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秋归彩鸾》 25、第二十五回(第2/2页)
这不都是儿臣的家人么?”赵王先解释了一句,又道:“自打成亲,这还是第一次不和她同过中秋,昌哥毕竟病着,儿子心里惦记”
“朕明白。”皇帝拍了拍他的肩头,却问着正事:“在杜陵军觉着如何?”
赵王缓了缓,才从方才的情绪中转过念来,笑道:“儿臣志在疆场,从前对父皇派二哥去江北的事,总是有些芥蒂,如今却尽去了。”
“怎么说?”皇帝眉间轻挑,等着儿子回答。
“兵者,不祥。即便儿臣只是练兵,从未踏足真正的战场,这些日子历练而来,对此话也算有些领悟。父皇离开战场这么些年,但军中最敬佩的,仍是父皇。父皇昔年帐下分出去的将领,亦得敬重。儿臣仰仗父皇威仪,也狠狠吃了苦,才得了些许敬重,实在是汗颜。”赵王据实回答,却见皇帝轻声道:“这就是朕不得不让你们兄弟掌兵的缘由。”
“成文,你记着,二哥儿是不可能再次随军出征了,但朕若不在,那些老人们未必便能服他。朕把诚璋送去平州,非是你不行,而是你之长处,在于野战骑战,对庶务着实不通。而诚璋心性坚韧,这些年碍着出身的缘故,朝中多有非议,反叫她老成持重善思善谋。平州被鲜奴霸占那么些年,百姓过得苦不堪言,非得军政出自一手,才能尽快平稳。如此一来,才能与晋州互为支撑。杜陵军只是吾儿的起点,将来的天下,总有你驰骋的时机。你切记,莫要忘了今日父皇的嘱托——天下大治,非太子不可;然将来踏平南楚三州之际,才是你真正立功之时。你与太子是一母嫡亲的兄弟,要互为依靠。”
赵王性鲁莽,然是个纯孝之人。他听着父亲轻言为他解惑,眸中缓缓盈出泪水,低声道:“儿臣谨遵父皇口谕!将来唯奉二哥,绝无二心。若违此誓,必遭天谴。”
皇帝抬手,忽略了年轻的脸庞划过的泪珠,搭在他的肩头,道:“好生做事,大齐总有你一席之地。”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