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14/37页)

计这会儿心情必然很不错。

    云岚笑笑道:“皇阿玛一定很高兴,那咱们就等一等宜嫔娘娘那边的好消息了。”

    小太子的折子没能亲自交给皇帝,却要回去继续温书。

    云岚就不好继续留他,小太子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回毓庆宫去了。

    她还以为要等好久,等到晚饭的时候,皇帝就回来了,笑着跟自己说道:“宜嫔生了个小阿哥,是五阿哥了,母子平安,五阿哥长得还挺壮实的。”

    云岚听后就笑着道:“恭喜皇阿玛,我也要多个弟弟了。”

    皇帝在她身边坐下,笑着点头道:“是,你的弟弟妹妹是越发多了起来。”

    他之前抱云岚回宫的时候,也没想到才几年的功夫,宫里的孩子就渐渐多了起来。

    “朕看宜嫔只有点脱力,人没什么大碍,就先回来了。你还没用饭吧,让人传膳吧。”

    最后这句是皇帝跟李德全说的,后者连忙吩咐下去,很快御膳房那边就送了晚饭过来。

    送的分量并不多,皇帝讲究养生,晚上的时候吃的都要少一些。

    这时候的作息都早睡早起,晚上都没什么事,早早就睡下,吃得多反而积食,肚子容易难受。

    云岚晚上也就比白天要吃得少一点,两父女这个习惯倒是相当接近。

    晚饭用的也清淡,上的多是素菜,荤菜并不多。

    用过饭,云岚就提到:“皇阿玛,太子弟弟的折子写好了,送到御书房里头。”

    皇帝点点头,他在回来的路上就知道这件事了,还清楚是云岚陪着小太子一起来送的,小太子又让云岚帮着把折子看了一遍。

    云岚又说起陈廷敬跟小太子委婉提醒,大臣们会反对的事。

    闻言,皇帝只笑笑道:“陈廷敬这人做事谨慎小心,有时候朕却觉得他过于小心了一点。”

    云岚不由看了他一眼,陈廷敬作为汉臣,做事要是不这样谨慎小心,也不可能走到如今这个位置来。

    这么谨慎的人,一般不会随意开口提醒,也是跟小太子相处久了,云岚看得出陈廷敬很喜欢小太子,才会委婉提起。

    换做别人,陈廷敬肯定就直接闭嘴了。

    皇帝也是看出来了,感觉陈廷敬向着小太子也挺好的,另外小太子顾及不到的地方,有陈廷敬帮着想得更周全也不错。

    “你认为要怎么应付大臣反对这件事?”

    云岚狐疑地看了皇帝一下,说道:“皇阿玛,大臣们并不知道商人私运铜矿之事,怎么也要告诉他们才是。”

    皇帝一直瞒着没说,不就等着大臣们激烈反对之后再抛出来吗?

    云岚都能想象得到,听见消息的大臣们心情有多崩溃,表情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臣一个个心里肯定想着:皇帝早就知道这消息瞒着,就是等在这里,看他们的笑话吗!

    云岚想着大臣真敢问,皇帝还真可能点头说“是”。

    皇帝一如既往的坏心眼,不过这个消息一抛出来,完全是绝杀了。

    陈廷敬因为不知情所以忧心,小太子是没想到人能那么坏心眼,所以跟着担心的。

    云岚就一点都不担心了,毕竟她早就知道皇帝已经有应对之法。

    解决办法的区别在于坏心眼,还是更坏心眼一点!

    皇帝回宫后都不休息,第二天就开早朝。

    果然这折子被李德全送到大臣手里传阅后,他们立刻反对起来。

    大臣一个个言辞激烈,认为会寒了一众商人的心,以后谁还愿意当这个皇商,为皇帝分忧呢!

    他们引经据典,就差没直接让皇帝改变主意了。

    皇帝听完后才抛出商人私运铜矿的消息来,大臣立刻哑口无言,差点都要裂开了!

    他们估计也没想到,竟然私底下被那些商人给坑了!

    这么大的消息,商人们竟然一直瞒着,叫皇帝知道了,大臣们却不知情吗?

    消息差的结果就是,让大臣没脸继续争论下去。

    于是朝廷降低采买铜矿的价格一出,转眼在早朝全部通过,立刻就颁布,让商人们根本没有来得及应对。

    要是慢一点颁布,商人们还能趁机把手头的铜矿全是送进朝廷手里。

    哪怕亏一点,也比后边亏很多好啊!

    可惜来不及了,商人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得知曹家也被牵连进来,跟他们也一个价格,不少商人心里难得有点幸灾乐祸。

    在皇帝跟前再受宠又如何,曹家不也跟着他们一起倒霉吗?

    但是接下来,这些商人就笑不出来了。

    他们之前以为是被倭国人骗了,收了钱没送铜矿来,谁知道那铜矿其实是被皇帝遇到然后截下来了。

    大臣们只以为商人瞒着这件事,就让他们帮忙出头,如今在早朝丢了大脸,险些被皇帝发落,自然迁怒到这些商人头上。

    商人们焦头烂额安抚背后的靠山,又得把之前私运铜矿赚的钱赔回去,简直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偏偏没参与私运铜矿买卖的曹寅是安然无恙,皇帝没迁怒他,甚至还夸赞曹寅在江南接驾不错,给了不少赏赐,完全弥补了朝廷降低采购价的落差。

    这下子商人要破防了,那些当靠山的大臣也要破防了。

    云岚得知的时候,不由好笑。

    小太子在旁边也挺高兴的,只是有点困惑道:“姐姐,那些大臣明知道商人不老实,怎么不换人了?”

    这题云岚还真会,她低头解释道:“太子弟弟是觉得,商人那么多,这个不老实,大臣们换另外一个扶持就行了,对吗?”

    小太子连连点头小脑袋道:“对,姐姐懂我,我就是这么觉得的。”

    云岚却摇头道:“做买卖不是有钱就能做的,扶持另外一个,未必能做得比原本这个好。不说做买卖如何,正因为这商人如今有了把柄,大臣们才更愿意继续用他们。”

    这让小太子更困惑了,皱着小眉头想了一会,不确定地问道:“姐姐是认为,这些商人有瑕疵了,把柄又在大臣手头上,对大臣以后就更忠心,也担心以后被这个靠山抛弃吗?”

    听见这话,云岚笑眯眯点头道:“对,太子弟弟真聪明!”

    小太子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的,又努力用严肃的表情继续说道:“商人为了让大臣继续选他们,肯定会付出比以前更多的代价来安抚靠山。这样大臣得利,又比以往更能拿捏住商人,确实他们是最好的人选,轻易不会换掉了。”

    云岚点点头附和道:“不错,正是这样。”

    两人正低声说着话,皇帝在旁边听见两姐弟的分析,笑着说道:“云岚说得不错,太子也说得还可以。如此一来,商人不但把之前私运铜矿买卖赚的银钱都赔进去了,大臣们也没吃亏,太子以为呢?”

    小太子一愣,确实这里头最吃亏的就只有商人,大臣可以说是毫发无损,甚至还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