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娘荣华路: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卿娘荣华路》 150-160(第7/14页)

   儿子有隐疾,一直瞒得挺好,若是有侧室,大大增添了暴露的风险。

    “月苗,人和人不同。原先你大哥去将军府求亲时就说过,他这一生,只有妻子一人。”

    顾月苗哑然。

    贺风平没有说过类似的承诺,两人的婚事由长辈定下,他只劝过她不要太顾及娘家,然后承诺会好好待她,可没有说过此生只她一人。

    到底是两人的感情不够深,顾月苗没了娘家,更不敢指望贺风平守着她一个人过:“我没有大嫂有福气。”

    顾氏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儿子儿媳之间感情深厚,那绝对不是儿子一个人付出,儿媳同样是用了真心的。而且,两人还未定亲时,儿媳就和元慧感情极好,她怀疑儿媳那时候就已有意与未来的小姑子拉近关系。

    她不讨厌儿媳妇的这些小心思,能让自己过得好,立于不败之地,本身就是女儿家存世的智慧。儿媳能做到不着痕迹,也是自己的本事。娘家侄女明明知道会嫁入将军府,但一直都等着长辈安排,私底下从不为自己争取,哪怕现在,也没想着和嫂嫂亲近,至于皇子妃,更是问都不问。

    “正月里要给皇子妃送年礼,你有要送的么?最好是能表明心意的。”

    哪怕是自己绣的小荷包呢。

    顾月苗明白了婆婆的意思,可……她没准备啊。

    “何时送?”

    顾氏叹气:“你记得备好,下次一起送。人与人之间来往,都是真心换真心。”

    顾月苗沉默下来:“皇子妃也不缺我做的那些小物件吧?我手艺实在太差,拿不出手啊,皇子妃戴上了,反而丢脸。”

    闻言,顾氏又想叹气,原先挺机灵的孩子,怎么这么木讷呢?

    谁说娘家送的礼物就非得戴?

    手艺不好,不能练么?不用非得跟绣工死磕,哪怕是打个平安结络子呢?

    *

    正月初八,皇上驾崩。

    三皇子悲痛欲绝,后手握皇上遗诏,登基为帝。

    所有有品级的诰命夫人都得进宫跪灵,前后九日,每日早出晚归。若想不去,还得告假,有人会把告假的名册送到皇后面前。

    除非真的从床上爬不起来,否则,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偷懒。

    廖红卿也跟着进宫,每天陪着顾氏和白如意一起。只是按品级来跪,品级越高,跪得越靠前。

    贺元安再是先皇跟前红人,又是新帝的大舅子,到底资历浅,按理,廖红卿该跪在中间的位置。但给她安排的位置靠前,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可是未来皇后的娘家嫂嫂。

    三皇子登基,还没来得及大封后宫,廖红卿老老实实跪在了本来该跪的位置。

    贺元慧一日不是皇后,事情就还有变数。万一呢?

    宫里的事情千头万绪,贺元慧说到底也才十几岁而已,忙得团团转,还是抽空见了廖红卿。

    由于皇上临终之前早有安排,该杀的人头早就杀过了,血腥让大臣们格外清醒。此次新帝登基,没有出任何岔子,原先的太子早在年前就被封为忠王,皇上临终前有口谕,让忠王阳春三月时启程去往封地。

    贺元慧再不复原先的活泼,变得稳重,廖红卿进殿,看到长长作案后端坐的三皇子妃,未来的皇后,浑身都是不符合年纪的肃穆威严,廖红卿都有点不认识她了。

    “臣妇见过娘娘。”

    廖红卿跪地行了大礼。

    贺元慧起身上前,弯腰扶她:“卿娘,你快起来。”

    她脸上不复原先爽朗的笑容,眉眼一片郑重之色,廖红卿细瞧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没变。

    皇上驾崩,举国哀痛,可不敢在这时候欢喜。

    “娘娘近来可好?”

    贺元慧早已挥退了宫人,但殿中还是留着好几个人,她揉了揉眉心:“有点累。”

    廖红卿想说忙过这一茬儿就好了,话到嘴边变成了:“娘娘要保重身子。”

    两人聊了半天,又好像没聊。

    但能够见面就已是很值得欢喜的事。

    *

    出宫时,廖红卿和顾氏同坐。

    顾氏昨儿见了女儿,但身边人多嘴杂,那些宫人也不知道是谁的眼线,母女俩之间没能说上贴心话。

    “娘娘有事吩咐么?”

    廖红卿摇摇头,长叹一声:“看着挺疲惫。”

    顾氏无奈:“才迁宫,事情多。”

    先帝的后妃还在后宫之中,还没挪走呢。人多事多,眼线也多。累是必然的,没有个一年半载,估计都理不通宫中的那一摊事。

    廖红卿小声道:“母亲,我心里有点难受。”

    贺元慧本身是很向往自由自在的女子,身在侯府,已背了不少约束。原先做皇子妃,廖红卿还安慰她等去了封地就能自在,如今一下子住进了宫里……在外人眼里,这是天大的福气,但凡贺元慧敢表露出半分不愿意,那就是不敬皇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顾氏拍了拍她的手:“元慧有福。”

    廖红卿提醒:“母亲,不能直呼娘娘名讳。”

    顾氏:“……”

    “对!以后咱们府中上下更要谨言慎行,不能给娘娘寻麻烦。”

    *

    皇上驾崩,也没影响犯官家眷离京。

    顾氏之前没有去大牢里探望母亲,此一分别,大概此生都再也见不上面,她因为要去宫中跪灵,去城门口等着见人就太迟了,于是,天不亮,顾氏就去了天牢门口等着。

    来送别的不止顾氏,大多数都只派了管事过来,少数家眷有亲自过来。

    顾氏倒是不怕,这些家眷中有不少都是受牵连的,本身很无辜,皇上也并没有不许人送别。

    母女相见,未语泪先流。顾老太太短短两三个月里苍老了十岁不止,她对女儿有怨,心中也有谢意。若不是女婿派人打点,她可能都活不到出天牢。

    “清儿……”老太太想要握女儿的手,可是身上带着枷,“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

    第156章 少年人心动

    老太太涕泗横流,整个人狼狈不堪,口中一直在认错道歉,太过慌乱急切,加上头发凌乱,整个人疯了似的。

    顾氏从记事起,母亲就是个体面人,从未看见过她这副姿态,一时间心中复杂难言。

    现在知道错了有何用?

    大错已铸成。

    皇上不会因为他们知错了就原谅,顾氏眼泪落了下来:“娘,你听我说,我已让人打点了那个姓刘的押差,回头他会照顾你们。这一去,您保重身子……”

    老太太苍老疲惫成这样,接下来还有几千里的路要走,都不知道能不能到地方,即便能到地方估计也活不了多久。而且身为犯官家眷,哪怕死了,也不可能再回京城。

    想到此,顾氏特别难受,眼泪滚滚而落。

    母女俩相对而哭,但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