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第29/41页)



    沈宁和小鹤年回家,中间没耽误功夫,到家也没晌天。

    裴母和小珍珠正在堂屋地上给他们缝被子呢。

    屋里有床,空间不够大,就把堂屋的桌子搬出去,铺上一张晒席,把被子和棉花放在这里絮好,然后开始缝。

    裴母觉得棉花不够,而且新棉花太轻,不够压风,所以她就把裴云给的那床被子拆开,拆下一层加在沈宁的被子里。

    她还想单独给阿年缝一床被子。

    阿年要读书了,就是大孩子了,需要有自己的被窝。

    以后搬新家,二郎说睡大火炕,把她那屋的火炕从上面隔成两间,让阿年睡外面炕,她和珍珠睡里面。

    孩子大了嘛,是要分被窝的。

    裴母想的是火炕热乎,肯定比老头子睡的西厢好,冬天西厢阴冷潮湿的,她想让老头子也来新屋睡火炕。

    二郎和阿宁肯定没意见,但是她得把被子归置好。

    这么看她得把纺织机要回来,冬天就开始纺线织布。

    多少的一冬天也能赚出一床被子的里面儿吧?

    另外,她还得去找老大要东西!

    他爹的被子那么薄,冬天怎么过?

    你个当儿子的要给老父亲冻死是怎么着?

    没钱?

    你别四处浪就行了,有什么必要一年好多次的出去聚会吗?

    你聚会有个屁用?到现在也没考上个秀才!

    裴母一边儿缝被子,一边恨恨地想,然后就看到沈宁和小鹤年一起回来。

    小珍珠一跃而起,“娘,阿年,怎么样了?”

    沈宁笑道:“咱阿年这么优秀,人家学堂肯定抢着要。”

    小鹤年谦虚道:“是萧先生帮忙说的。”

    高里正都办不到的事儿,萧先生一句话就可以。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或者说是身份地位的差距。

    小鹤年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

    小珍珠:“哈哈,我就知道萧先生是好人,咱好好招待他肯定有好处的。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来玩儿呀?”

    小鹤年:“他回京城了,小公子还在。”

    小珍珠:“谢小公子来玩也可以的,咱也会好好招待的。”

    沈宁洗手和裴母一起缝被子。

    裴长青看到媳妇儿儿子回来,也跟几人说一声,喊着裴父一起过来看看。

    沈宁和小鹤年就把学堂的情况说了一下。

    相比之下裴母还是选择住小闺女家,她知道闺女肯定乐意,女婿也是心善之人,亲家母对她不待见,但是对阿年这个读书人不会排斥。

    当然,阿年不在家,她肯定会想得厉害,可孩子前途更重要。

    要读书呢。

    阿年真是了不起。

    沈宁就跟裴长青说做个鸡公车,到时候接送阿年上学,顺便家里也能推重物。

    裴长青前世没见过木制独轮车,到了这里见到了,来换材料的有些就推着独轮车。

    鸡公车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南北方也有不同,但是本质一样,就是一个大大的独轮,两个支脚,两根长手柄,车轮两边是木条搭起来的平台,可以放东西,而为了多装东西,独轮前后上面也可以装平台放东西。

    只要木头能承重,只要推车的人胳膊够长,力气够大。

    力气小的就做小独轮车,轮子小、车小、把手开间也小,女人孩子都能推。

    裴长青一看就知道原理,“关键就是车轮,这个车轮得有专门手艺和工具才能做,我问问王木匠。”

    很快王木匠跟着裴长青过来,因为堂屋在缝被子,他也不进去,就在门前檐下坐了。

    沈宁给他倒碗水。

    王木匠喝了一碗水,表示不要了,“作为一个全能木匠,我做大车也是一把好手,这种独轮车自然木得问题。关键就是轮子,你要结实耐用,轻便不笨重,就得輮木做轮,要是不那么讲究,就直接用板子卯榫拼接成轮子。”

    做大车也是木匠一个相当重要的手艺,关键是车轮,他俩儿子都做不好。

    做一辆木板车,常用大小,即便主家自己提供木料,都得给二两半到三两银的手工费,一个轮子就得将近一两,其他看你包不包铁,砸不砸铁钉等。

    而独轮车一辆也得给差不多二两银的手工费,贵就贵在轮子上。

    木板车比独轮车大,拉货多,而工价相比却更划算,所以老百姓宁愿做木板车不想做独轮车。

    当然实际就是木匠们为了多赚钱,提高独轮车的工价,宁愿大家都来做木板车。

    若是有人做独轮车,那也能多赚一些。

    做车轮损耗也大,如果技术不过关,有时候费不少板子呢。

    所以现在有木匠偷懒,不輮木,直接拼接,做起来是简单不少,可轮子比輮木的笨重很多。

    有钱人家是不用这种的。

    听完王木匠说的工价,沈宁和裴长青又沉默了。

    所以……他们似乎做不起。

    不买书还行,买了书就……算了?

    冬天就让阿年住小姑家吧,有时候感情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不是?

    王木匠一眼看穿夫妻俩的难处,他道:“裴二郎,我给你做个独轮车,不另外算工价,就按照咱现在的工钱来。”

    裴长青:“王伯,那怎么使得。”

    王木匠:“你先听我说,我有个要求。”

    裴长青洗耳恭听。

    王木匠:“我希望你以后给人干活儿能带上老大,甭管让他砌墙还是修木头,都好,只要按照正常给工钱就好,不用特殊照顾。”

    这……裴长青心道,你不给我做独轮车我也会带着王大的,无他,哥们儿好使啊。

    要不要占这个便宜?

    最后裴长青果断向现实屈服,“那就麻烦王伯了。”

    王木匠笑起来,他也觉得占了裴长青的便宜,因为什么呢?

    他家里有这样现成的轮子啊。

    他可是全能木匠,甭管给人盖房子,还是给人做家具、农具、水车风车,乃至圆木作的箍桶他都能试试。

    无他,活久了,见识多,活儿做得多。

    朝廷总让他们去服役,只要是木匠活儿就让他们做,并不会一直只做一样,有时候他也要做圆木匠的活儿,做多了可不就会了?

    就是平时在家里他不做圆木匠这类活儿,不和人抢生意,而且也没人家做的圆润轻松,不划算。

    但是大车这种活儿却是他的范围,所以平时没活儿的时候他就做一些木轮备着。

    他那个木轮还包了铁皮打了铁钉呢,真是便宜裴二郎了。

    王木匠本身也挺抠门儿的,现在为了给儿子铺路不得不大方,也是肉疼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