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美人上位后,玉郎他自我攻略了: 29、第 2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心机美人上位后,玉郎他自我攻略了》 29、第 29 章(第1/2页)

    “哟呵,还挺横!军爷,那小的就先走了!”年长船夫并不理他,朝大胡子军汉行了个礼,就径自回小船去了。

    “你去哪儿?你别走!你给爷说清楚!”

    大胡子一脚踹了过去:“你他妈在谁面前充大爷呢!既签了契书,就老老实实滚去琉球挖矿!”

    “挖、挖矿?!什么契书,我没签过!放我离开!”

    前不久,江州刺史的一封奏疏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核实了消息的准确性,琉球确实有金矿和铜矿后,虽然相关利益分配还在扯皮中,但朝廷大佬们已经以空前的效率通过了“琉球大开发”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移民青壮过去。

    开矿、运输、安保、后勤,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与其费时费力总靠海运物资过去,不如让当地自行解决。

    反正琉球气候不错,可以耕种,完全能自给自足。真要开发出来,可就多了一府之地,这得增添多少官位啊!

    不就是缺少人口嘛,好办!

    于是东南沿海的几个州,就都被分派到了一部分迁徙名额,各州的刺史都很为难。

    太平年间,本来就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何况还是去海外孤岛上挖矿这种苦差。

    被硬性安排下来的凑人头任务让地方官们愁秃了头。又不敢直接去乡间抓人,被骂事小,激起民变可就乌纱不保了。

    这大胡子军官正是被踢出来招人的倒霉蛋,眼看着又能完成两个名额,那个大点的娃勉强也能算半个,哪里肯放胡四财他们离开。

    他让人把胡四财双手捆在身侧,防止他逃跑,这才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抖一抖:“这不就是契书!咦,还是个四指的手印?你瞅瞅!这不就是你盖的嘛!”

    胡四财瞪着那张纸,突然想到了什么:“卢老苟!你个王八蛋!你他妈的不得好死!”

    他正发疯似的挣扎着,就听牛氏挤着笑容问:“军、军爷,那他去就行,我们母子可以走吧?”

    胡四财顿时一呆。

    “你不是他婆娘?”

    “我可以跟他合离!我就带这个走,”牛氏一把揽过虎头,然后指着大丫,“那个给您留下,过两年也能挖矿的,她力气大着呢!求您高抬贵手!”

    大丫木木的,眼珠子都没转一下。

    胡四财已经忍不住一头撞了过来:“你这个贱妇!”

    大胡子嗤笑道:“倒是个狠的!可惜呀,你男人签的契书上是你们全家人,四个,一个都不少!”

    “胡四财!你个狗娘养的王八蛋!老娘跟你拼了!”

    “牛招娣你个臭婊子!你不是让老子发过誓吗,我告诉你,这辈子你都别想甩开老子!”

    两人厮打着,被推进了下层船舱。

    进入那黑乎乎的船舱前,大丫回头看了一眼远方。

    她不知道那里是不是安阳县的方向。

    那个丫头是她这辈子最讨厌的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从她的长相到她穿的衣服、她说话的声音,她统统都讨厌!

    你不会有好日子的,我看你能在那里得意多久!

    大丫恨恨地想。

    沈壹壹确实住不了多久了。

    用完晚饭,沈如松宣布事情都处理好了,看过了黄历,五日后启程。

    吴氏算算时间,有点遗憾道:“这样中秋节可就得在路上过了。”

    又想起下午被瑜姐儿抓着问个不停,笑着怂恿到,“不是有一肚子话要问你爹么?这会子你爹在这儿,赶紧问呀!”

    沈如松问明情况,想了想。事情涉及肃宁侯府,回去前,跟两个孩子提前通通气下也好。

    于是,沈壹壹跟瑾哥儿两个孩子排排坐,听沈如松讲,他那侯爷伯祖父过去的故事。

    “咱们沈家,祖籍眉州清河县沈家庄,前朝时就是当地豪族······”

    如果只是如此,那这个不爱读书,只喜欢物理说服别人的家族,现在大约仍是个地方上的土霸王。可这家偏偏出了一位大雍朝的开国功臣——肃宁侯沈腾峰。

    这位第一代的肃宁侯,是追随太祖打天下的嫡系。开国后,大雍建了配享太庙的凌烟阁,文武共三十六位,那十八位武勋就有他老人家一份。

    前朝也就是大启末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事,战乱不休。沈家本就是清和当地的豪强,庄里家丁、乡勇近千人,凭此才能在乱世中安居一方。

    沈腾峰那时少年意气,自忖熟读兵书,一身武艺,也跃跃欲试,打算出门闯荡。

    沈腾峰他爹那时候光儿子就有三十多个。

    上有已经抱上孙子的嫡长子,下有牙牙学语的宠妾所出幼子,沈老爹对这个排行二十一的庶子几乎都没什么印象。

    面对沈腾峰的外出创业申请,沈老爹只是呵斥几句,不许他打着清河沈家庄的名头,告诫他勿要给家族招惹祸端,就不再理会。可以说是提供了除帮助以外的一切帮助。

    最终随沈腾峰上路的,就只有他的奶兄、小厮和被他收服的几个族中小弟。

    可少年运气委实太差。自立山头吧,没钱没权没名气,很快就被路过的土匪吊打散伙。投奔其他义军吧,不是被朝廷剿灭就是自己人莫名其妙激情内斗。

    这么反复折腾了两年,同族的小弟都跑光了。

    “跟着峰哥混,三天饿九顿”的名声传回沈家庄,沈老爹彻底拉黑了这个儿子。

    又被现实毒打了几年,又双叒叕一次的起义军火并重组后,沈腾峰终于时来运转,糊里糊涂就跟着溃败的队伍被收编了,来到时任雍南道提督的大雍太祖麾下。

    其实他打仗水平不赖,以前不是队友天坑带不动,就是首领太拉垮扶不起。现在得遇明主,很快就凭借战功不断晋升。

    待太祖称王后,他已独领一军,总督寿北道军务。

    沈老爹得到消息是大吃一惊。不过当时天下的反王不说有十八罗汉吧,也足以凑两桌麻将还带几个替补的。

    画风也是多种多样:有以正统自居,由前朝皇室复辟的汉王;有经营多年,当地门阀割据的吴王;有流民起事,号称拥兵百万的震山王、平天王;还有一看名字就不怎么正经的大贤良师、白莲圣主。

    抛开那些凑热闹的草头王,和兼职造反、主营邪教事业的不谈。眼下群雄逐鹿,儿子跟着一方诸侯混成了高层,这可能鸡犬升天,也可能九族消消乐啊。

    思来想去好几天,再加上并不看好太祖这位草根武官的造反事业,沈老爹最终一拍脑袋,做出了个让后代族长和嫡支都捶胸顿足的决定——分宗。

    反正沈家人丁过于兴旺,族中各家各户,有愿意赌一把的,先分出去,然后再迁往沈腾峰所在的寿州府城,也算是家族对其下注了。

    但如果那边事败了需要砍头时,都分宗了,记得说我们不熟啊!

    清河县这里自然是主宗,所有迁过去的算作一个分宗,别号“寿州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