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归彩鸾: 5、第五回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秋归彩鸾》 5、第五回(第1/2页)

    弘康十六载春,齐国的国书送过长江,建邺城中的齐军也依约退回了江北大营。

    赵业早就对皇帝的布置有所猜测,在此刻有所印证。他将皇帝的家信妥贴收好,只待处理完毕事务,交接了江北大营的督军印,便启程回京都。

    沿途自是路过徽州的,赵业在宣城停留几日,复又启程,按皇帝旨意,巡查州府,又在张存中处逗留几日。回到长安,已是炎炎夏日。

    烈阳高照,晴空万里无云。赵业的车驾停在宫外,在树影下等待宫中召见的旨意。

    没等多久,柏简小跑着过来,道:“太子殿下,皇上在宣政殿等着呢,快随我来。”

    然一照面,柏简也诧异,满眼心疼道:“太子清减许多!”

    赵业一身浅紫常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道:“带路吧,中贵人。”

    走在树荫下,好歹有些凉风。赵业嗅着熟悉的草木清香,彷佛并未离开这几年,如常一般,问了些皇帝的景况,末了抬头道:“父皇忒也自苦,六娘今次却不肯回来,否则……”

    “六公主难得离开京都,皇上舍不得圈着,借着这个借口,是待她玩够了再催的。”柏简也笑,轻声道:“这几个月,除了长公主,皇上倒是召见了楚国的永嘉长公主,说说话解解闷的。”

    “永嘉是个人物,本宫看不透她。”赵业明白柏简话里有话,道:“不是已经赐婚了么?”

    “皇上有意再开女科,仿佛……是在永嘉长公主处起了意思。”柏简只用一句,让赵业缓下了步履,东宫的主人问清了缘由,沉吟片刻,便想明白了父亲在其中的图谋,不由摇头道:“父皇此举,倒是心焦了。但你的这句话流出去,便是永嘉长公主的过错。”分明是皇帝用女科一事试探永嘉,然口在齐国这边,就算要担待了恶名,永嘉也做不得解释。

    女科的事,父子之间不是没谈过。只是这些年重在军务,皇帝有意放缓。永嘉长公主赞允与否,都和此事是否推行不相干。但这番话只要是从宫中透出一二,让皇帝起念,便得这位楚国的公主担起了。

    宣政殿内摆了冰盆,初初入内,赵业先打了个寒噤。他行了大礼,不等起身,抬头望着皇帝,道:“儿子幸不辱命,父皇所谋,算是办成了。”

    “邸报里都写了,你的信朕也都看了,起来慢慢说。”皇帝将自己的茶递了过去,问道:“六娘怎么样?”

    “长高了些,气色也好,性子玩野了,整日价往彩鸾峰上去,体魄也强健了。总之一切安好,父皇莫要挂心。”赵业从怀里掏了个油纸包,道:“这是六娘自己做的松子糖,特地让我带回来,给父皇尝尝。”

    “六娘还学会做这些?”皇帝弯腰拿了过来,打开了不由失笑,那糖形状不一,一看就是做的人手生,掌握不来轻重。

    柏简上前,赵业拦了,拿了两颗塞进自己嘴里,含糊道:“品相是差,嗯……滋味还不错。”

    皇帝也捡了两颗放入口中,清甜中带着松子的油香,是用了心思的。他将油纸包重新包好,在书案上顺手拿了个锦盒,放了进去,道:“柏简,替朕收着。”

    于是宣政殿中只剩下父子二人,便少了礼节多了亲密,聊些阔别的体己话。这一聊,殿外已是黄昏。

    “也罢,你回东宫去吧,太子妃和敏儿应该都在等着你,朕不留你用膳了。”皇帝先是和颜悦色,又刻意板着脸,叮嘱道:“朕是叫你去督军的,但军务都有薛远,你的身子难道不要紧?不准那般熬着了。”

    “是,儿子都记下了。”赵业笑道:“父皇若是无事,不若移驾东宫,儿子令人去请了长姐和孩子们,一起高高兴兴用顿便饭吧?”

