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5/42页)



    不过他虽然功夫可以,却不足以当师父,只能指点她一二。

    便把自己初学功夫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自保手段等先教给她。

    学功夫,首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受伤。

    再次才是学本领。

    他看小珍珠现在很会扎马步、站桩、跑步,虽然阿鹏教的有些理念跟他不一致,他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毕竟各家路数不同。

    他只让她继续保持,另外教了她一个基础练功法。

    小腿绑沙袋,不管吃饭睡觉走路、跑步、练功都戴着。

    起初不习惯,可以一天戴半个时辰,然后一个时辰,沙袋也慢慢地加重量。

    “你自己挖个坑,每天绑着沙袋练习跳高,慢慢地坑越挖越深,你跳得就会越来越高,等学有所成,摘掉沙袋就真的身轻如燕。”

    这是阿鹏没教过的新东西!

    小珍珠满脸惊喜。

    顾千里又告诉她这个年纪初学的负重数,叮嘱道:“要循序渐进,切记欲速则不达。”

    小珍珠猛点头:“顾伯伯你放心吧,我可有耐心了!”

    她火速找奶奶们帮忙缝沙袋,自己拿着铁锨去挖坑,跳跳找找感觉,打算从今儿起开练。

    阿鹏带着四个小太监过来的时候就看小珍珠正“嘿呀、嘿呀”地蹦高高呢。

    他给小珍珠比了个大拇指,快步进屋找小少爷,“阿恒,先生来信了。”

    小少爷高兴地接过厚厚的信,拉着小鹤年一起读信。

    【作者有话说】

    之前水嬷嬷假装顾千户是自己侄子,大意了,现在改成外甥。

    第122章 回京 报丧

    自打小少爷特意提醒萧先生写信的时候可以多问问阿年和珍珠,萧先生再写信就变得更加厚实,多了阿年和珍珠的内容。

    这封信他肯定了拼音识字法的优越性和方便性,赞扬了他们的求索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继续。

    又跟他们分享朝廷算学司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哪些珠算方法、口诀等。

    自然也没忘记给阿恒批改作业,夸他现在眼界宽、性子稳、心思纯,写的读书笔记很有独到见底,写的文章也有了深度,希望他再接再厉。

    跟阿恒聊完,他还专门给阿年和珍珠写了信。

    夸阿年读书进步快,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还列了一串书单,让阿年顺着看下来。

    以阿年的能力,肯定可以熟读并且背诵的,这种好书就要记在脑子里,时时回味,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萧先生夸阿恒和阿年很接地气,一步步引导,从一本书导向另外一本书,从一个学问点引至另外一个学问点,夸他们勤奋、好学、有洞察力、善于思考等等,绝对不会太飘,从不夸你们好聪明、天才、一定会金榜题名如何如何。

    他夸珍珠就不收敛,夸珍珠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热情仗义有远大的理想,即虚心好学还肯吃苦下功夫,只要保持下去一定能如愿以偿,最终会成为一代宗师的!

    小珍珠跳累了就跑回来凑上前看信,一开始凑在两人中间,等看到自己的内容就把脑袋都扎上去了。

    “哈哈,萧先生真会夸人,我原来这么厉害呢?”

    小鹤年:“珍珠,你知道什么叫一代宗师吗?”

    小珍珠:“当然知道啦!就是少林武当嘛。”

    去县里玩的时候他们去茶楼听过书的,什么游侠、大侠的、少林武当八卦的,她也听见了好吧?

    后面夸的是豆腐娘子的新菜式,即美味又有新意,现在很受京人喜欢。

    他又特特感谢裴母裴父、沈娘子和裴二郎,多谢他们帮忙照顾阿恒,抱歉送了那么多人过去给他们添麻烦等等。

    最后,萧先生转达了谢相爷的意思,问问阿恒要不要回京过年。

    谢相爷的意思阿恒最好回去,因为大家都想念他。

    萧先生的意思阿恒可以遵循本心,想回就回,如果不想就不回,没人可以逼迫他。

    看到这个阿年沉默了,这些日子他和师兄天天同行同止,白天一起跑步、读书、下棋、玩耍,晚上一起歇息,大有阿恒是他和珍珠的另一个同胞兄弟的感觉。

    现在突然回过神来,阿恒是要回京的。

    小少爷望着信纸也有些沉默,说不想家是假的,没有孩子不想家,没有孩子不想爹娘。

    可什么是家?

    有爱才是家。

    有温暖才是家。

    他回家只能看着爹娘互相指责,他们不会一起来亲亲他,只会指着他攻击另外一个。

    “阿恒这么冷漠,就是随你,没有人情味儿。”

    “阿恒这样霸道,就是随你,不知道体谅人。”

    “阿恒这样白,没点人气儿,跟你一个鬼样子。”

    “他明明像你,一双眼睛整天瞧不起谁呢?”

    在他们眼里,他没有一点好,他是个坏孩子、丑八怪。

    可他又怀着一丝希望,可能这么久不见,他们已经变了。

    他们可能也很……至少有一丝丝想他?

    阿年和珍珠不过出去住了三四日,回来爹娘爷奶就可亲他们。

    他也想先生,想爷爷,还有……奶奶,大哥二哥他们。

    他每天和阿年、珍珠他们在一起,天天轻松快乐,很少去想家里的事儿,更不想小时候的事儿,现在突然要面对,就有一种矛盾的感觉。

    他逃避思考家里的事儿,又希望家里能给他一点意外的惊喜——或许他们也是爱他的。

    小时候他以为爹娘和孩子就是这样的,直到他懂事,看到他们对大哥二哥不这样,叔叔婶婶对哥哥弟弟们也不这样。

    他们对他都客客气气的,不亲近。

    是他的错吗?

    先生说人和人不一样,谁都没有错,只是出发点不同,看法不一样。

    先生让他不要因为别人的所作所为伤心,即便那人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可能更喜欢大的,可能更喜欢同一个姓氏的,可能更喜欢像自己的……

    有时候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是对方怎么样,是他们自己就这样。

    所以我们要找同类。

    彼此安慰,彼此欣赏,彼此成全。

    阿年看阿恒呆呆地坐在那里,直愣愣地看着信的末尾,双眼无神,叫他也没反应,登时吓了一跳。

    正帮小珍珠缝沙袋的水嬷嬷见状忙示意孩子们别强行叫他,“他想事儿呢,让他自己想吧,想明白他就回过神来了。”

    裴母看得心疼,这么点儿的孩子,想啥能想得丢了魂儿一样啊?

    她也凑过去看看,“这是写啥了啊,给阿恒吓这样?”

    她学会了拼音,也跟着珍珠宝儿学识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