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乌梅: 60-69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酸乌梅》 60-69(第2/13页)

消息发过来。

    回不了家,只能申请留校,假期一到,全校都变得空荡荡的,北方比南方寒冷,直到除夕夜降临,她们依然没收到家里让两人回家的通知,怕像上一次那样,所以和温允一起选了贺礼,照旧拜托小邹姐帮着送一下。

    初一那天,家里的电话可算是打通了,然而接通后对面没人讲话。

    温允头一个开口,无论老两口理不理,作为后辈,她还是如往年那般,给老两口拜年,说吉祥话。

    “阿婆,你和阿公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我们,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温允自言自语,在电话里讲了许多,不善言辞也絮叨了一大堆,说她和赵时余在京都这些天过得怎样,还有期末考试排名等等,基本都是老两口比较关心的方面。温允反而是更了解老两口的那个,不需要他们开口,什么都清楚。

    赵时余在电话挂断前难过地问:“家公,家婆,你们是不是也不要我了?”

    初一是家家户户大团圆的日子,大街小巷全都喜庆美满,赵家除外。

    那个电话之后,老两口在家又吵了一回,大过年搞得乌泱泱的,吴云芬边抹泪边怪责赵良平,都是他,以前赵时余他爸过来,老头儿非得每次都把人赶走,赵时余现在变这样,赵良平也得占一部分原因。

    赵良平没反驳,沉默坐在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前,到下桌了都没动筷子。

    这是第一次过年家里却如此冷清,俩孩子一个都不在。

    吴云芬堵得慌,冲老头儿撒气,家里就赵时余一个亲生的,溺爱点有什么错,赵良平当时对赵时余她俩那么凶,还讲得那样难听。

    孩子不随父母还能随谁,那两个当爹妈不做人,能怪谁?怪赵时余吗?

    讲起这些,吴云芬眼泪直掉,赵时余生下来就被丢了,那时赵宁看都不肯多看一眼,赵时余亲爸那边更是到孩子都三个月大了都没现过身,赵宁他们的错是谁的过错?

    是赵宁他们不负责任的错,也是他们老一辈没教好的错,怎么看都不是赵时余的错。

    有的气话只是为了泄愤,可经过这一阵子的冷静,夫妻俩毕竟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看得透问题的本质。

    “能不能别说了,天天闹个什么劲儿,闹了她们就能改了?”赵良平窝火,也心烦意乱。

    “你跟我横什么横,你再横,要不然把我也赶出去,这家留给你一个人过!”吴云芬更火大,“谁不是好东西,什么叫随根儿,她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半根儿不是你姓赵的?”

    哪边都不好过,搞得鸡飞狗跳。

    别人家正月里温馨美满,这里只有吵不完的架。

    元宵节那天,赵时余不发微信问了,吴云芬守着手机,赵良平坐一边,夫妻俩时不时就盯屏幕一眼,守到大中午都没收到一条消息。

    手机没动静,老两口越发不是滋味,眼看又要产生口角,敲门声赶在这之前响起。

    赵时余还是回家了,明知会挨教训,却照样带着温允过来找骂,局促地站在楼梯口,心虚不敢看他们,低下头扭捏说:“我们就回来看看家里,晚上会走的……”

    第62章 chapter 062 回转

    她们是临时回的四平县, 飞机大清早落地锦城那边的机场,打的车到家,明儿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还得回校上课, 晚上确实得连夜赶回去。

    除夕春节没能在家过, 在外面“流浪”了将近一个月, 两个人还是壮着胆子回家了。

    矛盾归矛盾, 总不能连元宵也不过了,该过还是得过。

    她们拎着一堆盒子进门, 大包小包的, 不知道还以为是到这边走亲戚来了。不管老两口同意与否,到了先将东西放客厅,赵时余牵着温允,有了上两回的经验,二人这次不头铁凑上去碍眼了, 扫视一圈发现阿姨不在,家里就赵良平他们, 赵时余飞快拉温允到离老两口远一些的角落,拉开安全距离。

    温允也不忘了叫人,挨个儿喊:“阿公,阿婆。”

    “只待半天, 不行我们下午走也成。”见对面双双哑口,赵时余心里更没底了,弱声弱气地指指那堆盒子, “那些是温允和我给你们买的补品,大部分是温允挑的,你们应该……能吃。”

    这两个的出现太突然, 没给一点缓冲的余地,也许是过于猝不及防,俩老的不知该如何回应,自打上次把人骂走,这都四五个月没见面了,现在她们冷不丁突袭上来,吴云芬和赵良平先前的火气还没压下去,整得不上不下的。

    尤其赵良平,老头儿哽在那里,伸着脖子,脸上的复杂神情一阵一阵,这下骂不出来了,被这阵仗堵得话都说不出来。

    吴云芬同样怔着,一动不动。

    没料到她们今天会回家,还是这样回来的,他俩一点准备都没做好。

    小邹姐也是这时候上门,慢她们两分钟,赵时余将人请来的,知道这趟回来需要有人夹在中间打圆场,所以提早几天就联系了小邹姐。而小邹姐不负所望,来得及时,不早不晚,上楼了也一一招呼人,小邹姐全当不晓得这家里的闹剧,故意说:“哎,你们放假?刚到的?都吃饭没,十二点了,我还没吃,你们没吃就跟我一起下馆子吧,就在附近,离得不远。”

    必然是没吃的,赵时余和温允没空吃,老两口没心情吃,一肚子火有什么好吃的。再有,家里阿姨不在都没人做饭,桌上空荡荡,一家子就剩两个老东西,小年轻都不在,还过个啥节。

    “没吃,才刚到,没来得及。”赵时余先说。

    温允跟着摇摇头,添了句:“早上就吃了半个面包,饿了。”

    一听到半个面包,吴云芬侧身看过来。

    “赶飞机呀?”小邹姐明知故问,“有那么着急吗,饭都不吃,好歹弄碗热面包子那些,面包有什么吃的。你们几点的飞机?”

    温允说七点,为了赶飞机,她们甚至提前一天住的外面,四五点就出发去机场了,怕迟到了会错过飞机,毕竟今天早上从京都飞往锦城只一趟飞机,错过了可就只有下午的票了。

    “我的妈,这么早,京都现在不还挺冷的么,大冷天赶早多遭罪。”小邹姐说,又故意大惊小怪地疑惑,“你们咋不提前回来,赶这一天干什么。怪不得呢,阿允你手冻那么红,还是得注意点,小心长冻疮。”

    非得赶这一天回家的原因明摆着,屋里老两口比谁都清楚,赵良平起码占一大半的功劳。

    小邹姐笑笑,假装她不是在点人,回身热切恭敬地喊上老两口一块儿去吃饭,她订了一桌,三个人吃不完,五个人正好。

    小邹姐不是四平县本地人,定居这儿,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她父母和弟弟都在外地,大过节的她家的人一般不过来,都在她弟那儿,小邹姐乐呵呵,主打一个尊师重道,再三邀请赵良平他们,不去就继续劝,直到他们松口为止。

    其实馆子是温允订的,只是借小邹姐的名义,小邹姐乐得顺水推舟卖人情,等到了馆子,表现得天衣无缝,绝不让老两口察觉真相。

    有第三方帮着缓和气氛远比她俩直愣愣硬冲好,全程靠小邹姐找话,一边一边地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