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别梦(重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山别梦(重生)》 60-70(第9/15页)



    刘司马这才缓过神来,陈梁郡王分明是有备而来。他向后踉跄了半步,直到撞到贺蔚才将将站稳。

    “郡王所说的歹人是指谁?”

    比起大惊失色、言行无措的刘司马,这位在他们眼中和隐形人没有两样的贺司马显得镇定了不少。

    薛琢打量了他两眼,笑了笑,笃定道:“自然是陈郡谢氏,太子殿下的母族。”

    寒意顿时从众人心底窜起。

    如此随意,是要硬套上一个名号强来了。

    他到底是有多大的底气?

    *

    寻阳离建康不远,不过三百余里。在其余几位郡王安稳入宫见了太皇太妃后不久,城外便已隐隐有了风声。

    入了夏后,天气闷热,崔蘅音难得出府一趟。今日还算凉爽,是以借着申时日头西沉之时,她与女使来到了东街口的永兴坊。永兴坊歇业了整整一个月,直至前几日才重新开张。因此哪怕是这个时辰,铺内仍有不少人。

    挑了几样还算精巧的首饰,崔蘅音心满意足地走出永兴坊,在女使的搀扶下正要登车,忽然被路边几个刚从城外而来的商贩的交谈声吸引了。

    几人步履匆匆,分明是刚入城,却丝毫不欲停留,竟是径直向西头走去。

    “快些走吧,我听说……怪异……保命……”

    隔着宽大的街道,崔蘅音只能勉强听见这几个零碎的字眼,脸上有些茫然。身边的女使读懂了她的神色,宽慰道:“这几日城关查得是严了些,不少人都担心得紧。可依奴婢看,不过是寻常之举。诸位郡王入宫,可不得仔细点。”

    “那岂不是进出都极其麻烦?”崔蘅音听后,只迟疑了一瞬,没再放在心上。

    谁料回府后,便看见崔茂正遣人套车,似要出门。她抬眼看了看渐暗的天色,面露不解:“这么晚了你干什么去?”

    只见崔茂笑容满面地摆了摆手,只是交代小妹:“我出城一趟,几日后再回来,你与父亲母亲留在府中,回来我定给你带上好的皮子,就别再多问了。”

    想起刚刚听女使所言,纵使平日里与这位兄长有些不睦,崔蘅音还是提醒了一句:“我听说近日出城极为繁琐,二哥还是别乱跑了,免得招来祸事。”

    崔茂只当作没听见,继续催促着车夫,没再理会她,只当她是耳旁风。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崔茂跳上马车,神神秘秘地离府了。

    见崔蘅音面有不忿,方才帮着套车的侍从缩了缩脖子,低声道:“二公子似乎是接到了一封信,很是高兴,说是要接一个朋友,所以才这般着急。”

    听了这话,崔蘅音更加恼火,可崔茂车架已远去,她也无可奈何,只能愤愤道:“他到底在搞什么,上次带那只鸟去猎场竟还没吃够教训,成天与些不像话的人打交道……”

    载着崔茂的马车排队出了城,渐渐隐入夜色中。

    第67章 第67章疑非本人

    陈梁郡王以“清君侧”的名头在寻阳起了兵的消息,经过几日的传播与发酵席卷了整座建康城。早早得了风声的百姓或是带上家眷从西头出了城暂避一些时日,或是紧闭府门甚少外出,原本热闹的街巷似乎一夜冷清下来。

    从南向北的风伴着疾行的马蹄声呼卷而至,很快便已近建康。

    好在,薛蕴容早有准备,早已命人在建康城外以南五十里处拉起了防线。但奇怪的是,薛琢的兵马一路势如破竹来到江边后,却并未急着进行下一步,而是停在江畔扎营修整,与中领军的部下远远隔着一片林子。

    林子面积虽不大,但树木实在茂盛,可藏匿之处甚多。一旦中领军贸然遣兵入了林,必将处于劣势之中。故而未得新令以前,他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是以两军陷入僵持之境。

    薛蕴容打马出了城,终于赶在天阴将暮之际来到了扎营处。她立在半坡有风处,凝神观察远处,在乌泱泱的军队中发现了几扇印着字的旗帜。随着暮色降临,夜风大了起来,那些旗帜迎风烈烈,终于舒展开来,上面赫然是赵、杨、钱、徐几个字。

    薛蕴容冷笑一声,怪道声势如此浩大,原来是将几个世家一同搜罗起来,连带着世家的私兵一齐上阵了。

    赵氏、杨氏、钱氏与徐氏早年间皆因错事被父皇罚出了建康,而后因科举的展开,他们族中子弟多为庸碌之辈,竟再也未能挤进朝堂,想必是心有不甘,因此轻易便被薛琢策反了。

    可是,远远瞧着这军队阵仗,怎么好似是这几家在打头阵?薛蕴容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急忙几步跃下坡子,向营地走去。

    中领军许辉正与心腹交代布防,见薛蕴容大步走来,说完最后几句便匆匆迎上前去。

    “将军守在此处,可曾见到薛琢出帐?”

    “自然是见过的,”许辉指了指有着最多兵士围绕的一顶,“方才还瞧见陈梁郡王从里头出来,只是他四周挤满了人,末将实在……”

    实在无法就此将他活捉。

    薛琢的部下一路嚷着宫中藏有歹人谢氏作乱、声称郡王此举是为肃清陛下身边的乱党,纵使此言荒谬至极,可仗着声势浩大,也有身处异地不解时局的人信了几分。吸取武帝时期的教训,故而得活捉薛琢。

    “当真是薛琢本人?”薛蕴容莫名有些怀疑。

    先前阵仗那般大,为何却突然在此处停了?

    却见许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殿下安心,决计错不了。”他将手中的千里眼递上,“我亲眼所见,东西两侧是钱、杨带来的私兵,赵、徐的人紧紧贴着正中那顶大帐。那反贼今日从帐中出来时,身上穿着银甲,露出的臂膀部位正是郡王服饰。”

    薛蕴容接过千里眼,又登上坡子,这下看得清楚多了。

    只见正中一顶大帐,周遭皆是守卫,完全将大帐死死围了起来。恰在此时,帐内走出一人,瞧穿着打扮正是薛琢。奈何隔了太远,千里眼虽叫这个名,但也确实不能一眼千里,只能瞧个大概,看不清面容。

    许辉从未在近前仔细看过薛琢,大都是在每年一次的宫宴朝见远远看过一次。但薛蕴容不同,虽不曾与这位郡王有过多交谈,但还是有些印象。

    薛蕴容举着千里眼看了又看,总觉得有几分怪异。

    从身量上看,营地那人与薛琢差不离,可他的行走姿态,总有些……

    她说不上来。

    而且,这人只出来晃了一圈,周围的人便蜂拥至其身边,没等几刻他便又回了帐中。如此行径,反倒有几分刻意,甚至像是刻意做给他们看的。

    这一想法一出,薛蕴容心中一惊,扭头问道:“你今日见过薛琢几次?”

    “半个时辰前,我站在坡上,举起千里眼便瞧见了,再往前便是未时,等了一会儿才……”许辉回想间,忽然一顿,脸上也浮起疑惑。

    “将军使用千里眼的频率不固定,可只要你拿起,便总能看见他出帐,他出来可是有所吩咐?”薛蕴容看了看许辉渐渐凝重的脸色,笃定道,“大概率是没有的,他只是出来晃一圈。”

    收起千里眼,薛蕴容环顾四周。他们扎营之地北靠小重山一角,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