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演绎法: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心动演绎法》 50-60(第12/17页)

、有人质疑嘲讽,有人大搞阴谋论,有人痛斥凶手的所作所为……说什么的都有,但更多的,是恐慌。

    凶手用匿名邮箱给报社发去邮件,网安的同事尝试追踪嫌疑人的IP,却一无所获。

    可是,虽然凶手将自己的痕迹清理干净,警方手中掌握的线索并不算多,但嫌疑人的画像渐渐清晰了——

    男,28-38岁之间,身高178-183cm,身材中等偏瘦,右利手,受过良好的教育,懂技术,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处于社会中上层。

    凶手三年前犯下多起命案,中间三年不知因何缘故停止作案,三年后变换手法作案,每一起案件的现场都处理得十分干净。凶手性格冷静沉着,做事严谨有条理,有轻微强迫症和洁癖,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有反

    社会型人格障碍。

    “现在可以确定,凶手就是三年前的Artist。”会议室里,张嘉阳最先开口,“现场细节和三年前的案子完全对得上,这些都是未公开过的细节,如果是模仿作案不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凶手竟然敢再次冒头,实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回我们必须把他捉拿归案!”

    张嘉阳语气忿忿,搞得会议室里的气氛莫名热血,其他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把目前掌握的线索同步给其他人,见沈岁寒一直默不作声,他忍不住嘲弄地弯了弯唇角,故意问他:“沈队有异议?”

    沈岁寒没说话,张言澈倒是先坐不住了。

    他正要开口,旁边的周黎森踹了他一脚,清清嗓子,示意他别冒头。

    张言澈撇撇嘴,忍不住小声和他抱怨:“冯局不是让他们来打辅助的吗?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他声音不大,站在最前面的张嘉阳没有听清,但从张言澈不服的表情也能猜出个大概,张嘉阳目光锐利地盯着张言澈:“你说什么?”

    张言澈连忙摇摇脑袋,假装很忙地低下头。

    沈岁寒终于开口:“现在是不是不能确定这三起案件的凶手就是三年前的凶手?”

    “怎么不能确定?案发现场和三年前的一模一样,凶手自己也承认了。”张嘉阳戏谑地吹了声口哨,“你不会还要固执己见,坚持自己那套岑队男友是凶手的理论吧?我真不知道该说你太要面子,还是对人家有种莫名其妙的敌意,你要是再这样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里,影响的是所有人的进度。”

    三年前的案子,张嘉阳也在调查的队伍里。

    他对当初沈岁寒坚持蒋晏山是凶手的观点十分不屑,他一直认为,当初要不是沈岁寒浪费了大家的人力物力,可能他们早把凶手抓住了,凶手也不会在三年后如此猖獗。

    沈岁寒没有理会他的揶揄,只道:“现场还有存疑的地方,现在就下结论是不是太早了?”

    “存疑?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张嘉阳挑挑眉,“我们为了你可是第一时间调查了蒋晏山的不在场证明,他根本没有作案的可能。”

    张嘉阳故意压重“为了你”三个字。

    明明只是调查一切可能性的正常工作流程,可被他这么一说,好像沈岁寒在无理取闹似的。

    “你!”张言澈实在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想替沈岁寒出头。

    周黎森眼疾手快地拉住他。

    另一边的贺寻也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他的袖子。

    周黎森笑眯眯地充当和事老:“都是为了案子,都是为了案子。”

    张嘉阳瘪瘪嘴,故意问:“沈队有什么高见?”

    沈岁寒无视他,翻出几张现场的照片,投在大屏幕上。

    是三年前的案件与这次案件的受害人手腕局部特写,以及一张在网络上找到的图片。

    “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在死者手腕上留下一个类似字母‘A’的标记,这个标记的写法很特殊,我们找到这个标记是俄国17世纪一个著名画家个人常用的签名方式。可以对比发现,三年前的案子中,凶手留下的标记与图片中的字母‘A’一模一样,但近期案件中凶手留下的标记,明显可以看出字母‘A’中的横杠写法与之前的有所不同。”

    自从岑绵提起凶手的签名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他和孟微就搜寻了大量图片,终于找到俄国画家阿布拉莫夫斯基的签名与这个字母“A”的写法一模一样。

    他们对比了国内藏有该画家作品的买家以及在霖城居住或工作过的人员名单,因其作品并不大众,最后筛选出的名单并不长。

    里面竟然真的有个熟悉的名字。

    但这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更何况“拥有该画家的藏品”也不能作为唯一的根据。

    不过这个思路帮助他们缩小了嫌疑人的范围。

    沈岁寒继续道:“凶手对于犯罪现场的细节具有某种完美主义的特质,更何况一个人的习惯不可能轻易改变,在这点上,他不会将自己沿用的标记弄错。”

    “另外,还有一点存疑。三年前的几起案件,受害人家中并非第一案发现场,但这起案件中,痕检已经确定受害人家中的客厅就是第一案发现场。受害人在服下地/西/泮后,因某种原因在凶手行凶的过程中醒来,与凶手发生争执最终被杀害。虽然凶手清理现场时清理了受害人指甲中的皮肤碎屑,但法医那边还是从死者指甲中找到了不属于死者的皮肤碎屑,这和凶手一直留下的谨慎印象并不符合。”

    “三年前的案子里,凶手的行为模式一直是,以某种手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将其带到某处后用药物致其昏迷。死者不是一刀毙命,而是脏器受损缓慢失血而亡,凶手极有可能很享受折磨死者的过程。”沈岁寒道,“但这起案件中,凶手虽然以某种方式进入受害人家中,但根据受害人生前穿着、家中物品摆设可以看出受害人并未和凶手相处太久,两人之间并不熟悉,受害人对其存在一定的戒备心。这与三年前案件的凶手测写完全不同,三年前的凶手,应当是个很容易获得他人,尤其是异性信任的人。”

    “虽然我不知道凶手用怎样的方式得知三年前案件的细节,但这次的连环案件中,两起案件间隔时间太短,凶手准备不够充分,不符合凶手以往严谨的性格。还有,三年前的凶手一直行事低调,甚至在最后一起案件后销声匿迹,和如今公开承认自己就是凶手的高调行为完全不同。”

    沈岁寒默了默,思索片刻,他继续道:“其实我一直有个疑惑,最近三起案件中,凶手似乎展现出了相反的特质。看似严谨不留任何线索,却行事冲动,案件与案件之间的时间越来越短,公开挑衅警方,享受被公众关注。但如果说是两个人……那就说得通了。”

    张嘉阳对他的说法不以为意:“你说的这些都没有直接证据,现在将两起连环案并案调查才是正确选择。”

    “老徐从死者指缝中提取到的皮肤碎屑已经在做DNA对比了,我让他优先对比这三起案件中那几个首要嫌疑人的DNA,等结果出来了,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

    张嘉阳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随你。你想按你的方式调查就去吧,反正我们会按照我的方式调查,我不会陪你在这儿浪费时间。”

    张言澈实在看不惯张嘉阳的态度,玩味地问:“哎,张队,敢不敢打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