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25/44页)

腌白菜、煎饼、麻酱鸡蛋、米粉什么的。

    “淮安呐,这个小砂锅你得随身带着,路上不方便做饭的时候你就烧水煮米粉,拌点腐乳啥的就能吃。

    雨布也带上,听我们里正说南边儿正下雨呢,又冷又湿的。”

    她对关系一般的人话很少,对关心的人就和普通奶奶一样爱唠叨。

    淮安不但不烦,反而感激得很,一个劲儿地说“裴奶奶,谢谢你,不用那么多,回头我还来呢。”

    第二日一早送走淮安,傍晚时分裴云带着一个婆子回来,路过这边儿就先回娘家。

    宝儿虽然不想回镇上,却想娘呢,一见裴云过来就高兴地扑上去,抱着裴云的腿奶声奶气地撒娇,“娘,我好想你呀。”

    孩子想爹娘是真的,半点不掺假。

    裴云弯腰抱他,结果一下没抱起来,笑道:“哎呀,你咋这么沉了呢?”

    宝儿得意道:“在姥儿家吃得好呗。”

    裴云给他抱起来,“看出来了,都变成小胖墩儿了。”

    宝儿挨个给她介绍水嬷嬷宫嬷嬷以及四个小哥哥。

    裴云一一招呼过,又跟沈宁道谢,“二嫂,严娘子、聂娘子带了好些娘子去我那里订鞋子和衣服,针线娘子们白天晚上地做,都排到年后去了。”

    沈宁笑道:“那可恭喜你呀,坐车冷,快上炕热乎吧。”

    裴云:“坐车坐得腿麻,我站一会儿,活动活动。”

    她又关心裴长青读书的情况,“自己学吃不吃力呀?要不要请个先生来家?”

    她寻思裴长青年纪大了,没法去学堂,只能去先生家或者请先生来家。

    她现在能赚钱,也可以帮衬二哥请先生了。

    裴长青听见她的声音从西间出来,脑子里还回荡着全本《中庸》的内容。

    这几天他全神贯注背书,总觉得脑子满了满了,再也容不下新东西,结果继续背继续装。

    他关心了一下铺子的生意如何,知道正良性发展也就不多管了。

    沈宁又把把蔺掌柜和宋福瑞合作棉布的事儿告诉裴云。

    裴云惊喜道:“一年一千多匹,放我铺子里卖?”她简直不敢相信,“我婆婆和大嫂她们能同意?”

    沈宁:“不同意就没生意呗。”

    裴云明白过来,“二嫂!你、你太厉害了!”

    这是二嫂帮她张罗的生意?是二哥二嫂给她撑腰呢。

    她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从前的种种委屈,瞬间不算什么了。

    沈宁半开玩笑道:“你出嫁家里也没给嫁妆,现在咱家条件好起来,会给你补上的。”

    裴云:“二嫂,还说那个作甚,当初咱家没那条件儿,我也没想嫁妆的事儿。”

    现在她也有铺子,好好干也不少赚钱,还想着攒钱来年帮二哥二嫂盖砖瓦房呢。

    谭秀原本要带女儿和儿子回去,现在裴云过来,也折回一起聊聊,等会儿结伴走。

    沈宁:“吃了饭再走。”

    现在家里有专人做饭,几个人的饭也做得。

    裴云也不拒绝,她也想爹娘。

    要不是娘家没地方住,她倒是想住两天呢。

    水嬷嬷和宫嬷嬷指挥小德子小全子做饭,裴母让闺女把宝儿放下,“咱宝儿现在可沉呢,你别一直抱着了,伤腰。”

    裴云也的确抱不动,就把宝儿放在炕上,让他和小珍珠几个一起吃点心糖果。

    现在她自己赚钱,回娘家不再用大嫂帮忙准备礼物,每次想买啥就买啥。

    这一次她买了好点心和好糖果,还有几样很贵的干果,什么桂圆干、荔枝干的。

    新鲜的桂圆荔枝这边儿吃不着,干的却有,就是贵。

    小鹤年和小珍珠以前不认识,后来去县里跟着小少爷吃过,靳老板和蔺承君也送过,现在也都认识。

    陈琦趴在炕沿上,帮小珍珠剥桂圆和荔枝,放在木质果盘里:“你喜欢吃龙眼,多吃点,就是注意别上火。”

    宝儿好奇地看着他,“陈琦哥哥,你怎么不吃?”

    陈琦:“啊?哦,你吃吧。”

    那边儿小少爷对小鹤年道:“阿年,你知道几首关于桂圆和荔枝的诗词?”

    小鹤年对诗词涉猎比较少,只有编书、读书之余才会和小少爷一起看古诗词、游记等书,顺便背一些。

    他略一回顾,背了一首杜牧的过华清宫,又背了一首苏轼的荔枝叹,“师兄,关于龙眼的我没背过。”

    小少爷:“宋韩元吉有一首,我记得在哪本集子里收录过,我们来翻翻。”

    他记性好,看书又多又杂,有些能记住,有些也是浮光掠影只有些许印象。

    两人也不认真吃零嘴了,又去翻书。

    饮马回来的阿鹏又默默地加入帮他们找书中。

    沈宁跟裴云说新式内衣的事情,“可以帮相熟的娘子做,也可以卖样子和布给她们,让她们给自己和闺女做。”

    裴母把她和俩嬷嬷帮沈宁做的拿出来给她看,“你自己画几个样子。”

    裴云一看就来兴趣了。

    小珍珠和宝儿殷勤地给小姑递上垫板和纸笔,再拿一根王木匠帮裴母做的裁衣尺比着画直线。

    沈宁则给裴云讲一下重要位置的原理,如何放量,如何收褶等。

    做衣服沈宁不擅长,这都是前世听室友们说的,记住多少就告诉裴母和裴云多少。

    裴云在剪裁缝纫上有天赋,知道设计原理自己就能加以发挥。

    谭秀看到当即给自己和闺女订几套。

    裴云笑道:“玉箫不是正学针线么,你们自己做多好。”

    谭秀一想也是,“那你们进的松江好布给我留几匹。”

    裴云自然答应。

    裴云画好一个女士背心和三角裤的样子,对沈宁道:“二嫂,这个我和你分成。”

    沈宁笑道:“你画样子、你进布料、你剪裁、你做、你卖,我分什么成?你每年送我们一沓子内衣穿就行。”

    她和婆婆、闺女,那也不少了。

    裴云笑道:“那肯定的。”

    分成也要,因为不只是做衣服,她那些顾客大部分都是冲着二嫂的面子来的,她当然要给二嫂分成。

    就算不多,那也积少成多嘛。

    本身她也没想发多大财,就想有个一辈子的营生做,将来老了再传给闺女或者儿媳妇都行。

    因为裴云过来,宫嬷嬷他们又做了一顿酸菜鱼。

    鱼是今儿小顺子和小全子去镇上买的,主要是送信,顺便买鱼。

    原想着买回来养两天再吃也行,既然裴云来了那就现在吃呗。

    宝儿顾不得自己吃,一个劲儿地给裴云夹鱼片,还让小珍珠和陈琦帮忙一起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