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32/42页)

试。

    松花蛋鲜滑爽口,香味独特,有人吃不惯,但是好这一口的又非常死忠。

    以前没钱没销售渠道,她不方便开发新食材,现在高里正打开了县城餐饮界的销路,源源不断地出货、回款,她也就有条件试制了。

    高里正真是要为自己的好眼神鼓掌欢呼,看吧,他说什么来着?

    豆腐娘子肯定还有其他好东西!

    果然,果然!

    哈哈哈。

    他笑道:“阿宁,需要什么?你说,我去买。”

    沈宁:“石灰家里有,花椒八角白酒这些里正伯也送来了,另外需要芝麻做麻酱,再来几斤最差的茶叶沫子,鸡蛋、鸭蛋各两百个吧,先做做试试,销量好再大批做。”

    高里正:“别呀,两百个哪够?鸡蛋鸭蛋都是咱自家的,先一样做一千个吧。”

    沈宁脸色有点白,那就是两千个,她要不停地给蛋滚灰泥和草糠。

    不行,还是得招人做。

    跟沈宁聊完高里正美滋滋的,他打算吃过晌饭下午去荷花沟儿找舅兄要鸭蛋。

    他养鸡,陶族长养鸭鹅,他负责出货,两家一直配合默契。

    顺便再把舅兄家的碎茶叶给要来。

    陶族长爱喝茶,家里常年备着茶,北方的茉莉茶,南方的绿茶,皖南的红茶,那都是要喝喝的。

    这会儿时候还早,高里正决定先去看看裴二郎。

    最近忙,他都有日子没捞着静下心来看裴二郎盖房子了呢。

    三间高大宽敞的新房,屋顶是崭新的麦草,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墙壁正在抹泥,几个汉子也不怕冷,穿着短打在那里呼呼啦啦地抹墙。

    瓦刀都是自制的,要么是做饭的铁铲子,要么是木匠给钉的木瓦刀。

    连哑巴活完泥也开始学着抹墙了,他学得快,做得细致,很得裴长青夸。

    见到高里正,大家都招呼一声便继续专心干活儿。

    高里正从门洞钻进去,惊呼一声,“二郎,锅灶怎么砌屋里了?”

    然后他往东间看看,又呆住,“二郎,这是什么?”

    裴长青抹完最后一下泥,把瓦刀放在小木桶里,进屋给高里正解惑。

    “里正伯,我寻思冬天太冷了,阿宁和阿娘都怕冷,就不做床,直接盘火炕。”

    高里正虽然也算见多识广了,但是他出远门就是南下扬州和金陵,并不曾往北去过。

    他还真不知道北方火炕火墙什么样。

    去府城、扬州等地,人家也都是炭盆火炉取暖的,并不睡炕的。

    他很好奇!

    他在文字记载中见过炕这个字的,但是吧这就和现代七八十年代农村小孩子抄作文把阳台抄上一样,并不知道阳台是什么,什么样儿。

    裴长青就给他解释了一番,“我把锅灶放在屋里就是为了省柴火,平日也要做饭做豆腐,在外面烧那么多柴火都白瞎了,要是连着火炕不就可以取暖了么?

    有钱不缺炭火的,可以把锅灶放在外面灶房,屋里的火炕只烧木炭煤炭,如此便没有烟灰,干净得很。”他说到兴致处,没忍住,道:“皇宫里都有地龙的,下面中空,烧炭,一点烟气都没有。”

    说着说着他看高里正眼珠子都瞪大了,顿时意识到什么立刻改口道:“听、听我大哥说的,书里看的。”

    这年头妄议皇家事儿是死罪,尤其还是皇宫里面啥样。

    不过高里正显然不在乎那个,而是惊讶于裴二郎竟然懂如此多!

    现在进九月了,晚上冷,他和老婆子都换厚被褥了,冬天更得生火炉抱汤婆子。

    可火炉终归不方便,不能关门闭窗,否则容易把人熏死。

    汤婆子又会凉。

    这火炕,听着就暖和呀。

    高里正兴致勃勃,想到自家的养猪场。

    冬天要给它们煮猪食,那浪费了多少热乎气呢。

    回头搭上火炕,那夜里看猪喂猪的人不就暖和了吗?

    以后再雇长工直接住到那里去。

    王木匠也竖着耳朵在一边听,越听越高兴。

    这个裴二郎,真是厉害呀。

    这又把高里正给迷住了,他敢打赌,高里正肯定想要这个火炕。

    那回头炕上的家什儿就得用木工做,他就跟着捡活儿了。

    裴二郎说了这个火炕要做木炕沿,要铺炕席,还得做炕柜,把被褥杂物都收起来,如此便整洁不凌乱。

    哎哟,你个乡下后生还怪讲究的。

    高里正已经听进去了,被裴长青朴素却真实的描述给代入进一个宽敞、整洁、温暖的环境里。

    想着冬天外面大雪纷纷,别人家的屋里寒如冰窖,可他家有火炕,多多地烧柴火,屋里暖烘烘的,还没有烟火气,一点都不呛人,更不会熏死人。

    而他盘腿坐在炕头上,面前是红木小炕桌,炕桌上放着一盘大葱拌卤猪头肉,一壶烫烫的小酒儿,还有一碟子五香茴香豆,对面坐着他几十年的老友。

    这个老友和他交情深厚,但是又一辈子暗暗较劲,小时候比零花钱,比读书,后来比媳妇儿比孩子,老了比谁儿子多,家产多,谁败家子少,谁身体棒牙口好。

    这个老友啊从大老远过来做客,冻得哆哆嗦嗦像只鹌鹑,一边搓手一边夸:“老高呀,你这屋子咋盖的,真暖和呀。”

    而他却穿着薄棉袄,舒舒坦坦地招待老友,云淡风轻地来一句,“哈哈,不当什么,就是盘了一个火炕而已。”

    老友老眼一亮,“什么火炕?快给我瞅瞅,给我家也来一个。”

    啧啧,那画面,甭提多得意了!

    带劲!

    高里正一拳砸在自己掌心里,“二郎,我家也要这样的炕,能做不?”

    裴长青笑道:“自然是能的。不过里正伯还是等我家这个晒干了,烧火暖炕,到时候里正伯来感受一下,要是觉得好……”

    “好,指定好!”高里正打断他,“感受啥?不用感受,我已经感受到了。你说需要啥材料,我这就让老二准备,你刷完墙就去给我家也盘一个。”

    看他如此着急,裴长青笑起来,他家的活儿虽然没完工,但是现在有好几个帮工呢,他带着哑巴和王大去就成。

    这边儿裴父给和泥送泥,其他人抹墙。

    一点不耽误。

    高里正家盘炕,唯一的难点就是在原本没有留烟道的墙壁上加烟道,在屋顶开烟囱口。

    这自然难不住他。

    高里正急不可耐,“二郎,你不知道啊,我现在睡觉就冻脚冻脸,需要生火炉抱汤婆子,很需要这个火炕啊。几天能盘好?”

    他和老婆子屋里必须要这个温暖的火炕。

    裴长青:“开烟道一天,盘炕一天,如果里正伯不在屋里做饭只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