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22/43页)
酱鸡蛋,便纷纷定了这个咸鸭蛋。
张老板:“以后我酱菜铺不自己腌咸鸭蛋,直接进沈老板的。”
确实比他的好吃。
这时候靳老板陪着陈老爷父子三人过来。
陈家父子带着掌柜、管事儿今晚也在此宴请了自己的大客户以及县衙户房典吏以及钟典吏。
户房管着钱粮税收,而上级钟主簿又总揽这个。
陈家会和每一任县衙主簿交好,不管谁当主簿都一样。
他知道钟主簿没来,特意跟靳老板要了面子,打发人给钟主簿家里送两锅暖锅以及牛羊鱼肉、蔬菜、面饼以及麻酱鸡蛋过去。
这会儿吃饱喝足,他们打算转场去茶楼或者青楼消遣。
临走前陈老爷订了一千个麻酱鸡蛋,又让靳老板陪着过来跟裴长青和陆典史等人打个招呼。
头会儿陆典史来的时候他没上前打招呼,那不是人多且钟典吏也在么。
现在钟典吏几个已经先由大掌柜陪着去消遣地儿了。
几人寒暄一番,陈老爷朝高里正、裴长青热络道:“高老板,你有霍三少的关系,需要籼米、面粉只管跟铺子说,必然给你最低价,哪里还用劳烦蔺老板大老远地从江南运粮来嘛。”
高里正也笑得自家人模样,“陈老板,那肯定的呀,必须劳烦你们呢。”
陈老爷亲切道:“咱是自己人,你不麻烦我麻烦谁呢?咱乡里乡亲的,最可靠。”
他就是在府城搞不过蔺承君,所以才侧重成阳和另外俩县城的。
那蔺承君着实可恨,什么都想掺一脚。
高里正都说好,反正阿宁说了籼米需求量很大,除了买蔺承君的,也可以从本地粮店买一些。
主打一个乡里乡亲,要搞好关系。
毕竟他们也得买黄豆啥的,而且霍家、靳老板等人也都从陈家买粮呢。
他们受霍家提携打开市场,霍家和陈家是合作关系,他们也得看霍家面子上买陈家的粮食。
一点不买,那霍家也不好看。
陈老爷又夸裴长青:“年轻有为呀,自己有本事,带出来的人也有本事。”
这两天童二狗和陶启发在他们家盘炕,直言是沈老板感激房东,特意给插的队。
其实早一天晚一天盘炕,对陈老爷来说问题不大,但是面子最重要。
人家给面子,他就舒坦,领情。
若是别人不给面子或者让他没面子,他自然也记着。
生意人么脸皮又厚又要讲排场和面子。
尤其在士农工商排队的时代,有钱却被读书人鄙视的商人就越发要面子。
裴长青曾经被知县大人夸奖赠书,还委派带领众书吏、工匠修缮县衙,那就等同读书人!
他给面子,陈老爷自然高兴。
陈老爷不但感谢裴长青,还要支持沈老板的生意。
在生意场上,有来有回一起发财才叫视为自己人。
陈老爷一行人离开酒楼后,他对大儿子道:“老大,你陪钟典吏几个去消遣,我先回去了。”
陈老大关切道:“爹,你……不舒服吗?”
他以为老爷子今晚上贪图口腹之欲吃得有点多,还多喝了几杯,可能会不舒服。
陈老爷摇头,并不解释,“没,爹好得很。”
他走了一步,又回头,“哦,对了,老大,府城那个铺子的分红回头让人直接交给五姨娘。”
陈老大一怔,“啊?”
府城那铺子虽说给了小弟,但还是他的掌柜管着。
他的意思等小弟大了,再把银钱给他,顶多每年中、末给谭秀些银钱打发她。
可爹的意思要把分红按月给她?
陈老爷惯是发号施令的,“嗯,就这么着。”
谭秀的儿女也大起来,除了公中的吃穿用度,她手里也得有点钱走动人情什么的。
陈老大迅速领悟,爹这是看谭秀跟沈老板交好,给面子呢。
一个乡下豆腐坊的老板,真值当这样吗?
他笑道:“成,那我回头跟他们说一声,以后小铺子的账册也给谭姨娘一份儿。”
陈老爷微微颔首,转身上轿子回家。
【作者有话说】
宋老大:裴二郎到底几个意思!!他是不是想这样那样那样这样……淦!
第106章 小美人儿 珍珠:我拒绝做针线哟
那天谭秀回来说:“老爷,你猜怎么着?我今儿终于把城北的院子给租出去了。原以为被人故意造谣,要给我砸手里租不掉了呢,不曾想那些老爷们儿一个个没点魄力,还是沈老板厉害,不怕那些倒闭谣言,看完几个院子直接定了咱那个。
哦,那位淮州来的蔺老板,就租在隔壁,他对沈老板特别尊重。
我寻思人家沈老板大方,咱也不能抠搜不是?我就主动降了房租,一个月一两五。
沈老板还不干呢,我好说歹说她才答应,又说不占我便宜,让我送些青砖什么的去,回头裴二郎带人早晚的给把火炕盘起来,不收工钱。
哎呀呀,老爷,你说沈老板咋恁厚道呢?
那院子不得盘八/九个炕?这就是24两呢。
那咱也不能让人沈老板和裴二郎吃亏吧?我就许了沈老板这院子只要她想租,就一两五一直租下去,别人给多少我都不干。
老爷,你说我做的对不对?”
他觉得挺对,这样有来有往,互相给人情儿,以后就是交情。
那沈老板开豆腐坊,黄豆还是从他们粮店买的呢,也算粮店大主顾了。
这点儿子房租自然不算什么。
至于火炕,他出材料,裴二郎盘炕自己住,那也合理。
陈老爷压根儿不看重这点儿钱,他更看重的是谭秀跟沈老板套上交情。
他不会因为谭秀儿认识高氏就高看一眼,因为高氏再贤内助,也只是一个后宅女人,对他没用。
可沈老板不一样,她是和他们一样的生意人,是比宋家老太太更胜一筹的。
宋老太太只管着布庄,还是管后宅后院儿,人家沈老板是在前面做生意的。
只要她是老板,无所谓男人女人,能说了算,能给大家伙儿带来利益,那就值当他看重、结交。
只不过以前没什么机会结交而已,如今既然谭秀儿能跟沈老板套上交情,那自然甚好。
谭秀儿还想送儿子去豆腐村跟沈老板家儿子读书,行啊,陈老爷很赞成。
原本小儿子读不读书他都无所谓,只要不是败家子儿,将来能守住家里分的铺子就够他衣食无忧的。
既然能跟沈老板家儿子也套上交情,那自然更好。
那孩子据传有大才,跟谢家小公子不相上下,是萧先生给学生定的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