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卿娘荣华路》 33-40(第13/19页)
余红卿心里不是没有触动,忍不住问:“你当时怎么不先稳住自己的身子?”
自救是本能。
念儿和盼春第一反应也是稳住自己,看到余红卿要摔倒了,这才扑上前。
姚采华勉强扯出一抹虚弱的笑:“我……我……我当时想不到太多,就是不想让姐姐受伤。”
余红卿叹气:“遇事该先保全自己才对。”
姚采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车队中不光是余红卿的马车翻倒,其他几架马车也翻了,甚至有人摔折了胳膊和腿。
周围一片鸡飞狗跳,还有好些人在哭。
刘嬷嬷和周大人忙成了一团。
“是拜天教。”
姚采华突然出声。
余红卿讶然:“那是什么?”
姚采华摇摇头:“我也只听说过,好像是一群被朝廷欺压到活不下去的百姓,他们相信拜天教的教主和圣女能推翻朝廷,让他们当家做主。”
余红卿:“……”
那不是造反么?
就在这时,白如意匆匆赶来,身边还跟着满脸慌张的彭知礼。
看见余红卿蹲在地上,裙摆还扯破了,当即也顾不得规矩,扑过来问:“卿娘,你没事吧?”
余红卿摇头:“我没事。”
姚采华藏了藏受伤的胳膊:“这是姐姐的娘吗?好在姐姐没受伤,不然,伯母要担心了。”
白如
意这才注意到姚采华:“你是……”
姚采华虚弱的笑了笑:“我姓姚,先前和姐姐同乘,得了姐姐诸多照顾。伯母,姐姐心地善良,想来您也是个善良的人,才能教出这么好的女儿。”
听到这份夸赞,白如意自觉心虚。
女儿长成这样,不是她教出来的。
坏的马车太多,有些挤不过来了,彭知礼大着胆子去找了周大人,让两个姐姐和他们同行。
按照规矩,秀女不能坐别人的马车,主要是害怕影响了秀女的清白。如今事情紧急,母子三人同乘……倒也不要紧。
于是,余红卿时隔几天之后,上了白如意的马车。
姚采华救她一回,白如意投桃报李,自然也带上了这个姑娘。彭宝儿的马车没坏,但彭知礼放心不下这个姐姐,非要把人接过来一起。
白如意顺便还带上了彭月娇。
对于她带上两个秀女,周大人非但没阻止,还挺赞同……不是每个秀女入京时身边都有家人同行,只有彭家这几位姑娘才有去处。
这两秀女一走,又腾出了两架马车,刚好可以用来其他马车坏了的秀女。
别看这么多人,因为白如意的马车足够宽敞舒适,所有人全部坐进去,也还有空余的地方。
白如意紧紧抓着女儿的手,喃喃道:“没事就好……”
彭宝儿看了一眼母女俩交握的手,低下了头。
第37章 认清身份后的央求
路上确实有匪寇,但众人都下意识以为他们不敢对官差动手,哪里想得到他们会跑出来抢秀女?
出了这等事,有几个秀女受了伤,众人都受了惊吓。出了密林十里,车队立刻停下来休整,该把脉把脉,该包扎包扎。折腾了近半个时辰,才重新启程。
原本是要到云州府过夜,经过这一耽搁,去了温州府附近的红谷县。
县城的驿馆不大,如今秀女有三十多人,周大人和刘嬷嬷包括护送的官兵,加起来近二百人。
地方又不够住了。
两人合住,余红卿以为自己会和彭月娇住,结果刘嬷嬷安排了姚采华,彭月娇被安排和那位商婉秋一起住。
彭月娇没有提出异议,余红卿这边,姚采华泪眼汪汪的,一副可怜模样,她到底没拒绝。
这边屋子很小,所有的丫鬟都得去睡大通铺,夜里,屋中只有俩人。
姚采华又开始说她的身世:“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一点都不假。若不是姚大人找到我,现在我已经嫁人了……”说到这里,她轻声啜泣,“他们给我找的那个男人三十多岁,女儿的年纪和我一般大,那男人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祖上传的大笔家财已经被他败掉了大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
余红卿叹息一声,拍了拍她的胳膊,安慰道:“你如今是秀女,往后没人能安排你的婚事。若没能选中,到时在京城选个婆家。别再回兰山县了。”
姚采华嗯了一声,转而道:“我好羡慕姐姐,长得美,性子好,还能得双亲疼爱。姐姐的父亲很疼姐姐吧?”
夜太深,周围一片安静,这种时候很适合与人交心,余红卿也不知道是不是多想了,总觉得姚采华在用和她差不多的身世诱她说话,她没有太大的兴致:“睡吧,明儿还赶路呢。”
她闭上眼,没多久,呼吸变得绵长。
黑暗中,姚采华眼睛很亮,听到她睡熟了的动静,起身出了门。
*
再启程时,姚采华有了单独的马车。
余红卿刻意避开她,大概姚采华感觉到了她的疏离,也不再往她跟前凑。
倒是彭宝儿最近很不老实,时常站在余红卿不远处与人闲聊,说这个是弟弟送的,那个也是弟弟送的。
旁人无论真心还是随口恭维,没少夸他们姐弟感情好。
不过,最近彭知礼态度变了些,时不时会给她送东西。
越往京城,规矩越是严苛,白如意也不好天天过来找女儿了。
她最近越来越后悔送女儿去选秀,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女儿连这点苦都熬不过去,性子未免过于软弱,日后容易被人欺负,遇事容易放弃。
就当是磨练了。
此时秀女已经有五十多人,并且,护送秀女的队伍不止她们这一支,能被官员举荐,已经算是过了初选。
光是过了初选送往京城的秀女前前后后加起来就有几千人。最后能留下的,不知道能不能过百。
人外有人,秀女们美得千姿百态。余红卿倒是平常心,她又不入宫,对于哪些能选中,秀女中谁长得最美,谁规矩最好,谁能歌善舞,她一般不爱打听。
但是,身处一群秀女中,好些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钻入了耳中。
她们这一行人,尤以商婉秋才华容貌都属上乘,最善下棋的是兰山县何珍珠,最善书画的是白银县的闵真真,舞跳的最好的是通州府白芮儿,据说她一舞犹如月下仙子,人间难见此等舞姿。但要说长得最美,众人口中说的是余红卿。
不知是谁说余红卿没有正经拜师读书,她美归美,不太通文墨,又沉默寡言,性子很是无趣,就是个木头美人。
等余红卿得知此事,她木头美人的名声已经深入人心。
“有人传的。”白如意叹气,“你是随缘,但旁人可不这么想,这是一条通天路,若是能踏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