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浪潮平》 17、戳破(第2/2页)
,他也不乐意做些“幼稚”的游戏。
在发现“同类”的好奇心驱使下,徐良轩很热衷于和林瑜搭话,林瑜真的很有礼貌,也好像真的不乐意搭理人。
后来再有这样的饭局,林瑜就不怎么来了。
徐良轩怀疑是不是自己把人聊烦了,但他也不敢问。
徐良轩从小到大都很受欢迎,尤其是小时候。
他的父母送他去了演讲培训班,老一辈人总是喜欢在聚会的时候推着孩子站到大人堆的最中间去,或是背首诗,或是表演点什么节目给长辈助兴。
多亏了这个课外兴趣班,徐良轩总是能说得一口吉利话,讨得大家欢心——他那时候很享受被长辈围着夸赞的氛围。
但是他的表姐,丁羽,好像从小就不太看得上自己这哗众取宠的样子。在他“登台表演”时,嗤之以鼻的样子更是装也不装。
但除了小时候不太爱搭理自己,徐良轩也没在她那吃过太多瘪。
等徐良轩长大些了,家里更小的小孩成了他们打趣的焦点,徐良轩坐下和丁羽说话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丁羽是看着乖巧,但背地里主意大的很。
估计她的父母也没想到,她最后真的会像她的名字一样,飞高飘远。
徐良轩最佩服她的不是和父母翻脸的勇气,而是她真的可以坐到不靠家里一点,还能走得很稳。
毕业后,徐良轩在一线城市做着和现在一样的工作,但他在那里一没资源二没人脉,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钱很快就花完了。他自觉当初不听父母的安排是犯蠢,也清楚以自己的性格做不到和丁羽一样的毅然决然。
繁华的大都市是厮杀的战场,尤其是他专业所在的行业,更是吞金不眨眼。
于是很合乎情理地,他回家了。
想起以前的事,徐良轩把头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感到有些疲倦了……
相亲这件事是饭桌上聊天时从大伯口里听到的,大伯问徐良轩有没有认识的小伙子可以推荐推荐。
在徐良轩有机会插上嘴之前,母亲就先一步问起了林瑜的情况,摆明了要让徐良轩和人家见面的意思。
徐良轩当然不想再和父母唱反调。
他在回家的时候就释然了:既然父母愿意尽心费力地用他们的人生阅历给自己铺路,就没必要再里子面子一起拿了。
然后就发生了最近的事。
为了弥补初见在林瑜时一声不响就出现的冒昧,后来每次和林瑜的交谈他都打着十二分的精神,每句话出口前都会在脑海里事先排练不下三次。
所以他又怎么注意不到林瑜礼貌而又刻意的回避和拒绝意味的暗示。
按照原先他先入为主对林瑜的猜测,他以为林瑜和他有一样的碰壁境遇。
有几次话匣大开,他和林瑜也确实能在某些话题上相互理解,但他也发现林瑜和他不是一路人,反而更像丁羽。
林瑜像丁羽一样有野心,只不过没有摆在明面上而已,不仔细挖掘看不出来。
对于她们这点,徐良轩是尊重的,甚至是羡慕的。
如果是丁羽和林瑜,她们一定很能聊得来,他想。
徐良轩慢慢吸完手里的香烟,摁灭烟头,打开窗户让烟味散出去。
他重新启动汽车,在临走前看了一眼日程表,丁羽在老家这边筹备了一个艺术展,推算下时间,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开放展览了。
他想起了几个喜欢附庸风雅,摆弄字画的客户,心想到时候可以带他们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