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浪潮平》 80-90(第8/17页)
一样。
罗倍兰很认真,林瑜怼着她的脸看了好一会儿才被正主抓包。
林瑜没有心虚,罗倍兰也只是笑笑。
既然得到了默许,林瑜也就不讲什么客气了,继续看她。
私下聊天时,陈老师曾多次和林瑜提起,罗倍兰在学习上有多“可恨”。
说到学生的分类,罗倍兰无疑是那个让老师头疼的典型。
能学但不学,说的就是她。
但其实林瑜和陈君洋都明白,罗倍兰并不是主观意义上的不愿尽全力,而是她没办法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换林瑜到罗倍兰的生长环境,林瑜相信,她也会不安,也会害怕……
但好消息,一整个上午,林瑜都没从罗倍兰身上找到陈君洋描述的痕迹。
她的不安已经尽数消去了。
林瑜反而成了那个自己不学还要打扰别人学习的“坏学生”。
最开始的一两次,说实话林瑜还有点愧疚,但每次都得到罗倍兰的微笑回应后,她干脆就放肆了。
罗倍兰复习,林瑜就在一边使劲地看。
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发现——林瑜又挖掘到了一个罗倍兰的小习惯。
看书写字时,她的脑袋总会向左侧偏去一点儿,左边的肩膀撑在桌子上高高耸起,右边的肩膀却很放松。
无疑,这一定是她高中遗留下来的小习惯。
不用废多大功夫,林瑜几乎能想象得到一个长胳膊长腿的姑娘是如何被陈旧的课桌限制在八十厘米的空间内的场景。
写字的半边身子需要放松,那就只好委屈另一只不惯用的胳膊了。
也不知道罗倍兰自己有没有发现这个。
罗倍兰很有分享精神,昨天干了啥、遇见谁、说了啥……诸如此类统统和林瑜说了。
“你呢,听你说过那学生成绩还挺好的,教着应该不累吧?”
迟疑了一会儿,林瑜还是点了点头,下半张脸的不愉被唇边的茶杯掩去。
学生是好学生,难缠的是家长。
也没骗她,算隐瞒吧,林瑜心想,还不知道今天下午是什么情况呢……
他妈妈能不能加点班啊,我都加班了!
林瑜面无表情的表象下尽是汹涌叫嚣着的怨气。
麻辣的火锅暖暖的,下午的教学情况却依旧不遂人愿。
刘彬的妈妈今天休息,当林瑜看见门后的人是她时,心里结结实实地咯噔了一大下。
忐忑归忐忑,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只汇成了一句“您好”。
流程照旧。
罕见地,课程结束时,林瑜回头的第一眼终于不是面无表情的学生家长了。
刘彬的母亲静坐在客厅,没有起身送客,一句话也没说。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林瑜在图书馆收到了刘彬父亲的信息。
他的措辞很礼貌。
他很礼貌,他说郭老师二十五号就回来了,他们全家经共同商讨后决定,届时,他们希望来给刘彬上余下课程的换成郭家恒。
他从很客观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解释:林瑜是带高一的,高二的美术课程主要还是郭老师在教。除此之外,刘彬还是郭家恒的学生,比起林瑜,他显然更了解学生的进度。
因为孩子的顽皮打扰您这段时间,我们也挺不好意思的。
看着这最后发过来的消息,林瑜心里五味杂陈。
言外之意,我们不满意你,你的教学经验不够看。
林瑜有些紧张地咬了咬下唇,快速地打字回复。
接着,她立刻退出了对话框,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
“怎么了?”
罗倍兰敏锐地嗅到了林瑜不好的情绪,几乎是手机扣在桌面上的同一刻抬起了头。
“学生家长,”林瑜呼出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情,“不太想上班嘛……”
罗倍兰捏着笔,抿唇笑笑,下一秒从包里掏出一罐旺仔牛奶。
“那林老师,上班前喝点甜的哄哄自己咯?”
感受着掌心传来金属的冰凉,林瑜总算感觉心里的烦闷被抚平了一点儿。
上午和罗倍兰一起泡在图书馆,偶尔会有小孩凑过来好奇这两个大姐姐在干嘛。
在附近的长街上解决完午餐后,罗倍兰能去林瑜的车上睡一会儿。一到两点,林瑜就去上那个不太能给她好脸色的班,罗倍兰就再泡回市图书馆。
在不过五根手指就数得过来的日子里,林瑜很快就适应了这个生活的新规律。
二十四号,中午,林瑜抽空把罗倍兰送到了火车站门口的广场上。
可可的婚礼如期进行,罗倍兰也按约定去赴宴。
罗倍兰拖了一个黑色的行李箱,箱子的轮子有些老旧了,直到她走出好远,林瑜还是能听到橡胶轮咕噜咕噜滚地砖的声音。
突然,罗倍兰走到广场中间不动了。
林瑜的车窗是摇下来的,隔着近百米的距离,她和罗倍兰的目光交汇于一处。
然后,罗倍兰举起手,对着林瑜挥了挥手。
罗倍兰的外套很厚实,她一抬手袖口便向下滑去一段,露出半截儿手腕。
她郑重其事挥舞手臂的模样有些滑稽,她隆重的阵仗还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搞什么嘛……又不是以后就不见了,林瑜在心里嘟嘟囔囔。
但她的脸还是很诚实地、毫无征兆地熟了个通透……
罗倍兰买的是坐票,从这里到可可的城市要五个小时。
她打开手机,给可可发去她已经上车的消息。
火车上的信号不好,罗倍兰等了好一会儿,刷新成功时,聊天框的背景一下子就被可可轰炸了个满屏。
可可当然比罗倍兰还兴奋,但碍于实在拉跨的信号,两人不得不暂时放弃了交流。
罗倍兰票订得早,她买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窗外的景色既陌生又熟悉,罗倍兰当然没那么好的记性——她依稀记得某个地方有一片奇形怪状的田,过了一个隧道会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某个地方有一座依山而建的村子,炊烟从老式房屋的屋顶升起,很漂亮。
剩下的……就都是陌生了。
窗外的景色大多不怎么吸引人,车厢内的风景就更不好看了。
一条绑着红绳的扁担被小心翼翼地斜塞在座位下面,却还是露出了一小截扁担头。
罗倍兰的脚下也靠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编织袋,为此,她不得不向后蜷起双腿。
蛇皮袋的主人看起来有一两天没睡好了,他紧靠在窗户上,低垂着的头跟着车辆的颠簸一抖一抖,遇到一个稍微大点儿的颠簸,他就短暂地睁眼四处望望,很快就又低回了头。
有那么一两个角度,光打在他脸上的弧度让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