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30-40(第5/41页)

    裴大伯家只有两亩水田,人多地少,三个男劳力,裴大娘加俩儿媳,裴大柱家小子也能干活儿了,裴二柱家闺女也能做饭收拾家务,所以农忙时候齐上阵,自家那点地都不够种的。

    麦收时候裴大柱兄弟俩都会去柳家洼或者其他村大户找活儿干,一天就是20-24文。

    24文不管饭,20文管一顿饭。

    去帮大户家收庄稼,那都是高强度的劳动,绝对不能偷懒的。

    就这样大部分时间也找不到活儿,秋收得看运气,要是碰到连阴天容易毁庄稼,大户也会雇人,要是不着急他们自己的长工也能慢慢收。

    大户人家田地多,很多也是佃给别人种不需要自己收,收的只有一部分。

    今年秋天,裴大壮他们就还没找到活儿干。

    裴大伯:“自己人咋还收……”

    裴长青打断他,“大伯,一码归一码,以后大伯和叔家修房子盖房子什么的,我只要有空肯定去帮忙,但是收庄稼大家都忙,没的丢下自己的活儿去给别人帮忙的。”

    虽然乡下人经常互相帮衬干活儿,但那并不是真的不要钱,而是互相还人情。

    人家帮你,你就必须帮人,否则就要被讲究一辈子,欠人情。

    同样的,自家忙得脚打后脑勺,也不会去给别人帮忙。

    裴大柱松了一口气,二郎这样说当然是为他们好,毕竟他们几家人多,不会指望二郎帮忙收庄稼。

    他可真怕爹好面子不要钱,让他白帮二郎收稻子。

    不给24,给20不用管饭他也干的。

    一年到头,家里没个进现钱的机会。

    裴三叔见裴长青给钱,也很意动,他儿子也多,“二郎,其他地你自己能收不?”

    还有几亩豆子高粱啥的,也得人收呢。

    收完还有种地呢?

    种地也是大头儿。

    家里没有牲口,这水田种起来可麻烦呢,得人力把稻茬根深埋腐烂,要么铁锨大镢头,要么人拉着犁给犁出来。

    来年再整地、灌溉、育苗、插秧。

    没有牲口翻地就很慢,所以他们只能种一茬,冬天休耕来年春天再种地。

    二郎这腿脚看样子翻不了地吧。

    那他们倒是可以帮忙,也不用多,一天22文不用管饭。

    翻地很累的,是大力气活儿。

    裴父见他们那样心里着急,不想让老二花钱,分家那几个钱好干啥?

    这不还得盖房子吗?

    可他也知道自己干不过来那么多活儿,老大家还有七亩地呢。

    他拿着大镢头埋头刨地,没吭声。

    裴大伯不肯要22,觉得贵了,想20文,最后敲定21文。

    说的是不管饭,但是裴大伯几个觉得沈宁会做豆腐,保不齐每天做板豆腐啥的,他们跟着吃也算管饭了。

    至于其他地,裴长青说等先收完稻子再说。

    家里这十一亩地还得排列一下呢,因为水稻是一年一茬的,其他谷子、高粱、豆类这些要分,两年三熟以后就会轮流休耕两亩,来年种春地,这样排列过去,让每一块地都能得到休养。

    毕竟没什么肥料,就得靠庄稼根以及土地自养来恢复肥力。

    另外就是草木灰了。

    家里没钱买牲口,又不养猪的话那真的没有什么粪便肥料。

    若是靠山或者密林,还能弄点森林腐殖土。

    当地是平原,已经没有什么荒地,树林子大部分也都有主,外人可以去捡柴火,却不能伐木,更不能挖土。

    他们先谈妥了裴大柱帮忙收稻子的价钱,后面又帮忙刨地刨到天黢黑。

    沈宁自然让裴母留公爹吃饭,她则跟裴长青盘算后续的计划。

    刚穿来就分家,家底太薄,又是秋收又是盖房子的,时间赶,所以会累一些,他们得好好计划。

    要安排好每一天时间,更要计划好每一文钱怎么花。

    俩人算账算的晚上都有点睡不着。

    他们太穷了,底子太薄了。

    人家有点家底的,攒几年盖间房子,攒几年买头牛或者驴,还能每年抓两头猪崽养着。

    他们家可好,有钱的时候裴端把钱花在奉承老丈人以及以文会友上,也不买牲口,家里养头猪裴端还清高得嫌弃臭。

    娘的,咋不臭死你。

    沈宁:“比起盖房子,花钱雇人收庄稼反而是最省钱的。”

    二十文多文就能帮一天工啊,一块青砖都四五文了。

    裴长青:“既然咱要教别人磨豆腐也得炒作一下,让尽可能多的人想学。”

    沈宁:“对,深挖受众,把不舍得换豆腐的人刺激出来。”

    如果不多花豆子,他们是愿意吃的,如果自己会做,他们更乐意做来吃。

    毕竟一斤豆子可以出三到三斤半豆腐,还有出一斤多豆渣呢。

    做豆腐吃比单纯焖豆饭要出数。

    让他们知道这个,保管嗷嗷要学。

    裴长青:“明儿一早我跟大伯他们说说,让他们带带节奏。”

    沈宁在他热乎乎的怀里翻个身,“明早我和娘多磨几斤豆子,做一大锅豆腐,以不亏本的比例让村里人来换。”

    也弄些豆浆和豆花儿让俩崽儿去试试。

    小鹤年一个劲儿地跟她讲要去路边试试。

    能赚几文是几文,毕竟21文就能请人干一天农活呢。

    裴长青搂住她,“媳妇儿你干嘛总背着我睡。”

    沈宁:“你身上热乎,我后背怕冷。”

    裴长青就抱住她,把胸膛上的热量源源不断地传给她。

    另外三家比他们更激动。

    男人回家一说沈宁要教他们做豆腐,女人们都激动得不行。

    裴大伯家,张氏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喜,“爹,真的?”

    裴大伯:“二郎和他媳妇儿当咱大家伙儿的面说,当然不假。”

    张氏笑得合不拢嘴,“娘,二郎媳妇儿真是个大方的,昨晚我那样说还不好意思呢,人家今儿就说要教咱们。”

    她立刻就开始盘算磨豆腐赚钱。

    在她看来,赚一文也是赚。

    裴大柱适时泼了一盆冷水,把裴长青和沈宁那套话说一遍,让她不要想太好,做豆腐只能赚辛苦钱,不会让人发大财,甭想得太好,到时候发不了财又埋怨人家。

    张氏热情不减,“我才不会埋怨呢,我感激二郎媳妇儿。辛苦钱也是钱,就怕累死累活赚不到钱呢。”

    赵氏却不信,“忽悠你们给他干活儿的吧?”

    裴大柱不爱和弟媳妇拌嘴,假装没听见。

    裴二柱:“不的,二郎还让大哥帮忙收稻子了,一天2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