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210-220(第11/13页)


    沈时今嘴角微扬,一个月二两银子,一年是十二两,难不成还请不来个秀才,若是原县没有,就去云县泽县合县找,实在不行就加钱,这不是还有买蕨根粉的钱兜着。

    “大人说得是。”

    “大人,那咱们书院叫什么名字啊?”

    沈时今低头想了想,轻笑道“就叫平芜书院吧,希望书院的学子都能如野草一般,野蛮生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平芜书院,这个名字好,咱们原县不就是山多树多,咱们县的孩子们,肯定能扎跟在山里,好好的长,长得壮壮的!”赵县丞笑着道。

    沈时今把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就开始运作起来,夫子也很快找好了,一个童生是原县的,如今四十多了,沈时今考察过,文才一般,但是做事用心,加上只是启蒙,也不用太好。另一个是合县请的秀才,如今三十岁,文采不错,是赵县丞特意找的,沈时今也没意见。

    最开始因为人多,沈时今就安排分两拨人,隔天上课,最开始大家基础都很差,周夫子和孟夫子都带的启蒙班。

    没过三个月,淘汰了一批,有些人脑子笨,在书院坐着像针扎一样,直接回家了,最后还留下八十人。

    这八十人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都是勤奋肯学的,孟夫子就从中选了十二个学子,开了小课。

    因为沈时今设定了奖励机制,学院看排名发奖励,第一名一百文,后面依次递减二十文,前五都有奖励,他们也都猛猛学,有时候赵县丞和沈时今还会給孩子授课,这些学子都进步飞速。

    他们家里也高兴,这孩子出息,有面子是一回事,还有钱拿,这一带回来,早就抵消了先前给的钱。

    次年县试,原县中了五个学子,都是平芜书院出来的,对于书院的头羊,沈时今自然是重点扶持,四月就要参加府试,他和赵主簿轮班给这些人上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这五人都中了。

    最后的院试,只剩一个人了,虽然名次靠后,但是也有了秀才功名。

    那人叫许林,家里在县城开点心铺子的,已经十八岁了,先前考县试都有他,只是答是题实在差,自然没中,今年有了好夫子,又有沈时今和赵县丞开的小灶虽然就得了好消息。得了好消息就来给沈时今他们报喜。

    沈时今得了消息自然高兴,笑着道“能干,没给咱们原县丢人,也没给本官丢人。”

    许林脸上还有泪花,激动道:“若不是大人,我哪里能有今日,多谢大人,这些是我的心意,大人好歹收下。”

    “本官不收礼。”

    “大人总是抽空提点我们,我……我是把大人看做半个夫子,大人别嫌弃。”

    沈时今看了看他带来的礼品,确实是谢师礼,挑了挑眉,轻笑道:“好,本官收了。”

    “如今已经是秀才了,日后可想好去哪里念书了,若是没有渠道,本官可以替你打听打听。”

    “大人,我能有今日,离不开您和赵大人,还有书院的夫子,我还想书院。”

    “还在书院?”

    沈时今皱了皱眉道:“如今孟夫子只是秀才功名,你怕是学不到什么了。”

    “不是的,大人。”

    “我受了咱们县百姓的恩惠,若不是大家凑钱,我也没这个运气,我想留下来给周夫子帮忙,带带启蒙班的娃娃。”

    “你想留下来?”

    “那你自己呢?”

    许林腼腆想了想,若不是大人和赵大人给时常提点我,我可能也不能中秀才,这一年我刚好可以沉淀沉淀,多积累一些,日后也用得上。

    沈时今沉默片刻,他与赵县丞给人开小灶,也算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只是原县实在太落后了,也是没法子的事,没想到这人居然能耐下心来,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在贫瘠的土地长出的野草,自己开了花,自然也会带着其他野草一起开花。

    “好。”沈时今点点头道:“可以。”

    “多谢大人!”许林高兴道:“沈大人,我日后也要成为你一般人的人。”

    许林这人有些腼腆,但是说这话的时候,直视着沈时今的眼睛,眼神很坚定。

    沈时今忍不住笑了,勾了勾存道“好,希望你能不忘初心!”

    “会的!”许林坚定道。

    待许林走后,温榕出来,小声道:“小二,你不是不收礼吗?”

    沈时今看着温榕眯着眼睛,一脸质问,仿佛像他做了贪官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温榕的脸,轻笑道:“这是谢师礼。”

    我平日里去书院,也算得上他半个老师,给我送这个,我自然不能不收。

    “谢师礼?”

    “嗯。”

    温榕一边打开,一边小声嘀咕:“不做夫子还能收拜师礼,真好啊。”温榕看到里面有莲子,直接咬了一口,差点把牙崩掉。

    “小二,怎么是干的,你怎么不让他给你准备新鲜莲子啊!”温榕瘪瘪嘴道。

    沈时今轻笑道:“好好好,都是我不好,若是日后再有人送礼,我让他送新鲜莲子,好不好?”

    “嗯!”温榕点点头道:“有莲子还有大枣,我要莲子百合大枣粥。”

    沈时今揉揉温榕的脸,轻笑道:“好,然后黄娘子给你煮。”

    “好,小二最好了。”

    书院的人越来越大,每年又会招收新的学子,稍微大些的学子,空闲时间,就会帮忙,带着小童习字练字,大的带小的后面还传成平芜书院的学风了

    沈时今在原县待了四年,今年刚好二十一岁,这三年的政绩评选都有优,在任期间,县城税后翻了一倍,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开办平芜书院,出了三个秀才,十七个童生。

    沈时今离任那天,百姓们都自发送行,一直到天黑,百姓们才结伴回去,大家都打着火把,在夜里外面也如同白昼一般。

    温榕坐在马车里,眼睛还红彤彤的,赵氏也是一样。

    沈时今眼圈也有些微红,看着手里的万民伞,心里感慨万分,最开始这上面是只有平芜书院的学子的名字,后面越来越多,各村里正村长,到后面百姓听说了,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没有代写,就按上手印,这上面起码有几百个手印。

    沈时今在任几年,问心无愧,下面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也知道沈时今是好官,自发想送,还赠了这万民伞。

    原县县令离任百人相送,也在附近几个县城穿成了佳话,原县的百姓,去云县泽县都要说说沈县令如何为百姓做事,他们日子如何过好了的,并以此为荣。

    知府得知这件事以后,也稍加渲染,写到了奏章上面,事是沈时今做的,但是他只能下出了这样的好官,也是他的政绩啊。

    因此,沈时今还没到京都,他的事迹被京都知道了。

    这后面自然有推手,这万民伞这种东西,历朝历代能有几个,这可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事,皇帝也乐得宣扬,毕竟君清才会臣贤,这也算是一段佳话。

    第219章 到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