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二更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二更合一(第3/3页)


    顾凝宸觉得是因为蓝女官经常念书的关系,才让小格格说话早,还要清晰不少。

    康熙也是这么觉得的,抱着小格格颠了颠,小格格特别高兴,挥舞着小手笑了起来。

    “安安说话越发好了,比起小六小时候还要好。”

    在他眼里,小女儿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她的眼睛大大的,跟葡萄一样,又十分明亮,还特别爱笑,笑起来的时候能感染到周围人,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康熙觉得小女儿长的还特别像自己,尤其眼睛鼻子嘴巴,无一处不像,自然更喜欢了。

    他抱了一会,小格格要下地继续走,只能轻轻放在地上。

    小格格就走到顾凝宸面前,抱着她的腿亲昵了一会,才感觉有点累了,伸手揉着眼睛让奶娘抱着去后边睡一会儿。

    见女儿走了,康熙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叹息道:“朕想着安安如今年纪小,以后嫁人的话真是舍不得……倒不如晚一些嫁人也可。”

    顾凝宸听着哭笑不得,安安这才多大一点儿,康熙已经想到她出嫁的时候了吗?

    不过让女儿晚些出嫁,她还是很赞成的。

    如今这世道女子出嫁得早,大多十几岁就开始相看,十八岁已经是年长的姑娘了。

    如果能更晚一点,二十岁之后出嫁,那就更好了。

    不然年纪早出嫁,如今又没什么不伤身的避孕手段,早早就开始怀孕生孩子,对女子的身体算是很沉重的负担,也越发危险。

    晚一些的话,等身子骨长好后才生孩子,就要安全得多了。二十岁之后,就更为妥当。

    这个年纪出嫁算得上惊世骇俗了,顾凝宸一提,康熙毫不犹豫就点头道:“二十岁也不错,女儿要娇养,没什么比在宫里住着更舒服的地方了。”

    他在儿子们面前是严厉的虎爸,不管生活还是学业都一把抓,谁都不能偷懒。

    但是对女儿,康熙就要宽容得多了。

    只要她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就行。

    康熙对顾凝宸还道:“这驸马的人选得小时候就开始挑选起来,别是长大了,一些好孩子都给早早成亲,那就不美了。”

    顾凝宸无奈道:“安安还小,皇上想得也太远了一些。年纪太小的,性子可能还没有彻底定下来,早早定下,以后长大了要是皇上不喜欢这性子,岂不是把人耽误了?”

    康熙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好耽误的,男子晚些成婚没什么,女子才是不能耽误。他们晚几年成亲,更专注在立业上,越是努力,成就越高,再晚也不会有人敢说一句不好。”

    这话倒是真的,能被康熙看中,只等长大后能不能成为驸马人选,就足够让人羡慕了。

    哪怕以后没能成为驸马,被康熙关注着,自己又够努力的话,以后的仕途也绝不会太差。

    无论什么人家,能被康熙选上,就证明他们的孩子足够优秀,哪怕当个驸马备选就不能太早成婚,甚至后院侍妾都不能有。

    除此之外确实好处多多,百利而无一害,谁会不乐意呢!

    而且就跟康熙说的那样,孩子年纪大一点,却足够优秀,没能成为驸马,之后再议亲,那也是香饽饽,选择必然更多。

    能在康熙跟前挂名的男子自然优秀得很,谁家不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康熙想着人才该从小培养才是,很多京中带爵位家的孩子,父亲有莫大的功绩,儿子还凑合,到孙子的时候就被溺爱得不行了。

    贵不过三代,也是因为富贵的时间太长了,只知道享受,却不知道严格培养下一代,再下一代就更不能看的。

    听闻有些勋贵子孙混在姐妹堆里,不是作诗就是帮着姐妹擦胭脂,还不爱上学读书,更不喜欢学武,只觉得浑身臭烘烘的实在不雅。

    这话听得康熙心里不快,他们祖先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学骑射是深入骨髓之中的事,居然有人不愿意学,还要嫌弃汗臭而不乐意学,叫他如何能不生气?

    要小格格以后的夫婿是这些纨绔子弟,康熙宁愿她一辈子都养在宫里算了,总比跟着这些不成样子的人成婚来得好。

    康熙名下的学院已经不少京中子弟进去了,却依旧有另外一些不成气候的人在外边逍遥。

    “朕打算每年让八旗子弟上一次文武比试,前三有赏,前三十和最后三十人的名单会贴在城门口上。”

    顾凝宸眨眨眼,这真是公开处刑,谁能受得了啊!

    城门人来人往,不知道多少人会看见上面的名字,哪怕未必都认识,看着姓氏都能猜测出是谁家的孩子了。

    这叫家长以后怎么出门,都没脸见人了吧?

    康熙这次是下了决心,谁来劝说都不好使。

    有人跑到拖尔弼这边,发现他在庄子上还是没回来,只好去找王谈。

    王谈烦不胜烦,最后也躲到庄子上去。

    拖尔弼跟他私下透露过要在庄子上试验新药,王谈就没过去打扰。

    倒是拖尔弼得知好友跑过来躲人,不由好笑道:“他们难道不知道皇上的脾气,决定的事哪里是那么好改变的?”

    王谈点头嘲讽道:“他们哪里是不知道,不过是想试试,又想让我去当这个出头鸟,算盘打得真是够响的!”

    他又叹气道:“幸好你没在京城,躲到庄子上来了。别人就算了,那位老太太出马,派人过来我无法拒绝,只好连夜带着夫人躲过来了。”

    拖尔弼有些好奇,一问才知道,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孝庄太后的女儿,也就是皇太极的第五女,顺治的亲姐姐淑慧长公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