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卿娘荣华路》 120-130(第7/14页)
忒不讲究。”
顾氏心里一松:“不会不会,元安房里的事我不会过问,侯爷最好也别管。他们还年轻,生孩子的事情还早,三两年之内没孩子也正常……那陈大人和她妻子,成亲七年才生第一胎,后来也生了两子两女……”
贺侯爷想抱孙子,但妻子的话有道理。
儿媳亲生父亲身份不高,她继父可是皇上跟前红人,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廖齐老房子着火,不光对妻子特别好,连继子继女也视如己出,从儿媳的嫁妆上就能看出一二。
没必要为了早抱孙子而得罪廖齐。
“行了,早些安置吧。”
顾氏心中一喜,原以为要费点功夫才能让侯爷消气,她都做好了夫妻大吵一架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服了侯爷。
当然了,她心里也清楚,不可以再有下一次。
先前就已下了小定,如今婚事已在侯爷面前过了明路,顾氏一点都不觉得疲惫,兴致勃勃开始走六礼。
贺元慧的亲事原本礼部给了几个日子来挑,初定在八月,但就在七月底时,宫中的老太妃去了一位,皇上有旨,民间禁喜乐十日。
而宫中的皇子,三个月之内不可办喜事。
于是,婚期又定在了来年的二月。
彭继文的婚期八月二十,刚好在十日之后,但因为未婚妻算是皇亲国戚,主动又将婚期往后推了一个月,定到了九月。
婚期一改,又要重新下帖子。
对于几乎没有底子的彭家而言,改婚期很麻烦,会浪费不少银子。
不过,这笔银子杨静音出了。
第二次送的喜帖,比第一回还要精美些。
有张帖子送到了侯府手中……帖子是给廖红卿的。
彭继文可能也没想过他会上门贺喜,反正礼多人不怪,他请了,去不去是客人的事。
廖红卿出嫁时,彭继文有让人送添妆,还送了不少,就连郊外的范继海也送了。
彭继文那边,廖红卿不打算多来往,但不可能和亲爹断绝关系,她还跟贺元安商量着,问他哪天有空,闲下来两人去一趟书院拜访范继海。
且不论父女之间感情如何,父子和父女之间的永远都不可能真正断绝关系。
范继海到了京城以后,从不来打扰廖红卿,除了送嫁妆之外,也没有以对女儿好的名义送过东西。
夫妻俩出城那日,天光正好,二人起得早,出城时天才蒙蒙亮。廖红卿昨夜睡得迟,一路上都在打瞌睡,她头伏在贺元安的膝上,一觉睡醒,抬眼就对上了他满是笑意的眼眸。
“你没睡?”
贺元安轻柔地顺着她额前的发:“睡不着。”
廖红卿轻哼:“精力倒是好。”
贺元安乐了:“多谢夫人夸赞。”
廖红卿:“……”
谁夸他了?
她瞪了他一眼,掀开帘子一瞧,发现马车已经在去书院的那条路上,再过两刻钟就要到了。
夫妻俩来得突然,事前也没让人报信。廖红卿早已打听过,书院里的夫子,一般都只讲学半日。
他们来得早,大不了等到午后。
运气不错,两人到时,范继海正在园子里练字。
厨娘开的门,范继海看见二人,目光在女儿头上属于富人的发际上停留了一瞬,眼眸中情绪格外复杂。
“来了?贺世子,快过来坐。”
贺元安并不托大,行了一礼:“岳父唤我元安就行。”
两人进屋,厨娘送上了茶水点心。
翁婿二人闲聊,廖红卿坐在旁边不插嘴,只默默喝茶。
用午膳时,贺元安遇上了熟人,出去与人寒暄叙旧。
桌上只剩下父女二人,范继海打量着女儿,问:“成亲后的日子如何?侯府长辈可好相处?”
廖红卿答:“都挺好。”
院子里安静下来。
范继海心情复杂,当初让女儿和林大同定亲,他并非不知道女儿的委屈,只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他那会儿若是让白如意做主女儿的亲事,随便找个后生,也比林大同要好得多。
明白这些道理的他还是答应了林家的提亲,为的就是女儿在婆家受委屈时他能说得上话。如今闺女一跃成为世子夫人,身居高位,他却连亲家的面都没见上。
即便见了面,他难道还能在荷叶面前为女儿争取不成?若是女儿被侯府欺负,他……就只能干看着。
“过得好就好,我也能放心了。”
父女二人相处,多是范继海在问,廖红卿偶尔回答几句。气氛有些尴尬。
廖红卿想着等用完午膳,夫妻俩就可回城,那边贺元安与友人道别,正准备关门呢,又有人来了。
“范夫子,山脚下来了一家人,说是您的家眷。”
范继海满脸惊讶:“来了几人?”
来人语气热情:“自称是您的母亲和您两个儿子。”
廖红卿瞄了范继
海一眼:“爹,您去接吧,我们准备回了。”
范继海没强求他们留下:“一起走。”
从范继海的院子到书院外面,走路要一刻钟不止,他坐到了侯府马车的车辕上,与车夫并排而坐。
书院之外,确实是范母带着儿媳和俩孙子,几人一路风尘仆仆,难掩身上疲惫。
大概是习惯了俭省,几人身上身着布衣,坐在路旁边的石头上,乍一看,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范继海跳下马车。
廖红卿没露面,车夫等范继海站稳后,立刻就赶着马车离开了。
范母看向那华美的马车,问:“那么宽敞又华丽的马车,也是你弟子家中所有吗?”
范继海心情格外烦躁,不好冲着母亲发脾气,扭头质问林月梅:“说了我照顾好大同,许他前程,你照顾俩儿子……”
“儿子想你了。”林月梅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你弟子不知道我们是你的家眷吗?”
若是知道,该出来见礼的。
第126章 密聊
这书院后门处是去书院山脚下那一片院子的,有人守门,门口处一天还有人来来往往,此时进出的人多,范继海质问妻子,也不敢太大声。
话问出口时,范继海看清楚了一家子的狼狈,又满心后怕。
潍州府到京城何止千里之遥,一行四人,两个女人,两个半大孩子。真的是运气好才能一路平安到达。
“你胆子可真大。”
来都来了,能怎么地?
即便要把人送回去,也不是现在。
范继海带着一群人往院子里走。
林月梅一路走一路瞧:“我打听过了,这边就和奉贤书院的后院一样,不过这书院比较大,夫子和学子们都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