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19/42页)

出门就看到裴长青后面垂头丧气的余光和马明!

    钟典吏大惊,慌忙退回门内,两脚打跌地往后院跑,去找钟主簿。

    第125章 维护 一起去府城

    年底事儿多,诉讼、赋税钱粮、河道、冬季冻害等,都需要钟主簿先梳理一遍再把重要公务呈给曾知县。

    他格外忙。

    好歹今年有了高低火炕,他可以坐在火炕上办公,旁边火炉上还能烧着开水,随时泡茶、煮甜汤,倒也舒服。

    前儿陈家送了一篓子南边儿来的橘子,他带了几个过来,放在手边儿闻味儿醒脑,渴了就剥开吃掉,将橘子皮丢进火中当熏香。

    他正陶醉呢,忽见侄子咣当撞门进来,顿时一咯噔,轻斥责道:“达仁,何事如此慌张?”

    钟典吏快步走到钟主簿跟前,急切道:“叔,不好了。”

    钟主簿皱眉,“没头没尾的,什么不好了?”

    钟典吏附耳,快速将事情说了一下。

    钟主簿惊呼一声,扭头看他,有些不敢置信,“你、你怎的如此草率?便是如此,怎么不与我商量,从长计议?”

    钟典吏急道:“叔,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裴二郎他们押着过来了。”

    他也没想到这俩差役如此不靠谱,不,是他也没料到裴二郎和沈氏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直接把差役绑了。

    按照正常情况,俩差役上门谁不赶紧好酒好菜伺候着,拿钱给打发走?

    他凶狠道:“叔,要不直接上报知县大人,裴二郎殴打囚禁府衙差役,图谋不轨,直接给他们拿了!”

    钟主簿:“糊涂!”

    他起身快速踱步。

    直接绑了裴二郎肯定不行,曾大人不会顺着他们,陆裕也绝对会从中作梗。

    陆裕可一直盯着他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达仁摘出来。

    哎,真是个糊涂孩子,怎么能直接和差役接触呢?

    你跟推官献计献策,让他们自己谋划就是了,怎么……

    过于自信自负了,以为那些没什么靠山的人家不敢违抗府衙命令,肯定得破财消灾。

    毕竟都道是破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可……裴二郎和沈氏他们不一样啊。

    钟达仁都要哭了,“叔,你救我啊。”

    钟主簿果断道:“你即刻去往淮州,找推官大人说明此事,请他拿主意,务必告诉他裴二郎和沈氏的手段,请他们……”他做了个切瓜的收拾,“及早封口。”

    没出人命不是大事儿,给够钱让俩差役承担,顶多打一顿被赶回家,以后再想办法谋别的差事即可。

    同时也警告他们,如果不配合家人就危险,只要不是傻子,一定会配合认罪的。

    钟达仁点头,“那我叫上陈三,他……”

    钟主簿打断他,“陈三顶屁用?找陈老爷。”

    这种时候陈大陈二都不顶用,必须陈老爷出面。

    钟达仁立刻从后门溜出去,瞅着没人的地方钻,拐去前院儿想悄悄离开。

    “哎,钟典吏,这里有份文书需要你签字。”崔书吏从六房院儿快速跑出来。

    钟达仁气得够呛,这个混蛋是不是搁那儿盯着自己呢?

    他拉着脸沉声道:“我有要事,回来再说。”

    崔书吏还想去拉他,他却快速出门跑了。

    崔书吏撇嘴,呸了一声,转身去找裴长青。

    陆典史平日里勤奋,缉捕、治安都管理到位,不需要年底焦头烂额,这会儿反而轻松。

    看到裴长青过来他还挺惊喜的,刚想挽着膀子说去吃酒,就看到外面马明和于光几人。

    裴长青不等他问就把缘由说了一下。

    陆典史都惊呆了,不是惊呆马明于光想勒索这事儿,毕竟他身为典史也清楚有些差役、官吏的投机行为,他只是惊呆于这俩人为什么这么蠢竟然试图越过成阳县父母官和他这个负责治安的典史去勒索人。

    笃定他和曾知县不管?

    应该是笃定被勒索人不敢反抗,也不敢声张,只会乖乖顺从地破财消灾?

    若是别人说不定几十两银子给打发了,可裴二郎和沈老板肯定不会。

    陆典史有一种被冒犯的恶心感和愤怒。

    即便府衙要差人捉拿犯人,都不能越过他这个典史呢,除非他和犯人有勾结,上级明令瞒着他,否则就是蔑视!

    欺负人!

    他瞬间不爽了。

    于光:“陆典史,你可帮忙通融一二呀,我兄弟真不是有意的。”

    马明的手还被捆着,满脸恼怒,“陆典史,先给我松绑吧,这事儿就是个误会,且听我们仔细说。”

    陆典史看了他一瞬,“马明,你腰牌呢?”

    马明:“不知道掉哪里了,陆典史,这真的是误会。”

    陆典史挑眉轻哼。

    其他混子都用力低头含胸,生怕陆典史认出自己。

    可惜虽然陆典史认不全他们,其他差役能呀。

    陆典史的几个心腹差役上前就对他们一顿捶打,“大过年的,给三爷添堵,找不痛快是吧?”

    不能打于光和马明,还不能打你们了?

    府城几个混子也没逃脱挨揍。

    几人不敢辩驳,只能哎呀哎呀地求饶,“三爷饶命,几位差爷饶命!”

    马明于光就知道这是陆典史给自己下马威呢,也不敢再说什么。

    陆典史便和裴长青一起去找曾知县。

    曾知县正和林师爷在总结今年的工作内容,顺便安排一下来年的计划,盘算一下有哪些难题应该如何解决等等,再预测一下自己考绩中等还是优等。

    按照他的总结估计是中等,不升不降,除非来年有新突破。

    曾知县:“富贵险中求,成阳县不好不坏,没有那种意外表现机会,中等也不错。”

    那些边境县时有外敌进犯,遇到一次只要扛住且活下来,妥妥地就会升职。

    贫困县如果能增加赋税,也可以升职。

    成阳县没什么意外,只能按部就班而已。

    林师爷站在烛光下翻着自己的账本,缓缓道:“东翁,也不是全无机会。”

    他一边翻一遍给曾知县讲。

    裴庄沈氏的作坊出产了不少好食材,连带着各大酒楼、饭馆、铺子等出货量增大,商税都比去年增加不少。

    这也是政绩。

    另外因为沈氏公开了做豆腐的方子,还教大家做煎饼,提高了乡下农户的生活水平,变相增加了口粮,今年没有上报一例饿死的案件。

    没有格外丰收也没有免税,更没有其他特殊原因,那只能是沈氏的功劳。

    曾知县静静地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