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与偶像爱豆的N种相遇: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娱乐圈]与偶像爱豆的N种相遇》 50-60(第16/17页)

之她是真的不觉得和家人分食物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尤其是那种相对较甜,以至于很多人偶尔吃一次会很惊艳,但天天吃又会很快吃腻了的零食。

    秦黛雅觉得大家真的有点儿小题大做,更何况他们分的还是一块足足有秦黛雅双手那么大的面包。

    甚至哪怕分成两半以后,秦黛雅也依旧要用好几口才能分完。

    她是真的想不出这样的画面有什么好磕的。

    但她又不得不承认,眼下网上的舆论效果是真的好。

    尤其是在他们身上的那两件橙色冲锋衣出圈后,秦黛雅从背包里掏出来的那袋巧克力面包,也成为了这段时间网络上相对热门的商品。

    一时间带货效果飞机的两人,直接一口气接到了大量有关东煌国货的商品合作邀约。

    然后一开始的时候,秦黛雅本来是打算从这些商品中,筛选出一两样品牌含金量高,且有实用价值的产业作为人事的贺礼。

    但也不知是哪个品牌方说漏了嘴还是怎么的。品牌方那边竟然一传十,十传百地得知了他和秦黛雅要拍频传宣传广告的事。

    于是乎就在其他品牌方都还在商讨要怎么合作的时候,策划突然给秦黛雅提出了想要在宣传片的广告里出镜的意向。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秦黛雅这次广告片的制作初衷,是运动装和男士商务休闲之间的对比。

    但两人现在的热度实在太高,而且最绝的是两人的热度具备着超强的产品宣传效果。

    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品牌方在有人起头的破窗效应下,纷纷试图加入。

    从最开始的服装,到后来的巧克力面包,矿泉水,手表,手机。

    察觉到事情走向的秦黛雅,就一直在有意地培养和压制出现在他们两个,或者说金泯奎自己在物料产出上的商务价格。

    而这样有意引导的结果,就是两人的物料照片,开始逐渐朝着人型广告牌和商品目录的方向发展。

    秦黛雅找到的这个定位非常的狠辣。

    因为一般情况下,明星艺人虽然会接快销品的平价代言。

    但大多数明星为了排场,都会尽可能的在日常的出行和穿搭中,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昂贵的奢侈品。

    这也导致很多无法长期支撑奢侈品消费的明星,开始不得不寻求各种类似"借衣服"的商拍合作。

    说实话这也是一种无奈,娱乐圈赚的虽然多,但除了那些一线和二线头部以外,大多数的三、四线明星,其实也扛不住长期奢侈品带来的效果。

    一件两件当然没问题,但问题是眼下娱乐圈的时尚舆论趋势,就是你不但不能穿小牌子,甚至还不能一件衣服出现多次。

    试想对于一个上升期,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镜头前的艺人而言,一个月每天一套衣服,一个月就是三十套。

    三十套奢侈品的数量,哪怕是奢侈品牌中比较平价的存在,也注定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还需要考虑时尚完成度,必须要穿当季的新品了。

    毫不客气地讲一个外出多,而且在尝,如果不是自身家底儿过硬,或者公司

    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人设打造。

    但没。

    粉丝追明星要的是什么,要的就是明星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可以成为她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别看很多路人一直都",但这些路人流量基本不会为艺人的产出买单。

    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追追剧,或者听听歌时开个会员。

    但对于明星艺人而言,他们却需要实打实的商业数据。

    而能够提供这些商业数据的粉丝,往往是那些需要艺人活出个"神"样,能够让其对未来产生美好期待和幻想的存在。

    因此这种能够为明星花钱的人,就根本不想要你接这个地气儿。

    这就是受众不同造成的偏差,追星的也知道这不可能是普通或者正常人眼中的生活,但追星的人就没想过在自己已经知道普通日子的前提下,再去看一个跟自己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的内容输出。

    所以那些看似无脑的霸总文和甜宠剧,才能够一直源源不断地拥有市场。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很多观众想要看一些与自己的生活有一些距离,且能够让自己有些新意和想象的东西罢了。

    这样的理论其实与爱豆的运营思路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Kpop偶像教父,满爷那套偶像"神秘感"理论的核心。

    但金泯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在Kpop偶像团体的活动,已经让他度过了成名前的积累期。

    也就是说对他而言,最需要的东西不是再去漫无目的期待着各种可能性。

    而是尽快找准自己在团队之外的,个人赛道。

    起初秦黛雅也不想贸然尝试这样的赛道,因为她也担心这会不会影响金泯奎的时尚资源。

    但后来事实证明,下沉市场的潜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加夸张。

    尤其是在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引发了粉丝甚至路人的"同款热潮"后,找上来的商务合作和代言简直不要太多。

    秦黛雅本来没想那么多,但问题是品牌方普遍认为,两人现在对中低端全民向商品的带货能力就是夸张。

    以至于在得知这是上一次在金陵拍婚纱文旅宣传片的续作,而且还允许存在商务入驻后。

    好几家本来是为了街拍带货而来的公司,都为了能够更好地占据先机,主动提出了用商务赞助的方式,想要把自家产品塞进这一次的宣传片中。

    为此秦黛雅刚刚得知这一想法的时候,还担心原有的两个服装品牌会有异议。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品牌方之间的关系,要远比秦黛雅想象的还要更好。

    而且秦黛雅和金泯奎拍摄宣传片,本就不是广告,而是通过微电影剧情,去进行隐性带货。

    再纯粹宣传广告早已拍摄完成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竞品,品牌方也不介意在不影响自己核心地位的情况下,让其他不同类型的品牌在宣传片里蹭几个镜头。

    毕竟人家说到底是服装品牌,只要金泯奎和秦黛雅出镜,他们的产品就注定会出现在中心位置。

    至于其他的品牌,人家就当是微电影用的道具了。

    何况甭管人家要求占比多少,能进这个项目的都不是什么小数目。

    这经费的总量上去了,也对宣传片的拍摄质感有好处。

    而结果就是原本只准备拍摄不到十分钟左右的短片,在各种商务的堆积和加持下,被硬生生抬到了三十分钟以上的级别。

    这样的篇幅,让秦黛雅想到了泰兰德那种照着电视剧拍的广告模式。

    虽然秦黛雅也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但到目前为止当这些小项目凑在一起以后,确实是给她和金泯奎拼出了一张非常亮眼的"大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