回去重写。

    吏部的人不敢擅自做主,还偷偷来问皇帝。

    皇帝的面色不大好看,不过还是勉强点头允许了。

    毕竟他这刚开始实行,之前犯错的,第一次就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以后他们还乱写评价的话,皇帝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等评价重新收回来,吏部糊名来总结评定的时候,皇帝还派人去监督了。

    派的不是六部的官员,而是御史。

    云岚只觉得皇帝这主意实在太妙了,御史不在六部之内,品级不高,权力却大,写的密折能够直达天听。

    御史只要说话有理有据,皇帝基本都能听进去,也不会跟他们计较。

    皇帝都不计较了,六部的人更不能跟御史计较了。

    御史又不在六部的约束之中,还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去吏部当监督是再适合不过了。

    云岚得知皇帝派的御史不是一个,而是五个,还挑了年纪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五个御史过去。

    云岚:皇帝曾经吃过御史挑剔和谏言的苦,这是打算让吏部的人也跟着吃一回吗?

    原本六部被抽中去总结评定的人,感觉还挺骄傲的,但是他们看见几个御史刺头也来了,心情就没那么美好了。

    果然御史一来,先是检查糊名的情况。糊得不够严实的,还亲自再糊一遍,务必让吏部评定的人谁都认不出来。

    糊完还不行,御史又把所有评定的顺序都打乱了,免得有人事先动手脚。

    全都准备齐全了,御史也不走,直接用人盯人战术,盯着这些人做汇总评定。

    评定的人被盯得浑身都要发毛了,简直坐立不安:死手,当初怎么就抽中了呢!

    还以为是一件简单又光荣的事,谁知道还要被御史盯梢,连去茅房都有人跟着,免得他们在那边跟人私下交换情报什么的。

    评定的人:真没有!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做的!

    他们愣是被御史轮流盯了半个月,人都憔悴了,心急火燎把吏部最后的评定都送到皇帝这边来。

    云岚看着这些人面如菜色,就知道被御史盯着半个月的日子不好过了。

    不过也因为有御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