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断亲后,带着妹妹种田摆摊暴富了》 110-120(第17/20页)
范娘子的。”
林朵儿张着嘴巴,似乎是没想到会要这么多肉,其实还不止这点肉,还要拿一些米面干菜之类的,但粮食家中有,所以林春桃就不买了,只买点肉。
肉买好,林春桃带着林春荷她们就先回家了。
她们还没走出县城,太阳就出来了。
林春荷看着那太阳松了口气,“天晴了,咱们回去恰好可以晒豆子。”
林春桃点了点头。
她们到家时,桂枝婶和孟纭她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林春桃开了门,林朵儿去喂鸡煮土豆,林春桃和林春荷把东西放到灶屋,便与桂枝婶她们一起去了后院。
大家都先忙活着把那捂好的豆子端到了竹架子上晒着。
林春荷去拿钱给林家晖,孟纭去记了一下账。
她们过来时林春桃把灶火生着了,林春荷去看了看昨日泡上的豆子,端了蒸笼过来准备开始蒸。
林春桃搅拌了一下酱缸,喊了桂枝婶她们帮忙,一起把酱缸也搬出来晒上。
酱晒好,桂枝婶和孟纭还有大奶奶,一同去帮忙洗泡好的豆子蒸。
虽说起初林春桃是请她们是捡豆子弄辣椒,但这俩活计做得也快,捡干净的豆子和辣椒多了,她们也不用几人都弄。
林春荷在家会弄豆子蒸,她便喊了桂枝婶和大奶奶帮忙,林水莲刚来时就要和她一起洗豆子,夏日的水虽然不凉,但林水莲刚坐完小月子没多久,林春荷就没让她碰水。
做了一段日子,大家就是什么忙就先做什么,也没有把活分得特别细致。
晒好了酱和豆子,林春桃去烧木炭的窑子那边看了看,窑子上面都还是烫的。
转了一圈回来,她去装了六斤米、六斤白面六斤荞麦面,还装了一竹筒酱,都收拾好后放在了竹篮里面。
那肉她用刀戳了个洞,扭了点稻草穿过去就当绳子用了。
东西准备好,林春桃去问了一下孟纭,“孟娘子,你大嫂她们在家吗?”
孟纭回道:“没,我大嫂带着家朗他们下地去了,估计午饭时辰才回来。”
林春桃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她们是挖地去?”
孟纭:“嗯,我大嫂说还可以种点荞麦,就把地翻出来。”
“荞麦种买了吗?”
“好像还没有。”孟纭回道。
林春桃得了这话回了前院,她想了想把面粉都拿了回来,从系统里兑换出来二十斤荞麦种,分装在两个小竹篮里面。
到了中午,林春杏和裴英回来,大家吃过午饭,林春桃才带着林朵儿拎着东西前去找范丽娘。
孟纭已经回来做活了,范丽娘刚给孟玥洗了头发,现在还湿漉漉的,瞧见林春桃她们进来,还有些不好意思的往范丽娘身后躲。
朵儿拎着俩竹篮的荞麦种和竹筒,林春桃拎着米和肉。
范丽娘抬头瞧见林春桃手里的东西,有些惊讶,林春桃昨日说这半个月给她束脩,那便是意思一下,包个十文八文的红封即可,毕竟也就半个月,主要是看看朵儿能不能有恒心学,万一她就学个三五天就不想学了,那也没事儿。
林春桃看着范娘子笑道:“范娘子,我来给朵儿交束脩,以后这丫头就劳烦您多费心了。”
范丽娘招呼道:“林娘子屋里坐。”说着她领着林春桃和林朵儿往屋子里走,边走边道:“娘子这束脩太多了,拜师礼也不过如此。”她说着回头眼神温柔地看向林朵儿,琢磨了片刻说道:“朵儿若是真的喜欢,不如今日就拜师吧。”
林春桃对这个是没意见的,她回头看向林朵儿,询问道:“朵儿,你怎么说?”
林朵儿看了看范丽娘又看了看林春桃,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
拜师礼虽然程序简单,但林春桃在旁边看着还是觉得很郑重的,她们堂屋里贴了天地亲君师,前面的柜子上还放着香炉,范丽娘去拿了香出来,点燃跪拜,嘴里念叨:“今日范家第七代绣娘范丽娘收林朵儿为徒,担传承扬门楣必不辱命,望先祖庇佑。”
说完她便是三拜,拜完后将香插进了小香炉里。
这弄完,林朵儿给师父敬茶叩拜,算是礼成。
完事儿后林春桃回家了,林朵儿留在了范娘子那边,今日便开始学手艺。
第120章 第120章-二合一——
十月十八午后,林春桃她们第一次烧的木炭窑开。
烧窑的时候浓烟飘了好久,村子里的人还以为山林起火了,不少人跑过来看过,听林春桃说是烧木炭,有些新奇。
平日里大家伙直接烧柴,偶尔剩下一些没烧成灰的,二次用确实是没有烟,但也不耐烧了,大家还觉得林春桃这是浪费柴禾,把木头这么焖着烧过了,再烧都不经烧了。
而且,这边松林多,他们又靠山,冬日冰雪偶尔才有几日,夏日砍一些松木放着晾干,那几日拿出来在火塘里面一烧,特别暖和,没必要平白费二道手脚。
但林春桃偏说会更好用,特别是烤火,没有烟还比柴耐烧。
大家当时是不信的,但架不住好奇。
这窑还没有开,一天有几波人跑来看。
遇见林春桃时还要问一下她那个柴啥时候烧好?
林春桃也没瞒着他们。
这不,她准备开窑子时,周边围满了人。
林春桃把窑子前面的那个小门敲开,窑子里面已经是一片漆黑,她猫着腰看了看,木头的形状还在,林春桃大喜,她第一次烧,就和开盲盒似的,就怕打开只有一窑子的草木灰,还有这么多村民围观呢,那大家可就要笑话她了。
刚开窑子她也没钻进去取炭,只是从边上拿了两根出来,轻轻磕碰,还有清脆的声音,林春杏在旁边问道:“姐,烧成了吗?”
林春桃回道:“成了,去拿一个竹筐过来取炭。”
林春杏应了一声就朝院子里跑去了,围观的村民都蹲了下来,让林春桃再拿两块出来看看,林春桃又拿了几块出来,他们拿着仔仔细细地看,看着看着几人就讨论起来了。
“这和我们烧剩的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春桃烧的这个要硬一些。”
“是,也是奇了,这么捂着烧就不会烧成灰?”
说着他们还问起了林春桃:“春桃,你这捂了好几日了吧?”
林春桃点了点头,“嗯,有四五日了。”
“你这咋弄的呀?真耐烧吗?”
林春桃还没回话,便有人问道:“春桃,人家城里人烧的炭,不会就是这种的吧?”
“木炭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个。”
益州地处南方,北方的煤炭运到这边价格很高,这边草木旺盛,大家也就是以烧草木为主,城里家境不错的大家买木炭烧,林春桃她们做汤粉也买了不少木炭,六七文一斤,虽然耐烧,但日日用也是一笔挺大的花销。
卖炭翁偶尔会挑着炭在村子里叫卖,但几乎没有人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