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归彩鸾: 20、第二十回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秋归彩鸾》 20、第二十回(第1/2页)

    知客到底还是领着人带着斋饭送过来,蒸出的黄馒头,几碗酱菜,轻轻搁在桌上,又把一盆拌汤拿过来,双手合十,道了句:“请慢用。”

    这里头的人,没人碰过这样的吃食。郁离却瞧着那黄馒头,有股子亲切。她被赵诚璋所部救下后,就没吃过这样的了。

    “这是把面粉撒进烧热的水里,一直搅做出来的。”郁离按人数盛出拌汤,道:“穷人家里,拿来果腹就算是很好的了。只是……灌个水饱,容易饿。”

    王遐抿了一口,只尝出来些许面粉的气味,倒没什么言语。穆阳却想起了山上那个孩子,初初相逢,恐怕连这一碗,她都拿不出吧。

    几人各怀心事,倒是将知客拿来的都吃了个干净。穆阳瞧了眼外头,日头向西而去,便道:“走吧,否则城门关闭,难不成真用东宫的金牌惹事?”

    王遐瞪了她一眼,张口唤了轿子,踮着脚爬进去。

    “郁离,今晚就和我走,还是过些时日?”穆阳走在前头,话说给跟在身后的人听。

    “可以明天么?”郁离迟疑片刻,又怕穆阳多想,便道:“我得拿些衣裳。”

    “行。”已然走出香积寺,穆阳上了马,和她道:“明日,我让清沐去郡主府上接你。”

    “好。”郁离也上了马车。

    三行人都是回京的,只是穆阳发了性,打马先走了。郁离想了想,让马车跟着轿子慢慢走,直到入城。

    回了家,黄昏将近,穆阳先去沐浴更衣,才进了书房。房中放着冰盆,顿时驱了暑热。

    十五六的年岁,正是觉得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又显得懵懂的时候。穆阳送别了赵诚璋,却十分郁郁寡欢。

    她的长姐比她大了太多,记事起就已经是孩子的母亲,对她虽有照拂,也很柔善,却总是不得见的。生母早亡,梅妃清冷本身就寡言少语的,王皇后在她幼年便故去,反倒是武贵妃随和亲善,时常邀了她去,带着她瞧画册、玩些无伤大雅的游戏。

    梅妃教会她诗书,武贵妃便由着她骑马玩乐。她无忧无虑长了十几年,很偶尔才会念起那个只知道封号和闺名的生母。

    庆妃裴氏,名钦,出身清寒,薨于弘康元年六月十三,是在生产后的次日。

    不晓得她有没有抱过初生的女儿,还有什么未曾言说的话语,亦或未完成的愿望。

    烛火晃动着,穆阳悠悠想起了她。从前这个时候,她会找些事做,或者闹腾脾气好的赵诚璋,或者骑在王遐的脖子上,哪怕被颠得惊叫。

    而今晚,穆阳只是默默想念着她。她觉着自己一定好珍惜难得的生命,调皮胡闹些不打紧,读书慢些也无妨,只要秉持做人的原则,她一定要好生活着。

    所以借着西瑕国不知轻重的请婚,凭着皇帝无边的纵容,穆阳才离开了长安,辗转去了宣城,做了那么久的普通人。少了锦衣玉食,隔几日还要爬一次彩鸾峰,穆阳却满足得不得了。若非四哥哥的婚事,她定要多留些日子,能留多久是多久。

    思绪浮沉,穆阳的脸上带出一抹愁,趴在书案上,好似被抽去了筋骨。

    允准送赵诚璋出城,和禁足并不冲突。浑浑噩噩睡了一晚的穆阳,起身后才想起来,她又不能出门了。

    清涟都做好了这位主子发脾气的准备,哪料用罢早膳,穆阳换了身轻便的窄袖,将长发仍用网巾束起,去了凿金阁。

    她在宣城得来的那些碑刻和拓印,一直没得时间去整理成册。几只樟木箱子就放在那,日日擦拂,不使染尘埃。既是禁足,便做些事吧。

    等过了午后,杨繁领着郁离过来,穆阳见到她,只是点点头,道:“吃了么?”

