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第19/41页)



    随着阿恒讲述那一家人的样子,萧先生也在慢慢回顾。

    他想的更多的是裴长青和沈宁说的那些话,以及他们话里隐含的意思。

    一对普通的乡野夫妇,却有那般见识着实让他动容。

    这就是圣人说的小民安居乐业的样子吧。

    虽然辛苦,却又笑容灿烂,像努力的蜜蜂,勤奋地筑巢。

    他们懂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的道理,所以希望这位中兴之主能长命百岁,能将这些好的政策贯彻下去,能坚持改革,能强盛国力,能威压周边。

    他们求一个太平盛世。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他们学孔孟之道的文人从小就挂在嘴边的话。

    真正记住的,放在心上的,不忘初心的贯彻始终的有几个?

    他想,他找回了初心。

    这是他出仕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哪怕过程有困难曲折,也不会觉得委屈。

    他心潮波动,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对小少爷都:“阿恒,你有什么志向?”

    小少爷扬着精致的面孔,“嗯……”

    他没想过!

    他才八岁,想什么志向?

    他的志向就是不要天天读书,能天天玩儿,不用跪坐,能想怎么歪就怎么歪,可以吗?

    萧先生看他眉眼间遮掩不住的情绪,笑了笑,缓慢道:“我辈读书人当志高存远。多赚几两银子,多置几亩田,这是小庄户人的志向。求一族长盛不衰,制霸一方,那是你家大伯的志向。而你,一个正在成长的,聪慧绝伦又颇有读书天赋的少年郎,应该有什么志向?”

    小少爷想了想,敷衍道:“我要让今儿那些小庄户人都能多赚几两银子,多置几亩田!”

    “好!”萧先生鼓掌,“阿恒志向远大,为师甚慰。那你就好好读书,从秀才、举人一路考到进士,届时就能为一方父母官。你既为父母官,就得管名下子民的教化,不使他们过于愚昧,不让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有余粮,面有笑容。”

    他与其说教导弟子,不如说明确自己的志向。

    他萧家曾经也是制霸一方的大族,可那又如何?

    朝代更迭,望族跌宕。

    如今,曾经的名门望族,也次第凋零。

    今日的谢家比之当初的那些望族,又算什么?

    或许下一个皇帝,下下个皇帝,甚至下一个王朝,这些风光无两的家族,又殒没了。

    而历史中那些奋勇向前,跨越激流的勇士,却名流千古。

    甭管他是黔首还是士人,是帝王还是小吏,是贵族还是草莽,凡啼鸣者,必有回音。

    他不要做功名富贵的应声虫,他要做一个啼鸣者。

    他要在青史中留下自己的声音。

    他起身行至窗口,视线似乎直达远方能看见乡野那家人。

    乡间一农户,却有这般见识,生活贫苦却又快乐,充满希望,勤奋好学。

    假以时日,必然一飞冲天。

    他期待早日与夫妻俩通信,他期待探究更全面的他们。

    “阿恒,我要上京了,以后你去学堂和大家一起读书。”

    小少爷顿时欢喜得眉毛都要飞了,太好了!!!

    啊啦啦,先生要回京了,我要自由啦!

    在学堂谁能管我?

    学堂的功课可太简单了,少爷我闭眼都能做!

    他非常努力地把飞扬的唇角压下去。

    萧先生缓缓道:“我想你在龙庙镇逗留两年。我已为你安排妥当,阿鹏留在这里保护你,淮州谢家也能提供你生活所需。”

    小少爷瞳孔地震:“两年?先生要撇下我自己离开?”

    萧先生心下一痛,差点说那你随我一起回京,却又理智刹车。

    不,这里对阿恒来说更合适。

    京城的人和事,还是不要让阿恒目睹。

    不等萧先生说什么,小少爷眼圈红红,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道:“先生,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勤勉的,每日功课绝不偷懒。”

    萧先生微微颔首,“阿恒是个好学生,以后每十天的功课让成家镖局送到京城,我会亲自为你批改点评,布置新的功课。学堂那里,我会安排好。”

    小少爷:不,先生,我没那么爱写功课。

    “好的。先生。”

    萧先生笑起来,伸手摸了摸阿恒的发顶,温柔道:“阿恒,这天下很大,很大,不只有谢家,不止有京城,你不要去想家里那些事儿,只管在这里读书、玩耍。别怕无聊,多让阿鹏陪你出去溜达溜达,多和裴二郎家接触接触。”

    小少爷乖巧点头。

    萧先生俯身,看着他清澈的眸子,坚定道:“阿恒,记住,阿鹏是你在这里最值得信任的人,他说不可的事儿,你就绝对不要做,他说不可的人,你就不要深交。”

    小少爷:“嗯,先生!”

    萧先生起身,笑起来,“阿恒会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你是小孩子,就要像小孩子那样快乐。”

    小少爷想说自己很快乐,但是想到先生要走了,又生出浓浓的不舍。

    他以为先生顶多走俩月呢。

    但是先生中间一定会回来看他的,他坚信。

    萧先生想的却是要让阿恒远离京城谢家的旋涡,不去参与那些腌臜的争夺,而他即将出仕,也不好带一个年幼小弟子在身边,不只是软肋,还会分心,多有疏忽。不如留在这里,有可靠的人保护照顾,也能让阿恒享受快乐的孩提时光,有助于他独立思考。

    至于功课,萧先生一点都不担心。

    他的弟子是万里挑一的,不需要跟别人那般十年寒窗。

    缩在窗牖里死读书只能考个秀才,连举人的边儿都摸不着。

    两日后,萧先生带着随从骑马离开,小少爷和阿鹏带着随从骑驴送行。

    小少爷一脸怨念,先生为什么执着于让他骑驴?

    他明明可以骑马,也会骑好的。

    先生却笑着说什么“骑在高头大马上,阿恒容易骄矜而过,骑着矮慢驴子更方便体察民生多艰,长大后做个好官”。

    啊咧咧,他就算骑大马也能看见好吧。

    送着送着,不知不觉又要到裴庄那边儿了。

    远远看着他们家好像在砌墙,还有两个小豆丁在当中穿梭,跟着一起忙忙碌碌,给人端茶递水。

    哦,只有水或者豆浆,他们家没茶叶。

    萧先生也策马往那边看,一脸地温柔向往。

    小少爷:“先生,要不……我那里还有一千两银子,送他们五百可好?给他们盖个大砖瓦房,也全了……”

    “阿恒!”萧先生收回视线,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