    皇帝睨了他一眼,还是起身道:“就会给自己媳妇添乱!”

    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这一夜的东宫格外热闹。除了仍在外的穆阳公主、昭阳郡主,竟是聚齐了皇帝膝下的一家子。

    武贵妃带着小厨房煲好的滋补汤羹、梅妃提着三大盒稚童们喜欢的点心,和皇帝前后脚进了东宫。

    盛阳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高高兴兴抱着皇帝撒娇,不多时赵王一家也到了。梅子酒才启了个缝,康王、梁王携手而来,一个拿着市井里的要排队买的酥酪,一个抱着自己王府种出来的半筐甜瓜。

    这也是上巳节后,康王再见永嘉。席间热热闹闹,他的心肠一波三折,心神也难定,好容易鼓足勇气,才捏着青瓷酒盏走过去,看似不经意,问道:“长安夏日炎炎,你可还习惯?”

    永嘉是皇帝着柏简去请来的,在这些人中难免格格不入,只好秉持既来之则安之,少言多听罢了。她起身行礼,道:“尚好,冰鉴司每日都会送来冰块,足以度过酷暑。”

    楚桓帝过世才几个月,是以永嘉的衣着一直以素色为主,也少佩装饰。南楚以文治兴盛,一向尊古重礼,康王便拱手还礼,轻声道:“我晓得你心中愤愤,但你瞧了这么些时日,该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父皇看重你请你来,是因为你我就要联姻。父皇待家人,总是格外用心怜惜的。”

    永嘉低了头,是啊,这样其乐融融的景象,怎会是在帝王家?哪怕太子在朝日久很有几分威严,几个弟弟心服口服之余,也敢在这样的场合扯着他喝酒玩笑。

    “莫要多想了,婚期已定,早些忘了南楚罢。”康王温和笑着,将酒盏塞给她,道:“这是五郎去岁采摘梅上雪酿的酒,清冽甘甜,很是解暑,公主不妨尝尝。”

    递了酒盏,康王便走开了,将盛阳的大儿子抱起架在脖子上,笑嘻嘻逗着玩闹。

    赵氏皇族早就习以为常,太子妃柴文君也只是叮嘱他小心些,便同武贵妃说着家常话了。

    永嘉深吸口气,缓缓抿下澄澈的酒液。她是楚人,就算联姻嫁进赵氏,也是融不进去的,只好做壁上观。

    弘康十六载,齐、楚战事既平,江北大营不撤,仍归扬威将军薛远麾下,军中辎重,由驻地徽州供给。

    这一战,在退兵前,薛远将建邺城中能带走的商船尽数带走,带不走的凿了船底彻底毁掉,便是一举将建邺海上的商路打断。

    由是齐国各港市舶司忙碌起来,鼓励商人,抢占南楚本来的份额。工部更是早早未雨绸缪,放出了一批好船。而有消息的民间船厂,也因此大赚一笔。

    北岸一片欣欣向荣,南岸却难寻一片能航远水的大船。

    宗正寺为首,楚王赵兴祖开始为这一场和亲制定章程。康王见色起意,随后是动了情。他借口中元佛节,在府中设宴,广邀京中好文采,自然也托盛阳请来了永嘉。

    正是热的时候,女眷们都在凉廊里闲坐踱步。来了长安这么久,永嘉虽不张扬,但她才情摆在那里,又存了几分心思,倒是和京都的贵女们相处尚好。

    大齐民风朴素,皇室带头厌恶繁文缛节,是以对男女之防并不苛刻。过了会儿男宾处得了好句,便有书童捧着送过来。

    楚王女赵玄殷便道:“皇姐,咱们不如聚一起聊吧?又不是私下会面,怕个什么?”

    盛阳忖了片刻,想着四郎的殷殷切切,便答允下来,令人去传消息。

    过得片刻,男女一处,康王举盏笑道:“能得诸位赏脸,本王府上蓬荜生辉。若再得诸位墨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