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60-170(第19/36页)

月二两,然后阿宁还把她出货的二分利给她。

    这是给自己赚钱,她干劲十足呢。

    二丫听说晚上吃羊肉很开心,又问阿年和珍珠怎么不来。

    宝儿又顺势抱怨一下珍珠姐姐给他丢开十天不理他的事儿了,至于阿年,傍晚就见着了。

    沈宁让张氏他们几个明儿去西大街铺子看看。

    二丫小嘴叭叭的,给宝儿和二蛋、石榴讲邱家娘子小气。

    “去别家收账都可利索了,账本一摆,该多少就是多少,痛快数钱结账。单单她家,每次都要审贼一样审,什么‘啊,那天送了吗?是这些对吗’真是好笑,你不当天结账非要赊账,赊账又不记账。每次让抹零就算了,还总故意弄错少算,难道我们收账的不会提前算一下吗?真是好笑!”

    沈宁听见跟张氏道:“嫂子还做她家呢?”

    张氏笑道:“为啥不做?邱家家口多,吃得多,每个月好大一笔银钱呢。那邱家娘子有些小心眼儿罢了,不值当我们放弃她婆家的生意。”

    最初邱家娘子挤兑她,说些不中听的话她还难受,后来被沈宁开导过,又见过邱文举,再知道邱文举的花花事儿,张氏还觉得邱娘子可怜呢。

    男人不做人,她管不了男人,心里憋屈,又不敢跟婆家人撒气,可不就逮着跟她家做生意的人撒气么?

    张氏都摸着她的脾性了,别看她挑刺,说不好听的,可你要是不给她送吃食不赚她钱,她又不同意。

    张氏就趁机多卖她东西,但凡作坊产的,邱娘子都买很多。

    有钱赚,张氏就不计较那些。

    沈宁:“嫂子,你这是修炼出来了,金牌销售。”

    张氏好奇道:“阿宁,什么金牌销售?”

    沈宁笑道:“就是你,销售本领一等一的好。”

    张氏就哈哈笑,她生得不美,皮肤底子就不好,加上多年劳作更是晒得黑里透红,在县里养回来一些也只是比以前好点,比起城里那些不干活儿不怎么晒太阳的娘子不能比。

    可她的笑容自带真诚,让人觉得亲切、信任,愿意听她说,愿意买她东西。

    而且她不漂亮,就让那些娘子不设防,也愿意把她引荐给自家男人,让男人买她的东西。

    沈宁:“大嫂,你得再从村里挑些孩子来训练,西大街铺子也需要。”

    去年冬天村里已经选不出合用的伙计,如今村里人跟着赚了钱,态度都有改观,纷纷让自家孩子去学识字算术,哪怕十来岁的女孩子也都乐意了。

    今年冬天可用的少年男女就不少。

    成年人三观定性,不好掌控,沈宁就让他们在家里作坊干活儿。

    少年人三观未定,可以影响,就让他们先在学习班启蒙,再来跟着张氏锻炼。

    没多久锁头娘领着俩肉铺伙计过来,伙计扛着宰杀收拾好的羊,背着自己的皮革工具袋。

    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帮忙分割羊肉、斩羊骨。

    冬日天短,日头落山基本就不能干活儿了。

    沈宁就让他们自己商量去,她和张氏说西大街铺子的事儿,要她配合宋福瑞先把铺子装潢一下,再置办一些家什儿。

    等婆子们把羊肉炖上,汉子和少年们说笑着串肉串儿,又问二郎和阿年什么时候过来,大家一起吃肉串。

    都知道裴长青在读书不喝酒,就不说喝酒的事儿。

    他们隔着墙喊方管事几个。

    方管事陪着蔺承君出去办事儿了,只有俩伙计在。

    有蔺承君交代,方管事几个跟这边儿关系很好,他们也常买烧鸡、羊肉什么的过来聚餐。

    等羊肉可以入口的时候裴长青和阿年、高进禄以及宋福瑞和裴云两口子也一起过来。

    此时肥美鲜嫩的厚切羊肉片在通红的炭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撒上五香面儿,羊肉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猛吞口水。

    宝儿忍不住脱口道:“没有孜然,撒点孜然更香!”

    蒜头奶奶:“哎哟喂我的小少爷,有五香面儿就可了不得呢,你不知道多贵呢。”

    蒜头奶奶已经不是当日的农村老婆子,现在颇有见识。

    蒜头在酒楼做学徒,不忙的时候也会过来看她,应大掌柜允许也会带点吃食给她尝尝。

    这上好的五香面儿就是靳老板让她孙子给的呢。

    孜然只有大酒楼才有,一般饭馆都没呢。

    孙子可给她讲了很多长见识的事儿呢。

    小鹤年一边嚼着烤得外酥里嫩的羊肉块,一边想着爹娘说的辣椒什么样儿,说比茱萸更辣,但是辣得更纯粹、更直接、更香!

    他都馋了呢。

    宝儿用力嚼着焦香的羊肉串,嘴里说着:“我姐没口福,哼!”

    姐姐不在这里,他吃得都没那么香呢。

    每次和姐姐一起吃饭,他觉得格外香。

    二更天的时候大家散了。

    厨房早先给沈宁他们盛了一些羊肉出来,让他们带回去明儿吃。

    沈宁和裴长青一行人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夜间巡逻的差役,都是熟人,他们笑着聊几句。

    裴长青就拿了一包红烧好的羊肉给他们,有个两斤多的样子。

    他笑道:“天儿冷了,兄弟几个巡逻辛苦,下值的时候该当喝一壶小酒,我给兄弟们添个菜。”

    丁差役笑道:“二郎你太客气了,不用不用。”

    裴长青塞到他手里,“别推搡,油乎乎的蹭衣服上你回家该挨训了。”

    几人笑起来,丁差役顺势收下,又跟沈宁几个打招呼,目送他们离去。

    路上宋福瑞顺势教育宝儿,“瞧瞧你二舅,对知县大人不卑不亢,对这些差役书吏却要亲亲热热的。”

    宝儿吃得饱饱的,揉着鼓鼓的小肚子打哈欠,“爹,为什么啊?”

    宋福瑞:“小鬼难缠呗。你可记住了,咱家开铺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街面儿上的混子和县衙的差役。你给到位了,差役就自动把混子赶走,给不到位,差役就是最大的混子。”

    宝儿:“要是我姐,管他什么混子,一脚踹飞。”

    晚上洗漱之后上炕,裴长青和沈宁说去县学的事儿。

    “丁教谕和程先生很乐意,另一位训导有些不高兴,不过我拿出抄录的三篇文章他就乐开花儿了,还主动检查我的学习情况,说我背书好,又看了我的文章,说破题有灵气,就是引经据典方面有些青涩,一看就是初学,让我多写多练,还主动指导我书法。”

    沈宁笑道:“这些老先生最是古板规矩,你不是秀才却去县学旁听,他自然不喜,可他们搞学问的又最是单纯,看你于读书方面有天分就会高看你。”

    县学的先生们出身也有限,并非什么名门大族出身,自然也不会过于清高。

    能看到萧先生、谢相爷以及卫先生等人批阅的文章,别说让裴长青去县学借读,就算去他家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