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第9/31页)
下虽然调皮了些,观察力却相当敏锐啊。
太子那么一喊,所有人都看顾千里的袜子了。
顾千里虽然是锦衣卫千户,杀伐果断,可被陛下和诸位阁老盯着,脚指头也不由自主地抠地。
谢相爷几个一眼就发现了不同,袜子、裤脚、裤腿、上衣的袖口,“是未曾见过的式样。”
张学士老早就注意到了,只是没机会问,这会儿忍不住问道:“是新出的苏样儿?”
谢恒笑微微的,这必然不是苏样,肯定是沈姨琢磨的!
果然顾千里挺了挺胸膛,语气不自觉地带上骄傲,“不,这是福气娘子新琢磨的样子。”
皇帝立刻让他展示一下。
顾千里躬身告罪,然后站直身体,舒展手臂任人参观。
皇帝和诸位阁老犹如逛市场买菜的老农一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参观了顾千里的新款衣服。
顾千里还从怀里掏出一双崭新的不曾上过脚的棉线袜子给皇帝和诸位阁老欣赏。
皇帝和众位阁老不断发出啧啧赞叹声。
谢相爷:“老臣一把年纪竟是第一次见,这是福气娘子所做?”
顾千里如实禀告:“是福气娘子和几位针线娘琢磨出来的,她们开了制衣坊,分男女作坊,女子专门做妇人衣物,男子专门做男人衣物。”
谢相爷等阁老此前对皇帝赐封沈宁福气娘子没有太大感觉,毕竟男人的精力大部分都在政治利益上,即便喜欢美酒佳肴、华服美饰,他们也不会关注厨娘针线娘。
即便沈宁做了别人没有的素鸡、更好吃的腐乳、米粉、火锅等等,他们也只是吃着好,随口夸一句奇女子而已,再多也不会关注的。
可这会儿顾千里又带回来如此新鲜之物,他们从未见过,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看看顾千里脚上服帖的棉线袜子,再看看自己脚上绑得紧紧的努力用脚趾勾住却还是有点歪的棉布袜子,确实大相径庭。
众人不约而同地想:我也想要!
顾千里便趁机跟皇帝请求,能否允许锦衣卫制服稍加改动,如此更加方便习武、活动。
皇帝自然准了。
几位阁老瞅瞅自己的大袖子,这个似乎不好加那个罗纹袖口?
要加也行,得把袖子缩小,如此倒是省布料。
夏天倒是无所谓,冬天确实需要呀。
大冷天,敞着个大袖口,噫,冷!
太子已经追着顾千里要袜子了,衣服不给他,袜子得给吧?
顾千里:呀,沈娘子和婶子给萧先生、阿恒准备了不少,也给帝后准备了杏黄色的内衣和袜子,好像、确实没有给太子准备?
作为皇帝近身伺候的锦衣卫千户,顾千里经验丰富,立刻就想到对策。
没事儿的,就说进献给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也只是样衣,让帝后看看喜不喜欢,若是喜欢可以派人去豆腐村学。
这本身就是沈宁的意思,她只想让帝后做最大的招牌,可没想一直进贡衣物。
帝后和太子的衣服嘛,肯定有专门的宫内制衣监负责。
第154章 最大祥瑞 这是朕的福气,是太子的福气
若是帝后的朝服、礼服,甚至常服,都不会随便从外面采购,而是有固定的流程。
礼部、钦天监等拟定纹样、规格,由皇帝批复,地方织造局提供布料,特殊纹样则有内廷织染局负责,再交由针工局剪裁缝制,最后交给尚衣监验收,分发各宫。
但是像内衣、袜子这种不牵扯礼仪的小物件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如果不信任民间织造,还可以派针工局的宫女太监们前去学艺。
对于这种新式好穿的袜子,皇帝一眼爱上。
当然要!
皇后和太子也要,所以……要么让福气娘子制衣坊为皇家进贡,要么派人跟她学艺,又不能白学,不如赐封她一个正经的职务。
例如针工局驻外掌司?
针工局掌司负责技艺传授、指导事务,倒是合适。
如此若是她再有什么新奇的吃食、服饰等都可以直接送进宫里。
赐封她皇家内廷官职,也可以保护她的作坊,不会被其他大家族染指。
再一个他给这新品冠上皇家称号,其他达官贵人想买自然得出高价,京城这边儿针工局是不是可以悄悄外卖?如此可以充实内帑。
内帑就是皇帝的私库,皇帝可以自由支配的一部分钱财,主要用来打赏、购置皇帝私人物品,也会用来支持国库、应付紧急事件等。
不过很多皇帝都将内帑视为私物,随意挥霍,甚至授意亲信太监大肆聚敛财富充实内帑,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元丰帝的私库主要想建造船队、培养水师、出海贸易,现在不够支持船队的,只能培养王建忠等人私下出海。
他略一盘算就觉得这新式袜子虽小,却大有可为,便想盖章皇帝御用再高价售卖。
事实告诉他,甭管什么东西,但凡跟御用有关外面就能卖高价。
以往那些高价都被其他官员扶持的大商巨贾赚走,皇帝分不到一点好处,这会儿他就想赚这个钱。
福气娘子制衣坊在豆腐村乃至民间卖的都无所谓,并不会影响针工局这边儿卖高价品。
即便同样的东西,只要冠上皇家名号那价格自然要翻几倍的。
他只赚这个溢价,不和普通百姓争利。
当然,得从长计议。
皇帝心里盘算着却又和众人说育种司的事儿,让户部拟定章程、拟旨,到时候派户部官员去成阳县宣旨,除了宫里派去的太监副司正,另外成阳知县也要配合育种司的事务。
谢相爷全程没有异议,杨、张、刘三位看他脸色,心有疑惑却也没表示。
以前此类政事基本都是朝廷提出,内阁商议决定然后向皇帝汇报,通过以后再拟旨给皇帝批复,很少由皇帝主动发起。
不过只是一个育种司,对内阁六部以及地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内阁自然同意。
太子听得跃跃欲试,他想去颁旨!
他想去豆腐村溜达溜达!
不过他知道父皇不会同意的,因为父皇一直跟他说作为皇帝不能轻举妄动。
皇帝不是一个人,皇帝动整个朝廷就会动。
而皇帝出巡一次,靡费甚大,那才是劳民伤财,百害而无一利的。
太子是唯一继任者,皇帝不可能让他随便出宫,更不可能随便出京。
悄悄出宫去皇庄看庄稼就是目前最大的退让,其他是不行的。
但是他可以悄悄混在颁旨队伍里嘛。
当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嘴角就得意地勾起来,然后觉察到旁边的谢恒看向他。
他立刻给了谢恒一个眼神,让他别多事,有话回东宫说。
作为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