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第13/16页)



    如果这个‘昏招’,在当时的曾布眼里,是最简单省事的处理方式呢?

    赵霁心里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会让曾布产生一种‘求助皇上,所有事情就会一劳永逸解决’的错觉?!

    想到这里,赵霁抬眼,朝着包拯使了使眼色。想要包拯出声制止这个案子继续审下去。

    他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小辫子会被曾布握在手里。

    但看曾布这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赵霁直觉不妙。

    偏偏,去贡院的马汉和小同子此时回来了。

    赵霁甚至没有时间把所有事情经过都想明白。

    就见小同子把贡院提来的试题直接就送到了包拯的案前。守在那三个士子面前的王朝也十分有眼色地把三个士子默写出来的印象中的策论问题一同呈到了包拯的面前。

    包拯近视眼,专门戴上了眼镜,逐字逐句对比眼前的几张纸,然后放下赵霁给他配的那个专属于他的眼睛,非常正式地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宣布。

    “三位士子所写的策论试题,和王朝从贡院中取过来的试题非常相似,用相同的答案也可以完全回答贡院的第三场的试题。”

    包拯说完,立刻对着身边的人道:“你二人把这几张纸拿到堂下,给其他在场人查证。”

    开封府的公堂外面聚集着不少因为郭单睿的母亲一路吵嚷而跟着一同过来看热闹的开封百姓。

    围过来的众人窃窃私语。

    不懂的问前人,前人就好心补充,分享八卦。

    很快就都隐约听到风声,这竟然是在审理科举舞弊的案子。

    科举还在贡院举行,距离贡院开门还有最后一天。

    考试中的人都还没出来,这……怎么就舞弊了?

    众人窃窃私语。

    所有怀疑和疑惑都在包拯把三张蒋宇星他们默写的题目和来自贡院的题目展示出来之后,变成了轰然!

    这……

    “唉,兄弟。我不识字,这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来,这……这四张问题虽然表述差距,但是仔细想想,又确实能用同样的回答,来回答这四份考卷!”

    铁证如山!

    所有来看热闹的开封百姓,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个惊天大瓜。

    刺激地都要端不住手里的瓜。

    赵霁一直都有留意曾布的表现。

    却见一开始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的曾布在真相大白于天下的当口,突然就笑了。

    那是种胜券在握的笑。

    赵霁心底一沉。直觉有什么脱出他掌控的事情发生了。

    这感觉很不好,让他犹如回到了昨夜那场暴雨之中。

    仿佛历史正在重演。

    昨天,他面对着皇后派来的小宫女,和郭春兰派来的小宫女。心里隐约觉得好像要出事,却最终几度犹豫之下,选择了去郭春兰那里。

    昨天晚上,他选错了一次。

    今天,他可能又再一次错了。

    第139章

    曾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 从座位上站起来,先是从容地对着赵霁一拜,紧接着正对包拯,对包拯道:“臣突然思及之前听到的些许风声, 现在想来, 或许真的和此次舞弊有关。”

    赵霁看曾布如此从容的态度, 没由来紧张。

    偏偏众目睽睽之下,既然曾布都这么说了,他没办法叫他闭嘴。

    假使他在现在强制驱散围观人群,用强压迫使曾布闭嘴,都用不了等到明天,今天傍晚流言蜚语就会充斥整个开封。

    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不外如是。

    赵霁知道曾布可能憋着个同归于尽的大招, 但就是不知道那大招到底是什么。

    心底发紧。

    只得道:“曾大人可有什么真凭实据?最好想好了再说。”

    曾布傲首挺胸道:“自然,臣所言一切皆有凭据。”

    话说到了这里,曾布话头一顿,转而开始说起别的事情:“臣妻子玉汝蒙陛下和先帝厚爱,承封魏国夫人,可请进宫觐见贵人。前几日,宫内一个贵人突告知张氏女官, 通知臣妻子进宫, 说是有话要说。玉汝进宫之后,和贵人畅谈一番, 待玉汝离开, 那贵人身边的侍女追上臣妻子,偷偷递出一物,说是拜托臣妻子将那个物品交于宫外族弟。臣妻子应下,便把那东西带了出来。”

    话说道这里, 曾布话锋一转,严肃道:“因着贵人千叮万嘱不要拆开,玉汝便没敢妄动,只是将它好好珍藏,只是恰好臣归家,并不知道此间由来,不经意看了一眼,虽没有看全,但是臣确定那物品的侧面有些常人难以辨认的小字,现在臣回想,那字似乎和如今泄露的考题有关。”

    赵霁现在听到‘后宫’两个字,头脑壳就疼。

    曾布的指向性太明确了,就差没指着鼻子说‘贵人’就是郭春兰。毕竟后宫有权利把人叫进来的就她俩。

    皇后家世不错,但族中弟子为人都很低调,并不彰显。没有任何一个兄弟在开封的出镜率赶得上郭春兰的这个弟弟郭单睿。

    曾布藏着掖着,半遮半掩,暗戳戳地甩出一张底牌。

    既没有说‘贵人’是谁,也相当于承认了他和科举泄题有关,甘愿承担后果。

    暗地里的潜台词就是‘陛下,臣认了,臣可在臣承受能力内背锅,但是陛下如果太过分,也别怪臣鱼死网破。’

    赵霁翻过去再品了品曾布刚刚喝茶那一句话,联系前因后果,就品懂了曾布的潜台词。

    感情曾布觉得泄题这件事本身就是他赵霁授意的,他掺和一手其实是给他赵霁打掩护?

    你到底在说什么鬼东西。

    朕愿意保你才是见了鬼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底牌。结果,就这???

    这边,赵霁明白过来满腔被耍了的愤怒。而那边,曾布扔出底牌之后,心底有了些惴惴。

    他前面所讲的大部分都是真的,那贵人确实是郭妃娘娘,而要带的人也确实是郭单睿。

    但是有更多和他有直接关系的话,他没有说出口。比如,那沈秉坤的题是他授意人给的。

    堂下这三名告状的士子状告之人也理应是他。

    透题非他所为,可事情闹到如此地步,却是因为他。

    实际上,当天,曾布的妻子魏玩魏玉汝从宫中归家之后,本来要立刻把东西拿去郭府,交给郭府老夫人,再拜托她转交带给郭单睿的。是曾布,专门找理由阻挡了一下妻子,把妻子支开后,趁机看到题,并顺便背诵誊写出来的。

    他叙述故事中的‘张氏女官’,也不是一个完全莫名其妙的路人甲npc,恰恰相反,这个女人在其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张氏女官,其名为张惠芝。

    早年间,曾布北上参加科举,和兄长一起高中。他在开封为官,妻子便呆在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