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10-120(第31/33页)

清了?

    小太子开始怀疑朝堂上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废物大臣,平时没能帮上忙就算了,关键时候还帮倒忙呢!

    他暗搓搓偷看了皇帝一眼,想着这些大臣是皇帝提拔的,这究竟是怎么提拔起来的,是皇帝的眼光偶尔差了一下吗?

    云岚居然看明白了小太子偷偷摸摸的小眼神,默默摸了一下他的脸,让小太子重新转过头来:太子弟弟再看一下,皇帝就要发现了!

    未免小太子被皇帝大屁股,云岚立刻拯救了一下这个弟弟,小声解释道:“这大臣哪里是在说吃不到鸭肉的事,实际上他仍旧不相信鸭子能解决蝗灾的问题,觉得皇阿玛在胡闹呢!“

    “大臣这是在暗示皇阿玛,各地鸭肉的价格飙升,原本就是小范围的人知道这件事,如今几乎都知道了。”

    “要把这消息压下去,让鸭肉的价格重新平稳下来,就是不再送鸭子过去,这价格自然而然就不会再被抬高了。”

    物以稀为贵,如今是鸭稀少所以贵了,只要鸭子数量足够多,价格自然而然就会回落下来。

    小太子这才知道,那大臣絮絮叨叨说那么多,还以为是抱怨吃不到鸭肉,原来有这么多的深意吗?

    他不解,低声问道:“姐姐,这大臣不相信鸭子能解决蝗灾,直接说就是了,怎么兜这么大的圈子呢?要不是姐姐解释,我压根就听不懂这件事。”

    小太子又偷偷看了皇帝一眼,然后看向云岚:所以皇阿玛也是立刻听懂了吗?

    云岚默默跟小太子轻轻点头表示肯定:傻孩子,皇阿玛当然听懂了啊!所以他才那么生气,直接就把人弄去当地赶鸭子了!

    对方不是不相信吗?那就亲自过去,亲眼看看。

    回头那边事情结束后,大臣重新回来,也能把亲眼所见的告诉其他人,就不需要皇帝多费唇舌去解释了。

    要是还有不相信的,那就跟着这人一起去当地赶鸭子!

    云岚跟小太子低声解释道:“大臣也不能直接说皇阿玛胡闹,只能婉转提醒了。”

    小太子更好奇了:“姐姐,可是御史不都当着皇阿玛的面上直接说的吗?”

    他的双眼里写满了求知欲,在云岚看来,更像是求八卦欲了。

    她眨眨眼,因为御史又不傻。

    这大臣会跳出来,也是因为他年纪大,倚老卖老了,陈旧的想法没有一点变通。

    对方固执己见,根本不相信多年来都无法解决的蝗灾,会被一群鸭子解决掉。

    御史们可能也半信半疑,但是都有这个老臣出头了,他们就先围观一下。

    要是皇帝解释不出什么来,御史再上就行了。

    谁知道皇帝一言不合就把人送去当地赶鸭子,这样的话,御史才不会冒头,不然也得跟着去跟鸭子作伴了。

    皇帝是看出老臣的固执,索性懒得辩解,直接把人送过去亲眼看看,就知道这事情的真假了。

    小太子听后点了点头道:“姐姐,看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跟别人有分歧的时候,最好让对方能亲眼看看,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解释了。”

    云岚:总感觉哪里不对?以后不会小太子跟谁有分歧,就把人送走吧?

    当地那批鸭子被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地方去吃蝗虫,百姓们果真就不闹了,一个个都跟在鸭子后边帮着翻地。

    另外还送了一批新的鸭子过去,让其他地方也跟着吃上了,实在是皆大欢喜。

    一场麻烦事转眼就解决掉了,当地监督之人不由惊讶。

    他之前心急火燎上书,让皇帝去周边调兵过来镇压,也是担心事情一长,有人起哄和闹事,这事情就很难收场了。

    得尽早解决,拖得越久,越是麻烦,自己也得跟着吃挂落。

    哪里想到,皇帝送来的旨意只是让他把鸭群分开两半,交给两边的百姓,这事就算完了。

    收到皇帝的密折,他还犹豫这样真能解决吗?

    会不会分了鸭子,两边却想要全部,然后继续闹腾呢?

    他小心防备着,让跟着的侍卫都准备好。

    哪里想到,百姓收到鸭子后,一个个就欢天喜地走了!

    监督的官吏都傻眼了:说好继续闹事的呢?你们收到一半的鸭群就满足了?

    那他之前火烧屁股一样给皇帝写密折,还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城算什么,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他战战兢兢担心皇帝会再写信来训斥自己,或者直接丢掉差事,换人来监督。

    谁能料到他等啊等,确实等来了皇帝派来的人,却不是替换自己的,而是帮着赶鸭子?

    等等,这老臣是千里迢迢来亲自赶鸭子的?

    监督的官吏还因此得了一个新差事,每天一大早把老臣叫醒去赶鸭子。

    人要迟到了,赶的不好,那就是监督官的错了。

    监督官:他能怎么办,只能每天一大早起来把老臣从被窝里挖出来去赶鸭子了!

    不会赶鸭子,那就找人来教!

    学不会,那就从早学到晚!

    再学不会,监督官就只能给皇帝写信了!

    老臣:他能怎么办,只能拼命学会了!

    皇帝隔一阵子收到消息,知道老臣赶鸭子越发熟练,都不需要当地百姓帮忙了,不由颇为满意。

    云岚:皇帝这满意什么,老臣又自学了一个赶鸭子的技能吗?

    她探头一看,总算明白皇帝为何那么满意了,因为老臣还特地写了一封信来忏悔。

    说他应该相信皇帝,亲眼看过后,知道这些鸭子是真的能吃掉蝗虫。

    至于蝗灾是不是彻底消灭,还得看明年春天,不过按照如今鸭子吃掉的虫卵,明年春天的蝗灾就不会再那么严重,当地粮食作物就有救了等等。

    这忏悔说得还挺诚恳的,并没有直接无脑认错,还等着春天来验证结果。

    云岚:这老臣的意思,是打算呆到明年春天才回来了吗?

    皇帝收起信笺说道:“这人估计想留到明年春天,看看当地的蝗灾情况。要是蝗灾状况还严重,他又能回来闹了。如果解决了一些,蝗灾规模变小的话……”

    云岚接话道:“蝗灾有所解决的话,这位大人就会乖乖回来述职了?”

    皇帝听后却摇头道:“他去都去了,要真有效果,却也不是一年就能彻底解决的,只会一年比一年好。那还不如让他在那边多呆几年看看情况,朕就不用另外派人过去了。”

    皇帝:干得挺好,那就让人继续留在那边吧!

    云岚:这老臣赶鸭子几年,估计都能成老手了!

    等明年春天的时候,当地只有零星的一点蝗虫出现,很快就被百姓用网抓了烧了,对粮食作物几乎没有影响,实在是皆大欢喜。

    到时候老臣写信洋洋洒洒把皇帝夸赞了一通,然后提出要回京来,却被皇帝驳回。

    他才发现问题来了,皇帝竟然让自己留在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