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70-80(第10/17页)

为旗语,在半空中挥舞。

    第一面旗子挥舞起来之后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另外的一个旗兵挥舞出同样的旗语。

    所有信息丝毫不差地迅速在庞大的队伍之中传递。

    赵霁才知道,看似进山之后就被打乱的队形竟然依旧是依旧严格遵守着某种规律的。大约每百人左右的范围内就有一个旗兵负责互相传达命令。

    也是这些旗兵的存在保证了每一个命令都能快速传达。

    收到命令的人按照徐天的安排进退有序,赵霁他们在一堆有规律运动的人之中便显地有些醒目了。

    赵霁担心他守着的这个副指挥使有不应该有的小动作,但却又很想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短暂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留下丐帮一个高手和包拯在这里盯着那几个有问题的人,他则和其他剩下的丐帮弟子一起凑到前面。

    徐天此时站在树林的最边缘,赵霁越是靠近徐天的那个地方,视野就越加开阔。最终,在走到徐天身边的时候,也看轻了正在胶着的战事。

    就见他们不远处的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身着大宋军队铠甲的小队兵卒正被两个人围攻着。

    虽然那小队兵卒人数不多,却好歹也有几十个人。

    那是几个人被两个人包围了不说,还被单方面虐,打。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景略微显地有些怪异和荒诞,可毕竟包围他们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花满楼,一个是赵霁他男神。所以这画面无论再荒诞,赵霁都有种‘理应如此’的感觉。

    底下被围攻的那些人手臂上并没有系头巾,随着徐天的一声令下,小坡上的兵卒有一小队人正抄着刀,朝战局正酣的中心摸了过去。赵霁忙道:“那两个人是本王的人。”

    徐天的目光落到英勇无畏,以两人之数,声势浩大地合围了那几十人小队的战局,发音都带着不能平静的小颤音:“王爷放心……来人,给老,子,传令下去,咱们的人过去的时候都小心些。只杀那些没有系头巾的贼人就可,但刀剑无眼,但不要伤到两个侠客。”

    “不,不。”赵霁明白徐天误会了他的意思,解释道:“我是怕你们的人冲下去,万一真动起手来他们伤了你的人马。”

    赵霁武功不怎么样,但好歹大概的眼光还在。

    公孙策和花满楼能围几十个人,那同样水平的士兵,再多几十个也是一样。不会有任何改变。

    徐天本还有点不信,狐疑地觉得眼前这王爷是在吹牛。

    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响亮的耳光。

    他的命令还没有传达道,先遣的那支小队就已经冲下去了。

    围着头巾的小队冲下去,本就是针对那些没有围头巾的人和那两个‘侠客’。

    刀兵短接间,两队铠甲认均出了对方。

    “老吴?怎么是你?”

    “滕大哥,你怎么没扎头巾?不对,你在这里做什么?”阜阳守兵也就那么点,大家早就互相都认识。

    短到了只有两个呼吸时间的会面认亲之后

    战场上形势再次逆转,两边的人无意识联合起来,对抗只有两个人的‘怪物组合’。

    会发生这种事情也不奇怪。

    那些戍守兵卒在冲下去的过程中,直面了公孙策和花满楼以两人之数,直接就围了数十人的光辉事迹。此时一发现被围的是自己比较眼熟的面孔,脑子下意识就把被围的那些弱势群体划为‘兄弟’,而团结起来去抵御‘外敌’。

    能立刻就发现他们胳膊上没有标记的人是少之又少。

    也幸好徐天后面的这个命令下得快,才得以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公孙策和花满楼在反抗的整个过程中都刻意避免杀戮,只求把人控制,而不是杀死。

    两人正想办法,想看看怎么把这些人也抓起来。就听到平地惊雷,又有一队人马朝他们而来。

    花满楼侧耳听着声音,表情很不乐观:“数量上可能有些吃力。”

    蚁多咬死象的事件公孙策也懂,道:“吃力就杀。”

    杀死一个人,可是比活捉一个人要简单多了。

    两人正这么想着,就拿着各种长短兵器的兵卒就这么冲过来了。

    最后,还好歹是徐天的命令,救下了这些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却依旧不自知的兵卒们。

    第78章

    徐天下达命令的令旗后一步传到。

    正在交战中的人虽然开始没有注意, 可越到了后面注意的人就越多。呐喊声和兵器对撞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很多人不知所措。

    令旗要他们不许对付那两个‘武林’人,却要他们对自己人下手?

    “怎……”

    迟疑的情绪只存在了片刻。

    “军令如山!”有人在队伍中这么喊了一句。

    这一句惊醒了许许多多正在迟疑的人。

    此时很多军人入伍一干就是一辈子,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要在身上刺字的。

    和犯人的处罚不同,兵卒的刺字更多的是代表了他们的身份, 刺字是福利也是限制。

    他们能够享受比一般百姓好上一些的待遇, 相对的, 他们也肯定要更加严格地遵守某些规矩。

    服从军令就是其中一条。

    军令之下,哪怕对面的人是以前自己勾肩搭背一起喝酒的朋友,只要他们当一天兵卒,只要他们身上的刺字还在,那他们就必须得遵守上级的一切命令。时刻准备刀刃相向。

    “老刘?你怎么回事?!”

    “你们……”

    没有在手臂上系头巾的人们一脸惊慌地看着一开始还站在他们这边帮助他们的兄弟们,在眨眼之间就翻转了刀刃的方向, 开始毫不留情地攻击他们。

    公孙策和花满楼的压力骤然轻松。

    两个人虽都觉得此种轻松来的有些莫名,来不及细想,又听身后的队伍中传来两声‘呜呜’悠长的号令。

    队伍之中,赵霁正骑马立在徐天的身边。“本王自是相信你能够办好。”

    徐天侧着头,嘿嘿笑了两声,用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声音中带上了些讨好:“王爷仁慈,竟愿意放过那些逆贼。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若是那些没有围头巾在手臂上的贼人愿意乖乖束手就擒, 我们便不会赶尽杀绝。”

    那‘呜呜’的号令传达出来的, 正是这个信息——只要愿意扔掉武器投降,可以生擒。

    “受降, 受降。”

    “不要打了老李, 我受降!”

    都是一家人,这信号一出大家都能明白。没戴头巾的那些人听到这号令,一下听出这是自家队伍里面‘投降留活口’的意思,早就没了战意的人们, 纷纷扔掉了手里的武器,大喊着蹲了下去。

    他们是和大部队一起出的营,行进没多久,都头就过来点人,说是指挥使要派他们先走一步探路。

    这些人被调离队伍之后,甩开拖慢速度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