    “回公主,已经吃过午饭了。”郁离被思贞盯着恶补了一早上的宫中礼节,告诉她穆阳公主在皇族中,人缘算是顶天的好,将来解了禁足,时不时就有各府的人上门拜见,她总会撞到,不能不知礼,平白让穆阳护着。

    穆阳笑了笑,没戳破她的动作生疏,只让她先坐。

    “杨繁,带人都出去吧。”穆阳埋头于纸堆中,淡淡道了一句。

    杨繁便领着伺候的都离开了。

    “你说,我听。”穆阳的手中翻着纸张,摩擦后的沙沙声,叫人从暑天里安静下来。她道:“你告诉我,你如今认得多少字,会什么手艺。这里只有你我,不必藏着掖着。”

    原来屏退了人,是怕郁离失了面子。她心中感动,正要起身,穆阳摆摆手,便老实坐着,想了想,道:“我,我只晓得,自己生在平州兴杨村,生来没几年,鲜奴进犯,抢了东西就跑,爹娘陆陆续续饿死。我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年,鲜奴杀来杀去,抢光了粮食就开始抢人,我没学会什么有用的,只会刨坑、打地洞、生火、劈柴,还会下陷阱,捉些小兽烤了吃。”

    穆阳问的话,她说了这些,也没说到点。但穆阳没有打断她,反而从纸堆里抬起头,默默听着。

    “思退姐姐教我学了一些字,但我学认字很慢,今日会了,睡一觉,总是忘记。”郁离禁不住流露出苦恼的神色,叹息道:“是我太笨了。”

    穆阳听出了她的自卑和胆怯,她微微颔首,道:“说完了么?”

    郁离对着和自己同年的穆阳,才敢说些话。是以她点了点头,望了过去,道:“差不多了。”

    “好。”穆阳腾开了宽大的书案,研磨铺纸,取了一只羊毫笔,端端正正写了四个楷书,才将纸张转过去。

    “天降万物,你我的出生,自己都没得选。我生在了皇家,享万民供养,亲族和睦,已是罕见,或许你不信,但……我们也有说不得的难处。”

    穆阳见她听得认真,不由想起那个还要稚嫩的面孔,忙收敛思绪,道:“英雄不问出身,如今机会摆在你的眼前,自该发愤图强。”

    “是以我教你的第一句,就是‘妄自菲薄’,意思为自我卑怯,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郁离记得赵诚璋讲过,今日穆阳又说起,她露出恍然的神色,才是真的听懂了。

    穆阳没在意这些,将笔递给她,人也起身走了过去,自横平竖直教起,让郁离站直了身子,双脚自然开立,笔杆要握牢,又要在手心留足空余,鼻尖要和笔杆保持一致,随着笔画,呼吸也要匀称。

    “写字写字,写出来让人辨明不难,难在于贵在坚持,写出章法。你先从笔画开始,一道横一条竖,呼吸悠长,笔画慢慢写。等这两处写熟练了,再写横折撇捺。继而学简单的字,记其形,明其意。”穆阳的话中,带着缠绵的怀念,语调柔和,见她不甚明白,又道:“就是记住每个字的字形怎么写,要记得清晰熟练;再理解每个字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郁离恍然,屏息开始写横。她的手倒是稳定,只是悟性差了太多。

    穆阳将这些心事藏在心里,在被禁足的这三个月中,每日带着郁离认字写字,最初一日只记得住两三个,到了后面,积少成多,渐渐才成了句。

    而她的身子骨,也在一顿一顿的药膳中,终于彻底好了。人的精神头好起来,说起话底气也足了。

    王遐回蜀州前,着伴当送了穆阳生辰的礼,另有一匹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