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14章 第114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14章 第114章(第2/3页)

头、灰浆、地砖以及石灰。

    所谓熟土,其实就是将生土过火炒熟,如此修建的道理防潮长虫,经年累月的很少生长杂草。

    不过熟土需得细腻的黄土夯实才能达到常年不生杂草的效果,很是耗费人力。

    石头的话更是寻常不必说了,地方上多有用石头修路的,先将石头碎成小石头铺洒在路面上,再填上泥土夯平整。

    这般建造适合于天气好的地方,若是地方常年多雨水,如此很容易就冲走了路面的泥土裸露出石头,人走也就罢了,车马通行却是十分困难。

    车马受不得石头的磨损,很容易造成事故。

    秋阳县的天气倒是适宜于用石头修路,但前头修建水渠筑堤坝采了不少的山石,要再想大批采石修路就没那么富足了。

    至于说灰浆,修造出来的建筑倒很是坚固,十分耐用受人喜爱,只是用材造价太高了些。

    灰浆技术需得用上糯米浆和桃藤汁,秋阳县并未广播糯米,要用这些材料还得去别地采买,成本自是不必说。

    再来就是地砖,倒是美观又耐躁,只是多用于宫殿建造,哪里能奢侈到修造官道。

    一番盘算下来,也就只有用石灰最合适了。

    县里有石灰石场,常年供应煅烧石灰出来,届时就用石灰、黄沙、碎砖混做三合土。

    开年,杜衡便泡在乡里,一头监工工房带县役修路,一边带着村民利用去年的胡麻枯饼肥田。

    去年胡麻和棉花都卖了不错的价钱而尝到了甜头,先前保守的农户不少都买了胡麻与棉花种子在新开的土地上种植新作物,希望今年也能赚些钱,都不必县里在宣传鼓励种植胡麻棉花了。

    据户房的记录,今年量地的时候,种胡麻与棉花的农户比去年新增了一半。

    待到秋收的时候,不管是胡麻还是棉花定然会比去年的产量以倍数增长,到时候商队前来整好倒货。

    县里县外都热闹,这当头上面的考课官到了秋阳县。

    地方上官员大变迁是五年一变,升降调任贬黜会依据五年来官员在地方上的作为进行变动,但京城那头的官员大变迁却是三年一变。

    也就是说官员从地方上熬到京城,升迁考核的会比方上快不少。

    这三年一考课,主要考课的还是京官,只不过中央都有大动作,地方上自是也要陪着跑的。

    此次考课在地方上虽是不及五年的大选严格,但是面临官员升迁调动,上头还是十分重视,除却州府的知府会亲自下县考课,京城里还会另派官员从京城下来到地方上监考。

    杜衡也不是头一回接见考课了,也没搞什么大阵仗带着乡绅读书人去县城门口等见,不过礼数还得做全,他一早惯例的出城去看修筑进程与春播,在半道上就能等见到进城来的队伍。

    “杜衡,有些日子不见你了!”

    听到干员来报说能瞧见上头来的队伍了,杜衡忙从乡里出去等在官道上,骑着马的人前来,老远就同他招呼了一声。

    说话的正是知府齐开胜。

    杜衡也不是头一日与齐开胜打交道,倒是晓得他为人不错,做官这些年也从不曾有过为难,不过此番热络还是头一回。

    “大人舟车劳顿了,还望不要怪罪,县里还在整路颠簸难行。”

    “修道平路乃好事一桩,本官与翰林大人是听闻县里在种植胡麻与棉花,这才特地弃马车而改骑马,以便于观览农桑之乐。”

    杜衡连忙又同此次的监考翰林大人行了个礼。

    “不必多礼。”

    此次监考的翰林杜衡甚是眼生,先前是一面不曾见过的,不过杜衡觉得人倒很是和善。

    他原预备着带上司先回县衙休整,倒是不想考课官直接就让他领着在县里逛逛。

    所谓的逛并非纯粹闲走,实则便是对各项做考察。

    这两年齐开胜虽不曾下县到秋阳来,但是每年的县考课他都能听到杜衡在地方上的作为,心中是越来越赏识。

    此次前来县里考课,实打实的见着县城的变化,他更是欣慰。

    巡看间,倒是没等杜衡多嘴,齐开胜边乐呵呵的指着哪些建设、土地是杜衡来了之后才搞的。

    翰林大人头回来县里,自是不晓得先前秋阳县的光景,不如齐开胜对变化的深刻,但翻看了卷宗一一比对,又查了杜衡正任这两年的田产、赋税后,倒是颇为满意。

    “去年六爷下巡屯兵驻地归京,同陛下斥了不少地方官员在任不作为,少有褒奖两个地方官,秋阳县倒是被六爷夸了一嘴,今来考课,正如王爷所言啊。”

    正事办完,王翰林也同齐开胜闲说了几句。

    “齐知府慧眼如炬、知人善任,地方上治理的好,想必是期满就要回京了,届时定然要常来府上吃茶才是。”

    齐开胜笑呵呵道:“借王大人吉言了,他时若能回京任职,怎有不上门拜访的道理。”

    两人说笑了几句,这王翰林上了些年纪,赶路又巡县考课身子已很是疲乏了,齐开胜也没多做打扰,劝人歇息后就退了出去。

    “杜衡,王翰林休息了。”

    齐开胜出来就见着从廊子里引着下人要去送茶水的杜衡,招了招手,把人唤了过来。

    杜衡连忙跟了上去。

    “这几年在县上你事情办的很好。”

    闭上门,齐开胜便没有再吝啬对杜衡的夸赞。

    杜衡听这话便晓得此次考课稳妥了,这几年在县里没少办事,倘若是无冤无仇的,论谁来也说不出他的一句不好,为此他确实是不虚考课的。

    但年轻人不可骄傲自满,杜衡依旧毕恭毕敬道:“倘若没有大人鼎力支持,领导有方,下官也是事事行难。”

    齐开胜笑了笑:“你不必自谦,这几年你的作为本官看得到,着实于让本官刮目相看了。进士者常见而有治理才能者不常见,你年轻又有才能,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把秋阳县这摊子梳理好,对你只会有利而无害。”

    “下官谨遵大人教诲。”

    齐开胜摆手示意他不必虚礼,又道:“六爷下巡之时对你颇为赏识,倘若他日进京续职,你也能有所依傍。”

    杜衡道:“进京任职乃为官者之期盼,下官自知才能有限,只怕是辜负大人所望。”

    “本官知你为难,自来仕途重出身,你是举人功名任职,前朝之时举子多任不得甚么大官儿,顶破天了做个州府同知通判,可那是前朝了。”

    齐开胜道:“前朝何其重视科考,读书人遍地开花,举子确实算不得甚么好的出身。可而今陛下重塑了科举,比之光会做花花文章的,更为看重务实能力之士,你切不可妄自菲薄。”

    话毕,齐开胜压低了声音:“闻陛下有出京南巡的打算,虽不曾着手落实,倘若一旦南巡,那便是不少人的机遇。”

    他没说的太通透细致,点到即止,毕竟皇帝出京这等大事不可随意外传,稍有不慎便可引来杀身之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