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山别梦(重生)》 23-30(第3/11页)

佛寺。异地佛寺,兴许更灵验。

    “我们去一趟真定。”

    “虽已传信回建康告知父皇归期,可晚几日也无妨。估摸着,回到建康刚好能赶上春祭。”

    *

    三月初的清晨,真定。

    晨雾未消,托着冀州棉麻布匹的商队缓缓挤过城门、路过哈欠连天的城门吏,进入了市集街道。

    胡商贩马的吆喝声与汉商打着算盘介绍布料的声音混作一团,偶尔能见腰间挂满装饰的舞娘路过。怎么看,此处都是一副繁荣之景。

    薛蕴容挑起车帘,市集尽头浮现出净观寺的轮廓,这便是他们的目的地。

    净观寺的钟声准点响起,马车伴着钟声稳稳停下。

    步入寺内,寺内僧人行色匆匆。秋眠拦下提着扫帚路过的僧人,向他问询供灯事宜。僧人简单回应了几句,便示意秋眠随他去寻方丈。

    薛蕴容站在一侧,暗自打量着这座寺庙。与建康佛寺截然不同的是,净观寺庙宇多用大块砖石垒成,佛塔也建的极高,争做寺庙透着一股厚重、古朴的气息。

    没过多久,秋眠带着方丈来了,众人跟随方丈前往供灯的正殿。

    正殿石像巍峨,檀香被点燃后升起袅袅的青烟,模糊了佛像的轮廓。

    薛蕴容挑了三根细长的檀香,就着烛火点燃插-入香炉中,随即下意识按照在建康佛寺的礼俗行动。一旁的越承昀跟着燃香施礼后,又从一边取来三根拿在手中。

    迎着薛蕴容不解的目光,他将香插-入炉中:“北地佛寺许愿,据说头磕的越响越灵验。”

    “少时我随阿母在德州上香时,她教我的。”

    不等薛蕴容有所反应,他已撩袍下跪。

    “佛祖在上,伏愿陛下圣体康健,龙体安和,福泽万民;愿太子殿下聪慧天成,福寿绵长;最后愿我家阿容,诸事无忧,万事顺遂。”

    他每个动作都无比虔诚,因此响声也格外大。几下跪拜后,越承昀额前已红肿一片,最中间还隐隐渗出血丝。

    “你……”薛蕴容惊住,手指下意识要去碰他的额头,却又快速收回手,“你怎不告诉我,若是刚刚因为我的举动不灵了可怎么办?”

    明明是心有触动,但此刻她却没来由地生出一股闷气。

    听了这话,越承昀弯了眼睛。

    “本就不知者不罪,你非北地人,自然不知此处佛寺的规矩,是以刚刚所做已算周全,佛祖看得到。可我在德州长大,自然知晓,因此磕头一事我来做。”

    “夫妻一体,我所做便是你所做。”

    看着面前神情认真的男人,薛蕴容愈发气闷。也不知在气什么,此刻看见他额间便更加心烦。

    她咬了咬唇不再看向他,转头吩咐松闻:“你去将车内的药箱取来。”

    在廊下简单处理完伤口,抬眸看见几个僧人挑着大筐路过,有个侍从模样的人正跟着说话。

    一旁的方丈见状解释道:“快到净观寺施粥的日子了,众僧这些日子正在准备,那个侍从是韩氏的人,这些年的施粥、修补佛塔都是他们出资。”

    说完,方丈又念了一声佛号,显然感念至深。

    真定韩氏,久居此处不出,朝堂中也未见韩氏之人,因此显得分外神秘。

    薛蕴容若有所思地看着。

    忽然,一个衣衫缝满补丁的孩子从角落窜了出来。他一把抓住僧人筐中的几枚贡果,胡乱塞进怀里便要跑。

    “这可不行,快拦住这孩子!”一众僧人旁的一个穿着富贵的侍从急忙大喊,“这是韩氏特意寻来的贡果,就等着过几日修建佛塔时供上呢!”

    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僧人去追,俨然一副气急的模样。

    不一会儿,那孩子便被揪住。侍从紧紧攥住他的衣领,上下打量着他,语气颇凶。

    “你是何人,家住哪里?怎么偷东西?好大的胆子!”

    在他急急发问中,方丈和薛蕴容等人快速走到他面前。

    “这孩子我倒是瞧着眼熟,似是城东卖竹编家的。”方丈仔细思索,向侍从解释,“我也许久未见他了,许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才使他一时犯错。”

    听了这话,侍从抓住小孩衣襟的手更紧了:“方丈,这孩子我先带走了。我们郎君说了,遇到此事不必告诉他,自行处理即可,我都有经验了。”

    看这架势,似乎余怒未消,想起先前所见的世家子弟做派,薛蕴容不免有些担心。

    刚欲开口,方丈拦住了她,似乎猜出了她心中所想:“施主不必担心,韩氏不是那般人。”

    方丈笃定的语气,让她停住动作。

    *

    出了净观寺,想起刚刚那侍从趾高气昂的样子,薛蕴容仍旧不放心。她唤来秋眠:“你且去看看。”

    秋眠也不耽搁,牵了匹马匆匆离去。

    过了片刻,秋眠喘着气回来了。

    “殿下,我一路跟着,那人去那孩子家中又带出了几个更为年幼的孩子,竟是到了慈幼局。”

    秋眠平了平气,将所见之景一一道出。

    “我等人走了,又向附近街坊打探,才得知真定诸多慈幼局皆是韩氏所建,料想那孩子必定无虞。”

    说完,秋眠也有些惊讶。

    从南至北见了那么多世家,大多高调异常,族中子弟不跋扈已是好事,韩氏这般的甚是少见。

    “是我狭隘了。”

    君子持心如镜,明而不耀,大抵如此吧。

    她喃喃自语几句,舒了口气,转身吩咐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建康了。”

    第25章 第25章初见端倪,郑钰不甘心。……

    三月十五,建康城春意正浓,桃花初绽枝头,在城中小巷若隐若现。皇城内也不例外,桃园满目粉红,远远便能闻见香气。

    清安宫内,女使将新摘来的桃枝插入瓶中,旋即转身离开殿内。

    桃花带着晨露溢散的香气在几人中散开。

    永嘉左手托腮,右手拨弄着花瓣,喜滋滋地央求景元帝:“皇叔,我想这那一口桃花糕了,能不能把膳房的安福借我一些时日。阿敏不喜欢桃花糕,阿姐又不在,我就借几天,待我府上厨子学会了就立刻将安福送回来。”

    说着,她双手合十做乞求状。

    “你这孩子!”景元帝乐不可支,“这点小事还用问什么,你想留安福多少日都行。”

    永嘉满面“就知道如此”,心满意足地扭头吩咐女使先领人回府。

    上个月,康王妃回娘家郑氏小住,永嘉索性搬进了宫里。这些时日,她晨起便陪薛淮敏强身健体、读书练字,偶尔与他一道前往马场加强马术。待景元帝闲暇时,他们二人便一同去清安宫与景元帝说话解闷。

    “安福最近还学会的新的点心式样,阿瑾姐姐可有福了,回去定让他一并教给王府厨子。”薛淮敏掩着嘴吃吃笑了。

    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