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首辅贤妻珠帘后》 18、赋诗劝喻(第2/2页)
明月依旧照海东。”
胡宗宪本来抱着哄小姑娘玩的心态,却在听到她的诗作后,不由得收敛笑容,肃然起敬。
这首诗不但嵌入了自己的籍贯字号,还是一首劝喻诗,让他保持初心,不为浊浪所染,要躲避棘丛陷阱,不与奸佞同流合污。
“真是好诗!胡某受教了。”
顾璘与张居正不约而同地看向黛玉,目光不免带着层层疑惑。
诗是好诗,只是站在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去劝戒长辈,怎么看都有些不合宜。
听了这首晓以大义的《赠梅林》,沈炼也不禁心痒道:“还请张姑娘送我一首诗,也用‘一东’韵就好。”
黛玉微微点头,看向远方若隐若现的山峦,眸光清亮,曼声吟道:“青霞山险剑韬锋,匣锁霜芒待疾风。欲破贪泉擒魅影,休摧利刃斩衰蓬。谋深静水潜流计,势稳沉雷蓄电功。但守苍崖根骨在,劈开嵩岑现晴空。”
这首诗,是希望沈炼将来着力扳倒严嵩之时,一定切记为自己留有后路,积蓄足够的力量,最后再毕其功于一役。
用词也非常直白,尾句甚至直接用了“嵩”字。
沈炼反复品咂着这首诗的意思,十分疑惑,为何诗句中强调了一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味。
过了一会儿,他才抬头道:“姑娘的诗作得真好,是劝沈某谨慎行事,谋定而后动是吗?”
黛玉颔首道:“确有此意,沈叔叔习文练武,必然想忠君报国,为民除奸,一如狂狷少年。倘若嫉恶过当,尽显愤激之气,则容易被人诬害。”
沈炼略一思量,越发疑惑了,这姑娘说的话,好似世外高人的预言。
他沉吟片刻,试探问道:“姑娘是窥见天机,预知了沈某的未来,才特意赠诗相劝吗?”
不愧是浙江解元,竟然猜到了她作诗的用意。可是这一点,黛玉是绝不会承认的,旋即笑了起来。
“我又不是神婆,哪里知道将来的事,不过是为赋新诗,杜撰胡诌了两句,逗人笑耳。”
张居正抬眸看她,心头忽地一动,眸中漫起一层莫测的迷雾。
她究竟知道了些什么?为何对萍水相逢的沈炼、胡宗宪、李可大、乃至李时珍,都展现了不同寻常的热情。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