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卿娘荣华路》 90-100(第8/14页)
都可能生出变故。
如果女儿嫁入宫中,想要出宫会很艰难,以后这姑嫂二人培养感情,都得让儿媳妇进宫才行……感情不好,儿媳妇不肯进宫,以后侯府和女儿之间会越来越生疏。
今儿挑的是办喜事要用的红绸料子。
贺元慧出嫁,到时由礼部的人过来布置,红绸也是由朝廷准备,不过,有三五种料子可供挑选。侯府有喜事,那还是侯夫人进门时,到底哪种料子最好,还得亲自瞧一瞧问一问。
“这又没区别。”贺元慧对于自己的婚事并不期待,她只希望婚期来迟一些,更迟一些。
若是嫁入皇宫,彻底没了自由。
即便是有皇子府,也不可能想出门就出门。到时她所谓的婆家长辈都在宫里……虽说她不去见那些贵人,可作为臣女去见,还是作为儿媳去见,那心情完全是两样。
皇后和太后不会为难一个臣女,但对着皇家媳妇就没那么客气,到时她受了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早知道,那会儿该随便挑个人定下的。哪怕是周誉,她也认了。不高兴了好歹能打一架,且肯定能打赢,做了皇子妃,难道她敢揍皇子?
那不是夫妻,而是君臣。她对夫君只能敬着,但凡敢动手,就是以下犯上,不光自己倒霉,还要带累全家。
余红卿看出她兴致不高:“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比较亮,适合冬日里用。”
顾氏看着女儿:“礼部定下的婚期是七月初九,那是夏天,用这种吧。”她挑了另外一匹相对较暗的红绸。
如果颜色亮,天也亮,那就显得不那么庄重。
贺元慧嗯了一声,又笑道:“我是妹妹,我出嫁之前,哥哥的婚事得定下吧?”
顾氏瞄了未来儿媳妇一眼,有些不太自在,之前还没有定下亲事的时候,她可是许诺过三年五年不成亲都行,如今这……从相看到成亲,满打满算才一年左右。
“嗯。”
贺元慧来了兴致,拉着余红卿的手:“到时我来送你出阁。”
余红卿装出一副羞涩模样:“我也送你出阁。”
她是嫂嫂,必然要送啊。
挑好了红绸,分别之际,顾氏又送了一套首饰给余红卿:“千万别客气,给你就收着。我是真的拿你当女儿,等你过门,我们就是一家人。”
她顿了顿,“既然是一家人,咱们日后该互相包容,太客气了,显得生疏。”
余红卿总觉得她话中意有所指。
贺元慧冲她眨了眨眼。
本来余红卿还不确定,对上贺元慧的眼神后,瞬间了然,侯夫人这是在为贺元安那所谓的隐疾铺垫……不是都要互相包容了么?
至于贺元安能不能生,余红卿倒是不在意,真不能生,母子俩肯定有解决之法,过继也好,抱养也罢,虽说不是她亲生,那也不是贺元安亲生的啊。
“多谢伯母。”余红卿笑盈盈接了首饰。
母女俩原本要亲自送她回将军府,结果刚刚出门,碰到了赶来的贺元安。
于是,由贺元安送她回府。
一路无话,到了将军府门外,余红卿下马车时手里还抱着那个匣子。
贺元安好奇:“这是什么?”
余红卿玩笑道:“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是你娘给我封嘴的好处。”
贺元安只觉得莫名其妙。
“嘱咐我说都是一家人,该互相包容。”余红卿眼神瞄了一眼他肚子。
贺元安只觉得腹部一紧,轻咳了一声:“放心,以后你若做错事,我肯定包容你。”
余红卿好笑地问:“你就没有需要我包容的地方?”
这就是试探了。
若身上有疾,此时话头都递到了他面前,就该老实承认。
贺元安扬眉:“当然有。”
余红卿心头咯噔一声。
她早就猜到了,一个小地方来的姑娘,如何会被侯府看入眼中?
行吧,这已经是她能够到的最好的亲事,人这一生,想要过得好,必然要付出点东西。
余红卿点点头:“天不早了,回吧。”
贺元安无意在此事上多说:“妹妹的婚期定在七月初九,我俩的婚期可能得在那之前。卿娘,对不住,侯府要食言了。”
“不要紧。”余红卿这话是真心的,两人自从定亲之后经常相约出游,京城里的人都看在眼中,二人之间的婚事不能有变。
反正都要成亲,早晚都一样。
余红卿拿着礼物回后宅,路上遇见了在园子里散步的白如意。
白如意的小腹微凸,整个人都圆润了不少,好在肤色红润,精神也不错。看到女儿回来,含笑问:“挑好了吗?”
那些红绸也就是细节上有些不同,只要价钱给得足,颜色正,挂出来都会特别喜庆。
余红卿嗯了一声。
白如意目光落到女儿手上的匣子,伸手接过,看见是一套翡翠首饰,瞧着玉质不错,笑着问:“又收礼物了,贺世子送的?”
“是侯夫人送的。”余红卿没有说贺元安有隐疾的事。
只看贺元安对她的感情,哪怕有隐疾
,日子也不是不能过,没必要说出来让白如意操心。
两家婚事谈到如今,应该是退不了了。
婚期定在六月十二,这边刚刚定下,陈菁儿那边已有了消息。她的婚期是六月十五。
婚期是定了,廖玉珠只感觉一颗心怦怦直跳。好在袁珍珠的婚期定在了七月十二,女儿嫁过去,只需要应付一个月的小姑子,之后再见面……始终不如住在一个府里那么容易。
彭知礼参加了秋闱,不出意外地落榜了。
就在这个时候,范继海居然带着林大同入京了。
范继海曾经有来京城参加过科举,并且一举得中,当时他在科举之前就去几个书院中拜访过那些有名的举子。
同为举子,京城几个书院的读书人确实有几分优越感,但也不会高傲到不和外地举子往来。当年范继海年纪轻轻能一举得中,本身学识不错,认识了几个友人,他顺势打听过几个书院的规矩。
于是,如今他带着林大同到京城来求学了。
人是八月到的,一直没来将军府,还是彭知礼书院里的宅子布置好了,请一家人去暖房,余红卿无意中看见了林大同。
两人做了多年的表兄妹和未婚夫妻,那些年林大同经常送她礼物,不过感情浮于表面,余红卿一眼就能看到他殷勤底下的虚情假意,两人说是未婚夫妻,更像是感情一般的兄妹。
林大同看见她,颇为意外,眨了眨眼才上前:“表妹。”
第97章 书院暖房
余红卿早就听彭知礼说过,她那个前未婚夫好像到京城了,因为他在书院,奉禹书院一年来不了几个人,可以说,来的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