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花栗鼠原始历险记》 70-80(第13/14页)
一早就要出发,没时间了,得赶紧晒干,带着路上吃。
备好簸箕,找来竹铲,花时安弯腰趴在陶缸边上。正准备下铲子,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松开陶缸站直了,将竹铲递给岩知乐,“你来,拿着竹铲用力往下戳。”
岩知乐没多想,乖乖接过竹铲,使了股劲往缸里戳。
竹铲戳进缸里就像戳中什么硬物一样,看似柔软浆液纹丝不动。有那么一瞬间,岩知乐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拿着竹铲又猛戳几下,结果还是戳不动,完全戳不动。
什么情况,这玩意儿这么硬的吗?岩知乐懵了,直到身旁传来几声窃笑,这才反应过来,他被祭司大人耍了。
没有被洗刷的恼怒,岩知乐亮晶晶的眼睛倏地看向花时安,一脸兴奋,“这是什么情况呀祭司大人?葛根粉在水里泡了一夜,不该是软的吗,怎么硬邦邦的?”
还能是什么情况,淀粉浓度达到临界值,变成非牛顿流体了呗。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花时安直接忽略了他的问题,扬了扬下巴道:“你再试一次,轻轻的,不要用太大劲。”
岩知乐一听来了兴趣,拿着竹铲再次探入陶缸中。
轻轻一戳,几乎没怎么用力,硬如石头的葛根粉就这么划开了。岩知乐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用竹铲铲起一块,不论捏还是揉,葛根粉都软乎乎的,与方才的状态截然不同。
使劲就变硬,不用劲的就变软,多次尝试岩知乐终于发现了诀窍。他拿着一小团葛根粉捏着玩,活也不干了,追着花时安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祭司大人?好神奇,好有趣!”
“葛根粉就是这样的,没有怎么回事。”花时安随口糊弄了一句,捂着嘴巴打了个懒洋洋的哈欠,交代正事:“玩够了就赶紧干活,葛根粉交给你们了。挖出来掰成小块,放在簸箕里晒,晒到半干把粉块揉碎,揉成粉末继续晾晒。”
岩知乐不玩了,歪着脑袋看向花时安,“你不跟我们一起?你去哪啊祭司大人?”
话音刚落,营地后方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一群兽人从灌木丛里钻了出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拖着一根不大不小,一只手刚好能握住的剥皮树。
岩知乐回头看了一眼,问题立马又变了:“一大早又是磨骨头,又是洗牛筋,又是砍树的,祭司大人,你到底在教他们做什么呀?”
花时安:“武器,防身捕猎的武器。”
第80章 第 80 章 准备
两天时间有点紧, 没空另找材料,花时安只能让兽人就着现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武器,比如吃完肉剩下的牛骨头。
粗壮而坚硬的牛腿骨用来制作武器最适合不过,就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牛骨洗净, 先用石头敲去两端股骨, 保留中间直挺的胫骨, 再从顶端把胫骨劈开,将其一分为二。
去除表面油脂与筋膜,刮去内部残留的骨髓,牛骨加草木灰水放入陶锅中,大火煮上半个小时,进行脱脂处理。
待牛骨冷却, 找一块表面粗糙的石头,开始打磨。
劈开来的胫骨平扁、奇形怪状,需将两侧打磨规整对称,边缘打磨锋利,再将顶端磨尖,简单来说,要靠一块石头将片状牛胫骨打磨成匕首。
同时底部也要打磨, 往小了磨, 方便最后固定。
牛骨打磨好,找一根长而笔直, 不大不小的剥皮树。树干必须使用者亲自挑的, 粗细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拿着合适,用着顺手。
剥去树皮,用石刀在树干顶端劈一条缝。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缝隙不能太深,理想状态是牛骨长度的三分之一,以免剥皮树干燥后开裂变形。
牛骨竖着嵌入缝隙中,用力捏紧,最后用棕绳反复缠绕,将打磨好的牛骨牢牢固定在树干顶端。缠棕绳的位置可以先用石刀划几圈划痕,以防使用过程中棕绳位移滑脱。
最后的最后,根据个人习惯在树干中间或底部缠几圈棕绳,增强握持,一把锋利无比,坚不可摧的骨矛便做好了。
部落以前也会制作类似的长矛,但那时候的威胁主要来源于天上飞的苍鹰,长矛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族人制作武器的技术……树枝上随便绑一块尖石头,不提也罢。
骨矛精致而锋利,兽人们爱不释手,一做好便拿到草地上挥舞,假装与同伴搏斗。
十多个人嘻嘻哈哈,乱糟糟的一团,如群魔乱舞。
没错,骨矛不止四把,花时安和狩猎队的兽人人手一把。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每个兽人配一把骨矛,兴许以后狩猎用得上。
近战武器有了,远程武器也得有。
根据现有材料,花时安决定教他们制作——弹弓。
框架选用坚硬而不易开裂的拓木,取一根自然生长成Y字形,大小粗细适合手握的枝杈。
弹性材料选用暂未烹饪的牛筋腱,同样要进行脱脂处理,再经过捶打、拉伸、晾晒,本就自带弹性的筋腱变得和扁皮筋一样,轻易拉伸,快速恢复。
弹兜选用鞣制好的牛皮,切成椭圆形,最后两侧钻孔,固定在筋腱中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筋腱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兽人们折腾得满头大汗,急得抓耳挠腮,一个个都说比外出狩猎还累,当天下午就开始做,愣是折腾到第二天中午才制作好。
筋腱弹性始终不及真正的弹弓皮筋,弹弓做好了,但射程和杀伤力都不是很理想,说是防身狩猎的武器,其实更像小孩子的玩具。
石头充当弹丸,筋腱拉到极致,二十米开外能打倒一个装满水的竹筒,且在竹筒留下痕迹;三十米开外同样能打倒竹筒,前提是竹筒只装半灌水;五十米……空竹筒被命中只会响一声,然后纹丝不动。
早料到的结果,花时安并没有很失望,因为弹弓这类小型武器(除了特制弹弓)杀伤力本就不强,对大型猛兽构不成威胁,主要用来远距离驱赶野兽,起到一个威慑恐吓作用。
制作武器耗费了太多时间,明天一早就要出发,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艳阳高照的正午,在河边练习了一会儿弹弓,花时安带着三个兽人回到营地,开始准备他们路上所需要的工具和食物。
丛林探险必备,火折子做上十个。
一个用完再点另一个,即使一个火折子只能用三天,十个火折子也够他们用三十天。
陶锅易碎,石锅太沉,炊具不考虑带,烹饪以烤为主,烧水可以选择多带一些轻便的竹筒,用完就扔。
出门在外难免遇到突发状况,除了这两天制作的骨矛、弹弓,还需带上棕绳、棕片、骨刀、石刀、石斧等用具,以备不时之需。
天气回暖,密林中蚊虫鼠蚁比较多,花时安坐在营地捣鼓,用艾草、鼠尾草、迷迭香等植物叶片制作几个简易驱虫包。
工具备好,接下来轮到最重要的食物。
没有松子板栗这类管饱易携带的食物委实遗憾,好在先前挖葛根在森林里找到了顶饱的红薯。红薯可烹饪,可生吃,好吃又顶饱,唯一的问题在于水分多,太重,只能少量携带。
晒到半干的葛根粉无疑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