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20-30(第8/15页)
解尊重,心里还觉得这些知青是个死脑筋。
真把村子里的人当成好糊弄的傻子了?
要是空穴来风,村里人会自己省着粮食舍不得吃都要给山神娘娘供奉?
【作者有话说】
晚上还有一更~
26
第26章 VIP-10
◎不能在钱上面打马虎眼儿。◎
李爱华把这一牛车的知青都送到山神庙后,见知青们个个都双目无神,估计是被山神庙里那捡漏的条件给吓到了,生怕李揽月再搞事,便道:“天气也不早了,你们好好收拾一下吧,自己选房子住。”
“山神庙是早些年修的,一间大殿,东边西边都有房子,是之前在庙里住的道士姑子们住的地方,村里人已经帮着拾掇过了,东边的房子住男知青,西边的房子住女知青,大殿里边的神像已经搬走了,你们可以在里面堆放一些杂物,也可以在大殿里边做饭吃饭。”
“乡下条件不好,没办法每个知青都单独安排住的地方,你们就自己互相看对眼不对眼吧,对眼的就住一个屋子,不对眼就分开住。每个屋子都盘了炕,但柴火肯定是没有的,需要自己去捡,包括做饭用的柴火,也得自己想办法。”
“冬天马上就来了,我建议你们早做准备。现在山林子里都是树枝,捡一些粗的也不难,而且燥了一个秋天,现在的树枝都干了,不会太沉。要是现在不捡,等到一场冬雪落下来,可就难捡了。”
“你们先收拾吧,尽早安顿下来。看着有什么需要的,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沿着刚刚我们来的那条路下山去,找村里人问问,也可以直接找我爸,不过他今天忙得很,肯定没时间搭理你们。”
李爱华向来耿直,脑子里想到什么,他嘴里就说什么,压根没管自己说出来的话给这些城里来的知青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肯!定!没!时!间!搭!理!你!们!
李爱华说这话的时候,李揽月就站在他跟前,受到的打击也最深,她心里直犯委屈,“就这么嫌弃我们的么?我们是来支援你们农村建设的。”
李爱华嗤笑一下,“支援农村建设?你们拿什么支援?有力气还是有脑子?说是知识青年,可你们学的知识能给农村带来什么帮助?”
“实话说吧,真没几个村子稀罕知青来支援的。种个地都种不好,只会给村里添乱。要不是上头把你们强硬地分下来,真以为会有村子要你们这些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累赘?”
李揽月这次受到的已经不是言语上的打击了,是心灵山的暴击。
年龄最小的孟彬犹豫好半天,一脸难为情地开口问李爱华,“爱华哥,那我们吃饭的事儿该咋解决?队上会给我们分粮食么?”
孟彬这是问到点子上了,其它十一个知青原先已经看屋子去了,见那条件根本不忍直视,心里的退堂鼓敲得震天响,要是有后悔药卖,现在他们都已经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去买后悔药了。
李爱华扯了扯嘴角,“我哪儿知道?最近这两年,田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村里人自己都吃不饱,不然为啥村里人都不欢迎知青来?我估计……你们就算把我爸喊过来,我爸也没什么辙,你们还是得去城里找地方买。”
十二个知青都感觉到了透心凉。
李爱华生怕这些知青找他借粮食,这次没再敢多劝了,赶紧赶着牛车下山,留下一群欲哭无泪的知青在山神庙里呆若木鸡。
年龄最长的知青叫苗庆红,今年已经二十六了,她站在一群知青中间就像是鹤入鸡群,主动承担起了带头的责任。
“哎……村里也不管,直接给我们往这破地方一丢,任凭我们自生自灭。大家先收拾东西吧,收拾好东西休息一下,赶了一天的路,我的腿都乏得不像是我自己的了。”
苗庆红这么一说,男知青那边也站出一个扛事儿的来。
这个男知青长得又黑又瘦,看着比李爱华还像村里人,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可是看着很亮。
不知道怎么的,李揽月心中突然就想到了一个成语——贼眉鼠眼。
她对这个男知青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像是个黑耗子一样。
这个男知青自我介绍说,“我姓张,叫张浩,孟浩然的浩,闽南人,第一次来这么北的地方,还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要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地方,大家也千万别同我客气。以后大家就在这一个地方生活了,还得互相扶持。”
李揽月的脸皮又抽了一下,没想到这位张知青的名字里也带着浩字儿,真是和耗子有缘分。
在苗庆红和张浩的带领下,男知青和女知青三个人三个人的组队,各自选好了屋子,然后就进去收拾了。
林场村的村长李坷垃原本想着给这些知青们好好收拾一下的,他想着知青的年纪同他儿子闺女一般大,他不能做那黑心的人,苛待别人家孩子。
可是谢春耕夫妻俩出了这档子让人眉毛着火的大事,李坷垃哪里还能顾得上知青点的修与建设?
没有李坷垃盯着,李爱华带来的人都是草草修整了一下,屋顶补过了,墙上的洞也糊好了,炕也给盘上了,连带着烧炕的灶火也垒成了,硬件都齐全了,可就是处处都潦草的不行。
李揽月看苗庆红那么主动的扛起了事儿,便主动与苗庆红住了一间屋子,她们屋另外一个知青叫魏小珍,年龄才十九,看着很容易相处。
苗庆红一进屋子就开始念叨,“这都是什么破地儿?屋顶就这样秃着?还有这炕上,咋炕上还有一堆泥巴呢?就不给清理清理?这窗户也是,咋都破着洞呢?这让我们怎么住?晚上睡下之后第二天全都冻死了得。”
李揽月来之前听家里人说过,隔壁邻居家的儿子下乡当知青后,住的是牛棚,冷极了就往草垛下面钻,一个冬天过去,全身上下都长满了冻疮。
所以刚看到这知青点的时候,李揽月心里还觉得凑合,虽然破了点,但人家村里好歹还给修了修,也给垒了土炕,不至于让她们住牛棚。
这会儿听苗庆红一念叨,李揽月也觉得这房子不能住人了。
魏小珍已经出门在院子里翻找了起来。
李揽月诧异地问,“小珍,你找啥呢?”
魏小珍说,“我找个扫把,把屋子里扫扫,不然这带来的东西也没法儿放啊!放哪儿都是一堆灰。”
“那你找着了吗?”李揽月又问。
魏小珍就好像是一支霜打了的茄子,垂头耷脑地说,“没有啊,这院子里怎么啥都没有?”
李揽月:“……”
苗庆红:“……”
其它三个屋的知青也一脸菜色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都有一种猫吃刺猬的感觉——压根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苗庆红心里一合计,同张浩说,“张知青,我寻思着,我们得下山去村里买点东西,这扫把得买几把,屋子里的灰必须得扫,不然根本没办法放置铺盖。”
“还得买口锅,买点粮食,再找人要点旧报纸,窗户得糊一下,不然窗户漏风,这屋子根本不能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