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90-100(第37/37页)

  通篇说废话,最后没有提出有用的解决方法,那皇帝只会打回去让他们重写了。

    暂时皇帝还给两个小阿哥一个过渡的时间,就没那么严厉。

    显然皇帝觉得给小太子和大阿哥适应的时间已经足够多了,开始加码了。

    云岚心有戚戚然,看着皇帝在下边又添了算学、画和乐。

    显然皇帝要让小阿哥全方位的学习,不止满汉蒙三语要学,经书学典要学要背,要练书法,要会鉴赏画作,还得自己会画画。

    另外添上了音乐课,其中包括了中式音乐以及西方音乐和乐器。

    甚至还有算学课,这课皇帝之前请传教士白晋讲课,估计听得不错,也想让孩子们听一听。

    小阿哥一整天要学文、学武,音乐和画画这些艺术方面的都不能落下。

    云岚又见皇帝拿着毛笔想了想,还继续添上课程。

    比如测绘和舆图,这学的应该就是地理。不止要对舆图上各省市要心中有数,还得知道如何测绘地图,以后才不会看着舆图就两眼一黑。

    比如又有一门科学,添上的是关于物理、化学的小知识,包括光影、机械等等,甚至还有矿产的提炼技术和玻璃制造。

    这学的够杂了,云岚却看皇帝并没有停笔,写了农学和医学。

    云岚:皇帝真是鸡娃最高境界,完全是往死里鸡!

    这么多课程,小阿哥才几岁,能消化得了吗?

    而且一天就这么多个时辰,从还没天亮学到傍晚天黑,很可能都学不完吧!

    皇帝似乎也有点苦恼,想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挤在一天的时间里头。

    云岚忍不住问道:“皇阿玛打算让两个弟弟一天学这么多吗?在我看来,可能有点难了。”

    听见这话,皇帝轻轻点头道:“有些课可以隔天学,就能岔开了,彼此也不耽误,还能多一天慢慢消化。”

    云岚就问道:“皇阿玛,这个农学我还能知道,是要带着弟弟们去种地吗?”

    毕竟之前皇帝去畅春园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圈了一小块田地,教导两人如何翻土和播种。

    皇帝点头道:“不错,虽说粮食不是让他们每天都要种,却得知道是怎么来的。朕可不想听到小阿哥会说出,这粮食不是地里长的,而是从御膳房来的混账话。”

    “粮食能在哪里种,哪里能种一年熟,还是一年两熟的,都该清楚才是。如此,也要认识舆图,知道各地都在哪里,别闹出笑话来了。”

    这样农学和地理就结合起来了,测算又跟算学结合一起,就可以把两两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隔一天上课。

    云岚又问道:“皇阿玛,这个医学呢?难不成弟弟们要学如何把脉,如何写药方,用药什么的?”

    皇帝听着就笑了:“倒不至于,不过他们得学一下,什么药材好,什么药材是有毒的,什么药材不能混在一起用。至于药方也要稍微能看懂,不至于御医糊弄的药方没看明白,得入口的东西,稀里糊涂喝下就不行了。”

    “还要学会认药材,看看本草纲目,常用的都记住。以后要是出外打猎,遇上什么事,也能立刻在周围找到适合的药材来用。”

    “尤其如果领兵打仗,粮草是够,药材却未必,可能要从周围调度,甚至是就地寻找。要是一窍不通,那就麻烦了。”

    云岚不由吃惊,皇帝想得那么遥远吗?

    还是说,他如今就已经盘算着,以后准备打哪里,还让小阿哥长大后领兵了?

    皇帝说道:“清楚这些也不是坏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身边人送来的吃食,要是会辨认这些,闻一闻,看一看就能察觉得到。”

    与其把小命交给别人,让身边人来辨认,还不如自己来更妥当一些。

    皇帝从不会把所有事都交给旁人,总要事事躬亲也是这个缘故。

    云岚连连点头,感觉皇帝真是未雨绸缪,想得极为周到:“皇阿玛如此安排,弟弟们一定会长大成才的。”

    皇帝笑笑道:“他们用心学,自然能成才,就不会辜负朕的用心了。医学方面,朕打算让太医院的院首去尚书房上课。”

    “测算和舆图,就让梅文鼎来,他对这个极为擅长,在国子监还教出不少学生来。”

    “赏画就让冷枚来,他不但擅长国画,还擅长西画,才能两相结合起来。”

    至于音乐,皇帝打算轮流叫几个西洋传教士来,展示不同的西方乐器。比如小提琴、钢琴和大提琴等等。

    升平署那边也会出几个擅长乐器的人来演奏一番,比如古琴、二胡、排箫和笛子等等。

    孩子们可以不用都会所有的乐器,却要认得出来,还要擅长其中一样才好。

    皇帝把课程都确定下来后,又扭头问道:“虽说你已经启蒙,又学会了蒙语和汉文,其他这些课程看着不错,你有兴趣跟着学一学吗?”

    云岚微微瞪大眼:什么,原来皇帝鸡娃的计划里面还有她的吗?

    见女儿犹豫的样子,皇帝就耐心说道:“朕打算把蒙语和汉文安排在最前面,这些课你已经会了,就没必要再重复学一遍。所以你也不必跟着太子和大阿哥一样的时辰起来,约莫巳时的时候到尚书房来就可以了。”

    云岚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巳时的话大概是早上九点了。

    她确实可以美美睡一觉,起来洗漱后慢悠悠吃个早饭,然后再去尚书房都可以,压根就不需要早起。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小太子和大阿哥是得早上卯时之前就要到尚书房了,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

    先是学蒙语,然后学汉文,还要背书。

    先生会先检查他们前一天学的背的,然后再继续说今天的课,一直上到辰时。

    这个时候皇帝下朝来了,会去尚书房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况,甚至偶尔会抽查一番。

    云岚这个时候去尚书房,就会上皇帝另外添加的算学和测绘,还要了解一下舆图。

    一直学到午时,他们就可以用午饭了。

    用过饭休息一会,又开始上医药和美术,或者是音乐和科学。

    上一个时辰后,就要开始体育课,也就是骑射课了。

    云岚想着尚书房的课表真是满满当当的,十分充实,想到之前她在南三所旁听了一会李光地的课,讲得特别有趣。

    与其每天无所事事,她还不如去听课了。

    皇帝对女儿的要求没有儿子那么高,她只要去上课就行,功课做不做都可以。

    云岚:还有只听课,不用做功课的这种好事?

    她对李光地的课感兴趣,皇帝就又修改了课程表,把蒙语和陈廷敬的汉文课往前挪,李光地挪到后边。

    不过这样一来,云岚就需要提前半个时辰去尚书房了。

    云岚:也就是从上午九点到,变成八点到,完全没问题!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