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笨蛋美人计: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中了笨蛋美人计》 90-100(第4/16页)

嘉宁长公主左右看了看,她自幼在宫中长大,自然知道此处假山内有洞天,立刻便疾步闯了进去。

    石洞内安静得只有潺潺的山涧流水声,石桌前倒着一名女子,一头青丝铺陈如墨,粉绿留仙裙似亭亭的花叶。

    嘉宁长公主心头竟莫名一松,好歹是个女子,只要是家世清白,她便也认了。

    她又绕过去细看,竟是自己久寻不见的梨瓷,此刻正倒在石桌上昏迷不醒,唇瓣还有些红肿。

    嘉宁长公主又倒抽一口冷气,好歹还保留了理智,压低声音怒喝道:“你对她做了什么?”

    谢枕川懒懒倚在石壁上,漫不经心道:“是褚萧和下的合欢香,孩儿不过是好意相救,而后便成了这样。”

    这香嘉宁长公主早有耳闻,是西域传来的助兴之物,算不上烈性,惠贵妃初入宫时,便曾用其讨好应天帝。

    她又仔细看了看,见梨瓷身上衣裳的确齐整完好,神色总算稍缓。

    虽然没有过火行径,嘉宁长公主仍然气得手指都微微颤抖,“小瓷虽是义女,本宫却是真心将她当亲生女儿相待,她亦是真心待你,你竟……”

    谢枕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懒洋洋道:“母亲若执意让孩儿负责,孩儿入赘梨家便是。”

    “混账东西!”嘉宁长公主气得更厉害了,高高扬起了巴掌,终究是没有落下。

    她也未将此话当真,狠狠剜他一眼,口不择言道:“你不是号称手段通天么,赶紧将此事了了,若让本宫听到半分有碍小瓷清名的流言,你就等着给我入赘吧!”

    谢枕川只听了自己想听的话,施施然行礼应下,“孩儿遵命。”

    第93章 婚假

    ◎不知爱卿有何打算?◎

    恩荣宴还在继续,上、中、下席虽是泾渭分明,皆在举杯畅饮。

    酒过三巡,当谢枕川带着颈侧那枚吻痕重新出现在上席时,满座公卿的酒杯齐齐悬在了半空。

    有看错了的,徐阁老年纪大,老眼昏花,将它看成了伤痕,脸上满是关切与震惊,“谢大人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这光天化日,竟有歹人在御花园中行凶?”

    有不敢置信的,工部杨尚书今日开怀畅饮,来者不拒,此刻不禁瞪大了眼睛,又放下手中酒盏,连连摇头道:“本官定是醉了不能喝了,真不能喝了。”

    也有一脸淡然的,边上的兵部尚书岑子民便捋着胡须,露出追忆往昔的神色,“哎呀,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出格一点也很正常,我年轻那会儿……”

    话未说完就被一旁的夫人狠狠捏了一把大腿。

    当然,全场最为淡然的,非谢枕川莫属。

    他若无其事在席间落座,眸中波澜不惊,“诸位看我作甚?”

    一位胆子稍大的官员,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指了指自己的脖颈。

    谢枕川嘴角微微上扬,并无半点收敛之色,甚至堂而皇之地反问道:“怎的,你们没有吗?”

    此言一出,全场再度陷入沉默。

    能坐在上席的,皆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要么年事已高,要么被酒色财气掏空了身子,有心无力了,即便是有,也万万没有这般厚颜无耻的。

    “那真是可惜了,”谢枕川矜诩一番,这才慢条斯理解释,“本座近日养了只狸奴,虽然嘴笨,但实在爪尖齿利,让诸位见笑了。”

    在座个个都是人精,哪里会听不出其中的言外之意,不过是借着养猫之名,行秀恩爱之实罢了。

    看出他心情不错,便有胆子大的问道:“不知谢大人这只狸奴……是从哪家聘来的?”

    本朝买卖牲畜,皆需立契为证,唯独买猫与众不同,猫契不叫买卖,而称“聘书”。聘书上不仅要写明聘猫的日期、猫的名字、毛色、品相,还会附上几句“勤捕鼠”、“少盗食”之类的期许,的确和婚书有些相似了。至于聘礼,便是盐、糖、鱼干之类,虽不贵重,却颇显诚意。

    谢枕川一本正经地纠正那人的说法,“错了。”

    托梨瓷的福,他如今面对“入赘”二字,已经是百炼成钢,从一开始的闻之色变,到面无表情,再后来不卑不亢、视若等闲,现如今,已是意满志得、意气洋洋了。

    此刻他舒眉展目,眼底是藏不住的愉悦,微微笑道:“这可不是聘来的,本座还要靠她养呢。”

    众人一时没听明白,面面相觑,不知他这话是何意。

    好在岑尚书的娘子养了猫,他喂猫的频次甚至比娘子还多些,此刻便捋着胡须向大家解释道:“我明白,自家养的猫,若是通人性的,便会打猎觅食,反哺主人。前些日子,我家那只狸奴就逮了几只老鼠,整整齐齐地码在门前,生怕我岑家吃不饱一般。”

    此言一出,众人忍俊不禁,却又有些摇摆不定了。

    谢大人若不是当真养了猫,怎么能说出这般话来;可若只是养了猫,先前在席上,并未见他颈间那处伤痕啊?

    众人心中虽有疑虑,但实在是因为谢指挥使平日立身太正,从来不近女色,一夜过去,城中仍然没什么风声,甚至还有人为了指挥使大人养的是云猫还是狮猫而争论不休。

    第二日上朝时,谢枕川仍未做遮掩,此刻那处伤痕已然结痂,倒减了几分旖旎之色。

    朝中官员并非皆赴了昨日恩荣宴,不免又议论起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谢大人养的应是临清狮子猫。

    应天帝高坐龙椅,眯眼将那伤痕打量许久,终究未置一词。

    殿中肃穆,好事者议罢猫事,总算是开始了早朝。

    应天帝则端坐于龙椅之上,与群臣商议本届春闱贡士的任职去向。

    “一甲三人,照例授职翰林;二甲、三甲再行朝考,优者留为庶吉士,次者分派六部,余者外放知县、通判。”

    应天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忙道:“圣上英明。”

    应天帝并未理会,目光落在了谢枕川身上,着重问了句,“谢卿以为如何?”

    谢枕川长身玉立,眉目如画,站在一众暮气沉沉、老态龙钟的大臣之间,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虽然本届科举录取暗藏猫腻,但贡士任职不过是例行公事,此刻尚未到清算之时,谢枕川自然也无异议。

    他暂且隐忍不言,只是微微勾了勾唇角,拱手道:“圣上开科取士广纳贤才,今日新科贡士入朝,实乃我朝幸事。臣以为,如今正是重修经史百家万卷纪要的良机。”

    掌院学士也道:“臣附议,文渊阁大火后,纪要原稿尽毁,正本亦有散佚,若不及时修编,恐文脉断绝。”

    应天帝却是兴致缺缺,一言不发,看起来并不关心本朝文脉是否断绝。

    谢枕川见状,又不疾不徐道:“圣上明鉴,修典之事,既可彰显陛下文治之德,又可令天下士子归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又有几名文臣出列附议,应天帝虽然不知谢枕川为何忽然操心起文脉之事,终是颔首同意了,“既如此,便依卿所言,便交由翰林院主理,务必尽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