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天灾求生记: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极限天灾求生记》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第1/2页)

    第二十一章改变开始

    全体居民大会即将召开的消息让整个小区更加热闹起来,都在猜测大会上到底会讲什么,或者会公布哪些政策。

    301室更是热闹非凡,过了饭点依旧在讨论。

    “谁家有n95口罩,卖我几个,可以用物资换,江湖救急请大家帮帮忙。”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从楼上匆匆跑下楼,掀开301室的门帘,向着里面正在聊天的众人大喊。

    “这不是九楼的小唐嘛。”某个正在聊天的大妈小声对同伴说。

    “是的哇,他要口罩干嘛,现在n95口罩这么稀缺,救命的东西,谁会往外卖。”同伴压低声音说。

    “是的哇。”

    果然,小唐在屋里喊了几声,没有一个答应卖给他。

    不得已,他只好找秦山想办法。

    秦山也没办法,别人不肯卖,他总不可能硬逼着别人卖吧,他自己家n95口罩也不多了,说实话换做自己也不会卖。

    “求求各位救命啊,我真的是急需,我老婆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前天普查的时候调查员说会将我们家的情况记录下来上报,让我们在家等消息。今天来消息了,让我带我老婆去隔壁大学,说是那里开设了临时军医院,可以安排我老婆入院生产。可是我们家没有n95口罩了,怎么出去呀,大伙儿帮帮忙吧!”小唐急得满头大汗,不停地向周围人哀求。

    “谁给你送的消息啊?”人群里有人问。

    “就是前天来调查的机器狗,另外还送来了一个通行证。”小唐回答。

    “求求各位了,帮帮忙吧!”小唐继续救助,眼神看向秦山他们几个管理组成员还有另外几个比较熟悉的邻居。

    秦山见状咬咬牙说:“那我卖给你一个吧,我家也没剩多少了。”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总不能见死不救。

    有了秦山带头,又有两个相熟的邻居答应各出一个,勉强凑出3个口罩。

    小唐拿到口罩千恩万谢,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会永远记住这份恩情。

    有了这三个口罩,小唐将老婆送到医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后面如果再需要就再想办法,也许去医院以后能够从医院买到也说不定。

    类似小唐家的这种情况在b市各个小区内都有发生。经过普查统计,医生评估以后,会将一些急需要救治的人员安排到临时军医院接受医治。

    像小唐家这种可以自行就医的,医院会派机器狗上门通知并且送上通行证。如果没有通行证,他们经过岗哨卡口或者门岗都是通行不了的。

    行动不便的,临时军医院会派出车辆接到医院。

    b市人口众多,需要救治的人也很多,就算每个街道都临时组建小型军医院(类似于社区医院),能够提供的救治机会也难以满足所有病人。

    医院不得不对辖区内的所有病人进行评估分级,以此来决定救治机会的分配问题。

    虽然医院不愿意放弃救治任何一个病人,但现实非常残酷,医疗器械、药品、医务人员缺乏等等因素让他们不得不出此下策。

    谁也不想去衡量生命的价值,但现实逼得他们不得不这么做,才能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之前小唐为了老婆生孩子特意冒险去过一趟医院,得到的结果是没有床位,找了两个医院都说没有,就算是在走廊里打地铺都没有位置。

    眼看就要到预产期,一家人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在家里生,为此一家人也做了不少准备。

    没想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军队来了之后立刻组建临时医院。

    现在小唐一家总算不用再担心。

    居民大会召开当天,小区内罕见地人流涌动。迷雾降临后,大家害怕感染基本都躲在家里,就算偶尔需要出门办事,也会以最快速度,很少会在户外逗留。

    早晨七点半,第一批次会议开始。

    不等无人机的喇叭提醒,不少居民就已经提前抵达会议举办地小区活动中心。

    小区内的活动中心是一栋单独建筑,位于小区西北角,是一栋两层建筑。一楼是体育活动室,里面放着四张乒乓球台,一些健身器械,还有几张用来下棋、喝茶的桌子。一楼还有一个小隔间,里面放着六张麻将桌。

    两楼是一个小剧场,用来举办文娱活动,比如迎新春晚会,欢度国庆表演,过端午包粽子之类的活动。

    居民大会也将在这个小剧场内举行。

    率先抵达小剧场的居民发现小剧场的内部陈设已经做了改动。屋子四角的墙上分别挂着一个硕大的照明灯,强烈的灯光将整个小剧场照得犹如白昼。

    之前小剧场里的舞台以及桌椅板凳已经全部清空,现在放着一条一条长凳。

    由于参会人数较多,所以长凳摆放的比较密集。

    小剧场内有几位戴着工牌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会前准备,除了工作人员外,还有两位持枪军人在站岗。

    “来的人先找地方坐下,人比较多大家坐的时候稍微挤一挤。”一位带着眼镜的女工作人员说。

    听了这话,居民纷纷开始找位置坐下。

    第一批次开会的居民陆陆续续抵达,等人员到齐后,会议正式开始。

    夏柒所在的15栋是第二批次参加会议,等外面无人机喇叭开始提醒后,她立刻穿戴整齐出门。

    正巧,林欣欣也在这个时候出来。

    “你是不是听到喇叭声音才准备出发的?”林欣欣问。

    “是。”

    “就知道你是这么打算的。”

    两人一起下楼,顺便叫上陆修亭,三人一起往活动中心走。

    “也不知道开会到底要讲什么,你们说会不会讲世界什么时候恢复正常,这该死的雾霾什么时候能消失,世界上科学家那么多,现在科技又那么发达,总有些手段能预测出来吧?”林欣欣忧心忡忡地问。

    “也许会讲,你也别想那么多,等会儿开会不就知道了。”夏柒安慰她。

    “估计短时间内不会恢复正常,你们不要抱有太大希望。”陆修亭说。

    “哎,我多希望睡一觉起来发现一切都是梦!”林欣欣感叹。

    前世夏柒挣扎生存了十几年都没等到世界恢复正常,所以林欣欣的期盼注定要落空。

    三人到达小剧场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他们在角落里的一条长凳上坐下。刚坐下就听见周围的人在讨论,什么工分制,什么供销社,什么大锅饭等等。

    听见这些好像熟悉又陌生的词,让人觉得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但再听听又有人说什么个人终端、集中收养、正当防卫,这些现代化词语又把人拉回现代。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呀?”林欣欣忍不住好奇上前打听。

    “就是开会内容,是第一批开会的人回去传出来的。”

    林欣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