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3/37页)

今他跟皇帝禀报的时候,表面上听着还算客观,在云岚看来多多少少就有偏向了。

    不过也是,彭家那么看不上曹家,曹寅能在皇帝面前说彭家的好话才怪!

    总不能对方打自己的脸,曹寅还要好声好气给彭家美言几句,这是人话吗?

    皇帝听着只微微颔首道:“彭家出了一位状元之后,行事就比之前张扬得多了。不过彭定求却是个人才,满腹诗书,讲经极为出色。”

    云岚知道这位彭定求就是彭家那位厉害的状元郎了,听皇帝的意思,状元郎跟彭家不一样,是个勤勉好学之人,还喜好钻研。

    但是下一刻,听见皇帝的话,她就惊呆了。

    “彭定求再三给朕写折子求致仕,希望能回乡专心研读经书。朕原本可惜他这个人才,只是彭定求去意已决,要得知彭家人如此,他也难受。”

    言下之意,皇帝是准备允许彭定求致仕了。

    云岚:他考上状元才没几年,这就辞职了?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曹寅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整个人呆住了,迟疑道:“皇上,彭大人的文采出众,从小经书就读得极为通透,很得大儒们赞誉。”

    他虽然不大喜欢彭家,却对彭定求这个状元没什么坏印象。

    这人在江南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读书,关起门来钻研,从不惹是生非不说,待人也相当客气和善。

    曹寅跟彭定求见面的次数不多,对他的印象都相当不错。

    得知他考中状元,曹寅还十分欢喜,给彭定求送去贺礼。

    高中状元后的彭定求去了翰林院,如今满打满算才四年左右,实在太短暂了。

    尤其他还得了皇帝的青眼,能在皇帝嘴里听到一句赞赏,就知道彭定求的经书是读得极为透彻。

    如果他留在京城,等小太子和大阿哥到了读书的年纪,彭定求说不准能成为两位小阿哥在尚书房的先生之一。

    但是彭定求就如此致仕了,这机会就要错过了,叫曹寅都忍不住惋惜,才会在皇帝面前夸了他两句。

    云岚也是看出来了,曹寅这人能处。彭家和彭定求之间分得很清楚,还为彭定求这位人才感到惋惜。

    皇帝何尝不是对这位状元觉得可惜,只是强扭的瓜不甜,他起初以为彭定求是冲动而为。

    如今看着不断送来的折子,皇帝就明白彭定求是深思熟虑过的。

    他在折子里提到当初考中状元后初入官场,就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同僚和上峰来往。

    稍微言辞不对,或者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十分不合群。

    这些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彭定求无法继续以前的生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所以他渐渐就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要辞官回家研读。

    可惜彭定求的想法跟他的阿玛背道而驰,家里人也不断阻拦。

    还是因为最近阿玛病重,再也没有拦着他的人,彭定求这才下定决心要辞官,然后回家照顾父亲,回到原来平静的生活。

    曹寅也才知道,彭家之前行事要四平八稳得多。不够出色,却也不会冒犯人。

    如今却要激进得多,他还以为是因为彭定求考上状元的缘故,让身为族长的父亲变得嚣张起来。

    这会儿曹寅才明白,哪里是彭定求的父亲变嚣张了,分明是族长换了人来当!

    难怪彭家最近的行事方式跟以前完全不同,曹寅这才心里松口气。

    他记得彭家的家主有个年纪差距很大的弟弟,很可能是这位接替了病重的彭家家主,成为临时家主,彭家的作风才会截然不同。

    等彭定求回家后,想借着侄子闹事的临时家主也会收敛很多。

    曹寅如今也因为皇帝在江南,才能镇得住这几个大家族。

    等皇帝回去了,这些人说不准要来找曹家的麻烦。

    但是彭定求辞官回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曹寅都如此惊讶,彭家估计感觉天都要塌了。

    云岚也觉得彭家好不容易出了个状元,以为有了厉害的靠山,最近才会嚣张起来。

    谁能想到这个最厉害的人对官场根本适应不了,没多久就辞官跑回来。

    知道理由的时候,也不知道彭家多少人郁闷得想吐血。

    彭定求在翰林院也没什么需要交接的地方,等皇帝允许后,他就立刻南下,归家似箭。

    皇帝却没打算留在江南等彭定求回来,而是准备北上回去了。

    只是他也没准备按照原路回去,而是先坐马车,换别的码头上船。

    云岚懵懵懂懂跟着皇帝上马车走了很久,马车颠簸得不厉害,只是有点摇摇晃晃的。

    她被摇晃得瞌睡,差点一头栽下去,好在被皇帝眼明手快抱住。

    云岚在皇帝怀里,气息太熟悉了,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等醒来的时候,他们的马车已经到了新的码头。

    云岚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就见两个弟弟趴在马车的车窗看着外头。

    她不由好奇,跟着往外看,不由愣住了。

    云岚才发现他们居然来到了海港,皇帝这是打算坐海船回去吗?

    思及此,她的双眼亮晶晶看了过来。

    皇帝被看得好笑道:“别看了,赶紧下车,然后上船去吧。”

    虽然是这么说,他还是先下了马车,把女儿抱下来。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被侍卫抱下马车,两人一落地就迫不及待想上海船了。

    这海船非常庞大,跟之前坐的河船完全不一样。

    云岚一眼就看出这艘大船是改良过的赶缯船,当初葡萄牙的使臣给她送了一艘木制模型大船。

    她帮着皇帝改良了一下,从鸟船改为赶缯船,船底放平,船舱变浅,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在风浪里很容易翻船了。

    赶缯船可以在近海,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算是适应性非常好的海船。

    皇帝抱着云岚走向大船的时候说道:“这艘船还没有名字,朕想着这艘大船是改良的第一艘船,理应由你这个大功臣来起名字才是。”

    云岚听后有点受宠若惊道:“我就提了一点点意见,还是皇阿玛最后改良好的,船只的名字该有皇阿玛来起才是。”

    皇帝沉吟道:“朕原本想着这艘船叫你的名字,却又觉得不妥当。”

    毕竟姑娘家的名字,做了船只的话,那船员和其他人是叫还是不叫呢?

    云岚满头黑线,幸好皇帝这个想法没实现,不然就尴尬了。

    估计皇帝也就想一想,不合适就放下了。

    皇帝又说道:“后来朕想着叫格格号,但是宫里的格格不少。”

    云岚无语:皇帝原来也是个起名废吗?

    她扭头看着这艘大船,想着它那么庞大的身躯叫格格号,实在有点委屈巴巴的。

    云岚迟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